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点评《汉书》(全2册)
34303700000129

第129章 凿壁偷光,终成名相

“原文”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令为文学就官京师;后进皆欲从衡平原,衡不宜在远方。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问,衡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宣帝不甚用儒,遣衡归官。而皇太子见衡对,私善之。

会宣帝崩,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望之名儒,有师傅旧恩,天子任之,多所贡荐。高充位而已,与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议令问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彼诚有所闻也。以将军之莫府,海内莫不卬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乳母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窃议,语流天下。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其若此,故卑体劳心,以求贤为务。传曰:以贤难得之故因曰事不待贤,以食难得之故而曰饱不待食,或之甚者也。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馀,经学绝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

“译文”

匡衡,字稚圭,是东海承县人。祖父世代务农,到匡衡时喜好读书,因为家庭贫困,匡衡当雇工获取报酬支付费用。匡衡的精力超过常人,许多儒者赞美说:“不要讲《诗》,匡衡就要来;匡衡来讲《诗》,使人开心大笑不已。”

匡衡得中甲科,因为不中甲科条令,只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选任为平原郡文学。很多学者都上书推举匡衡精通经典,当世无双,应任命为文学,去京师做官;后学之辈都愿跟从匡衡到平原郡学习,匡衡不应该在远离京师的地方做官。皇上把这件事交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梁丘贺前往询问,匡衡用《诗经》大义回答,回答得十分深刻、精彩。萧望之上奏匡衡精通经学,讲说有师道传承,可供观览。宣帝不大任用儒者,便遣匡衡回原地。但是,皇太子看到匡衡的问对后,私下里很赏识他。

宣帝驾崩,元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戚身份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手。萧望之是名儒,是皇帝的恩师,皇帝重用他,在推荐人才方面颇多贡献。而史高则不问政事,徒有名位,和萧望之产生隔阂。长安县令杨兴劝说史高说:“将军以亲戚关系辅助政事,名位高贵,举世无比,然而在众人的议论中,好的名声、荣誉不全在将军身上,是什么原因呢?在于他们听说将军不能推荐贤士及有才能的人。作为将军的幕府,世人没有不仰望羡慕的,而将军所推举的人不过是私家宾客,乳母的子弟。将军因为人情的缘故忽视了众人的议论,而不知道有自己不对的地方,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私下议论,就会流传天下。您虽然富贵在身,但士人却不称赞,好比反穿着纯白的狐皮大衣一样,华而不实。古人很忌讳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屈尊费心,以寻求贤能的人作为己任。经传上说:因为贤人难得,所以说办事不能坐等贤人到来;因为食物难得,所以饱食就不能坐等食物送来。还有比这种等待更严重的情况。平原文学匡衡的才能智慧都绰绰有余,经学造诣超群绝伦,因为在朝廷没有机会升迁,只得随着选补的文牒转到远离京师的地方做官。将军如果召匡衡到幕府任职,天下学士一定纷纷跟从他,让他参与议论政事,根据他的特长,推荐给朝廷,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您将这件事做给众人看,您的美名也就会在世上流传。”史高认为杨兴讲得有理,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皇上,皇上让他做郎中,后升为博士,兼任给事中。

“点评”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祖籍东海丞邑(今苍山兰陵镇),到匡衡时,才迁居在邹县羊下村(今属邹城市城关)。汉建昭三年(前36年)官拜丞相,历元帝、成帝两朝,封安乐侯,被后人尊称为“刻苦治学的经学大师”。

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不为家贫所误。为挣钱糊口,他白天必须多干活,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灯,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非常惋惜这浪费的时间。而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灯,把屋子照得通亮。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灯,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恶毒地挖苦他说:“既然穷得买不起灯,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但并没有因为邻居家嘲讽而丧失读书的信心,反而更坚定了决心,发誓一定要把书读好,学有所成。匡衡回到家中,万般无奈,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从洞中透过来,借着“偷”来的邻居家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就这样渐渐地读完了家中所有的书,从此,“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他迫切地希望能够读到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匡衡打听到附近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为了满足自己读书的愿望,他就卷着铺盖守候在大户人家门前,等主人出现时,便跑上前去,对主人说:“听说你家有许多藏书,我因为家穷买不起书,就想着给您家干活,不要任何报酬,只要能让我读您家里的书就可以了。”主人听后,被匡衡刻苦学习、追求上进的精神深深感动,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匡衡孜孜不倦地苦读,终于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

匡衡聪颖好学,精力旺盛,对《诗经》颇有研究。他非常喜欢探讨诗句的含义,说诗论诗见解独到,使人深受教益,一些儒生在读论诗歌时都盼望他出席。当时流传着众儒生编出的顺口溜:“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不要谈论《诗经》了,匡衡就要来了;匡衡解释《诗经》,见解高明,令人愉快)。”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丘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论理深邃,言语俊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赞赏。

数年后,匡衡进京赴试,投考甲科,因对答的文章不切题意,而被录取为乙科之士,补太常掌故,选调为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的文学史。京城里一些官员知道后都为之可惜,很多人上书推荐匡衡,说他精通经学,当今的世上没有人能超过他,不应谴往远方,而应留在京师任文学史一职;也有一些后辈学生要跟随匡衡去平原郡。这件事情下交给太子的师傅兰陵人萧望之、少府梁丘贺处理。他们亲自召见匡衡,试其学问,匡衡解答了《诗经》各篇的主旨,生动、深刻而全面。萧望之上奏说,匡衡的经学水平精深、纯熟,有儒学的师法。但汉宣帝对儒学不甚喜欢,仍令匡衡去平原郡赴任,而皇太子(后来的汉元帝)见到了匡衡的对答文章,暗自欣赏他的才能,希望他耐心等待。毕竟,二把手说了,匡衡就心中有谱了。

公元前48年,元帝即位,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史高向元帝推荐匡衡,称他“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如果能“贡之朝廷,必为国器”。由于元帝早已对匡衡有好感,就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郎中,之后又迁任博士、给事中,掌管经学教授,兼殿中顾问,参与议论政事。不久,匡衡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掌管议论政事兼辅导太子刘骜。汉元帝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安乐侯,食邑六百户,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统理全国政务。

竟宁元年(前33年),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性情放荡,荒淫无度,作为三朝元老的丞相匡衡又向成帝上疏,奉劝他只有慎重看待过去得失盛衰的教训,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遵守经学的倡导,做一个有道之君,不要沉湎于后宫荒淫无度的生活中。刘骜非常敬重匡衡,毕竟以前面熟啊,便批准匡衡上奏他的建议,但没有付诸行动。

在以后的几年里,匡衡与同僚渐有隔阂,有人向成帝上疏,弹劾匡衡犯有不忠之罪。后他的儿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醉酒杀人,“匡衡曾免冠徒跣待罪”,天子均未加追究。不久有司又弹劾匡衡以权谋利,违背法制,侵占公家土地,匡衡于是被贬为庶人。之后,匡衡返回故里,做了普通百姓,不几年病死在家中。

在治国安民问题上,匡衡主张“礼让为国”,首先从君臣做起,整肃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从而做到“民不争”“下不暴”“众相爱”。他的这些政治主张,对医治当时百孔千疮的腐败政治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匡衡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传。

匡衡勇于战胜艰苦条件、刻苦求学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的赞扬和钦佩,他身前的一缕光线,一千多年来,点亮了莘莘学子心灵的明灯,开启了东方一种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

§§第四十八章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