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24

第24章 情境:提高情商的金钥匙

兴奋的情绪、积极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机最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孩子,父母殷切地期待孩子,坚信孩子一定会成功,这才是真实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

情境教育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景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它首先是一些专家针对学校教育而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所主张的东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完全实用的。

情境教育的原理是这样的:

人能够在活动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这种和谐统一中,人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这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是指一个富有情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空间,因此这种“情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

首先,情境教育根据教育和教学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

其次,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孩子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概括地说,儿童从关注开始,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然后,孩子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学习情境的相关对象中;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这种教育的主导思想的重大忽略,就是没有通过热情的期待和鼓励,使儿童自身潜在力量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会转化成一种积极达成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孩子情不自禁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到此时,父母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幸福,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会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情境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让孩子有情有趣地感知教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孩子的创造才能。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造活力的培养,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既可以发展、强化,也可压抑、泯灭。而创造必然要展开想象,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的培养与儿童右脑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知识,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过度使用、而右脑受抑制最终将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教育而造成的后果。情境教育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父母常常运用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活的场景、再现教材描写的形象,包括数学中数的感受,让数学与生活沟通,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通过形象,结合父母的语言描绘,而给孩子留下鲜明的印象。

在语文学习中,父母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能够激起儿童的情绪,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由于“形”与“情”都作用于右脑,于是右脑被激活,孩子的幻想、联想、想象的翅膀悄然张开。形象越是鲜明丰富,感觉越是敏锐,右脑越是兴奋,形象思维活动也越是活跃。而情境教育又十分注重符号操作,这就很自然地促使大脑两球交替兴奋,协同作用,发挥全脑的功能。

上述原理可以在实际经验中得到验证。

例如,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

对孩子说:“来,我教你算数吧。”孩子把头一扭就往一边走。这可怎么办呢?父母也有这样的经历: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孩子跟父母说:“快来看,雪花在跟我玩儿呢。”吃甜苹果的时候,父母对孩子说:“这里面放了糖,你知道吗?”于是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

这给父母以下启示:

原来孩子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情绪,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童话故事,道理就在这里。只有让孩子接触感情性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也才会产生兴趣。在孩子的心目中,雪花是朋友,是玩伴。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状态,把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东西。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一个教师给学前班孩子上课,很受欢迎。例如,叫学生发言,他不是靠学生举手他再点名,而是准备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上把“发言球”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 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有的听课的老师不理解,这不是多费一道手续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却没有了强烈的发言兴趣。

可见,孩子都是情绪化的学习者,因此如果父母不为他们制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就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

实践证明,在幼儿园里面,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可能奥妙就在于老师运用情景教育的成败。

这一点应该引起父母的反思!

例如,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常常使用成人化的方法,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反过来父母却又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有很多时候,又懒又笨的恰恰是父母自己。他们对孩子的心理一窍不通,又懒得去研究去学习,而自以为是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愿学习,又去责怪孩子。不客气地说,应该责怪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认识事物,一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的,这是孩子情绪化的另一个特点。在孩子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很直接的联系。孩子吃苹果感觉到甜,他不认为甜是苹果本身所具有的,而认为是里面加了糖。这显然是孩子吃奶时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父母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才便于孩子理解,否则就会出力不讨好。而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体验,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且很多父母,特别是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愿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但是这种事是不做不行的。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他们上幼儿园、学前班,其目的应该就是如此。

我们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有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学知识,认为做游戏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让天真烂漫的幼儿像成人那样学习是不行的,对孩子来说,害处大于好处——等于“强迫”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儿,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不是不准孩子学习,而是主张让孩子在情绪化的氛围中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要让孩子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更主要的是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教师也会比较巧妙自然地过渡,不会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时过于突然和生硬。

把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人为地把知识学习和游戏割离开来,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让两者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儿”,孩子们就会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自然是学得死板,玩儿得无味。

因此,有些父母以为“带着孩子玩儿很容易”,而“教孩子学习很困难”,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才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而拿着书本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则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更多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应该制造很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情绪化中学得更好,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只要科学地耕耘,就会有很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