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343000000022

第22章 使你影响力爆棚的秘诀(11)

但是,社会促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有时有旁人在场,反而会引起相反的“社会促退”效应。比如,当教室里有适当的人和我们一起自习时,我们的学习效率往往可以提高。但如果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们的心里会很烦,这时便很难保持高效率的学习。还比如,在学校里,老师让几个同学到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黑板上演算几何题。如果题目是刚讲过的,比较简单,学生往往能很快做出,比下面的同学完成的快;但题目如果很难的,站在台上的学生由于紧张发懵,其演算速度与结果往往不如下面的同学。或者,当一个员工面临难题正苦于无计可施时,如果上司死盯着他不放,他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无法专心工作。

这些都是因为,做复杂的、生疏的工作时,人们的反应正确率较低,而他人在场时,因为害怕其他人评价,就会紧张和焦虑,使工作效率降低。

了解了社会促进和社会促退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提高做事的效率。当我们的某种活动能够进行得比较熟练时,就可以大胆在人前显示一番,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培养起我们的信心。但是如果觉得还不熟练,那就且慢“献丑”,还是独自埋头学习、苦练为好。比如你在攻读一本内容高深难懂的书籍,或者要创作一部书稿,为了避免起干扰作用的“观众效应”,就要暂时性地“疏远交往”,“耐得寂寞”,这样“闭关修炼”,效率才更高。

管理者在工作中,也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像打印上司交待的文稿、装订材料、核对账目这样的工作,员工如果做的相当熟练了,管理者可以将他们的办公桌和工作台放置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让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这样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需要完成的是一件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当事人集中精力思考,就不应该让他感觉到有人在注视他,这样才能提高他的效率。对于一项简单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存在社会性促进。而对于一项稍微复杂一点的课题,在大家尚未习惯时,可以让他们在封闭的环境中单独练习,在他们熟悉和胜任后,再让他们在公开的环境下工作,以发挥社会促进作用。

心理妙计

做比较复杂的工作时,最好找个人少的地方做,这样有利于更大程度地集中精力;而做比较简单的工作时,身边有其他人,会促使我们更快地完成它。

55.从众效应:多数人不一定是对的

什么是从众效应

许多人都有与多数人采取相同行动的愿望,这叫做“从众效应”。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从众效应,在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个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的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乃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

有这样一个试验。事先安排了6个大学生,让他们一致把两条不等长的线段A、X硬说成是等长的,去影响1个真正的被试者,这个被试者也是个大学生。结果表明,在6个人都说出错误答案即A与X等长时,被试者也放弃了这个正确的答案,而说出了错误答案B与X等长。

人际交往中的从众效应

有一个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微张着嘴,仰着头,似乎在看天。有另一个人看到了,觉得很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也像他那样,朝天上看。这时被第三个人看到了,他想,这两个人都在看天,一定是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也朝天上看。这个情景又被第四个人看到了……

到后来有一群人都像第一个人那样,齐刷刷朝天上看。还没等他们发现到底天上有什么东西,只见第一个人脑袋抖了几下,“哇”地一声,打了个大喷嚏,身旁那一群人才傻了眼……

这个幽默的漫画揭示的正是人们的“从众心理”。这种看似幼稚可笑的从众行为,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比如,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周围的人都穿着黑色朴素的制服时,自己一个人穿着花衣服,你会感到十分别扭,局促不安;或者当你的论点被所有的人反驳时,虽然你曾经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但也不免心慌意乱。不论是外表的举动还是内在的思想,与周围人一致,你才会感到比较安定踏实。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说:“我们从属于多数人的意志,当群众站起来时,我们亦自然站起;当群众鼓掌时,我们也随之鼓掌;群众提出反对时,我们也不提出异议。”

由于这种心理,人们在选择时装、家用电器或购置大件生活用品时,通常并不考虑自己的真正需要、喜好和兴趣,而是为了赶时髦,为了在家庭建设方面不落伍。有人看见别人家买钢琴,也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个,他家孩子根本不是学钢琴的料,天生缺少音乐细胞,而家长恨铁不成钢,硬逼孩子学琴,徒增许多烦恼。

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情境的因素也有个人人格的特征。而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也很不同。有的人是产生了符合社会或团体要求的行为与观念,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有的人是由于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自己没有十分的把握,才跟从大众,以求安心;另一些人,他们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但由于不愿意标新立异,或担心被大家议论,因此只在表面采取从众行为,内心则保留自己的判断,因此,当团体压力被解除时,或者是私下一个人时,就会暴露出自己真正的意见。

从众行为既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意义,这要看从众的是什么行为和观念。

就一般的意义上来讲,从众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从众可以帮助一个人很快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使人迅速地融于一个新的团体中。比如当你第一次来到某个陌生的火车站,不知道通道在何处,你可以看别人往哪儿走。生平头一次参加高级宴会,服务员上茶后你不知该喝与否,给你餐巾后你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又不好冒昧相问,此时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别人如何做。如果别人喝,你也就可以跟着喝;别人把餐巾放在哪儿,你也就随着放在哪儿。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某个选择,并且对环境缺少了解时,往往会观察别人的言行,并根据多数人的活动进行选择。

另外,由于从众效应,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保持与群体和社会的主导倾向一致时,他才能赢得周围人的接受,避免遭到排挤和受到惩罚,他在心理上才可能是安全的。因此,个体的行为与群体和社会规范常常力求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统一也有利于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

但是,对于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如果不加理智地分析就加入其中,则可能贻害无穷。有这样一句话:“真理常在少数人手里”。这种情况,就是不适合“从众”的时候。

古时候有个“曾参杀人”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一直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可是有一次,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住了。在以讹传讹下,有人搞错了,以为是他杀了人,就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根据对自己儿子的了解当然不信。可是接下来又有两个人跑来告诉她,她就开始怀疑了,因为怕被株连,赶紧连夜跳墙逃跑。可见,有时候众人的错误判断会影响到个体正确的判断,这是我们不得不提防的。

心理妙计

众人的意见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我们不要因为是众人的意见就盲目相信,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断力。

56.名人效应:让“名人”替你说话

什么是名人效应

在生活中,大概我们都体会到,名人对大众的影响力要超过常人。心理学上这叫做“名人效应”。有个小实验可以证明这个效应。

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的丈夫也是著名的科学家,而且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活着的时候,名气就大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大学生突发奇想,拿居里夫人做了个关于名人效应的实验。他们打赌,寄出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能不能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是寄到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寄给张三、李四这些无名小辈,还能够寄到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名人效应的关键,是名人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个人的社会认知程度。名人效应之所以具有号召力,原因正在于此。

人际交往中的名人效应

我们都看到,名人对大众经常具有一种引导作用。在今天的社会里,明星们的穿着打扮,谈吐举止,往往成为流行的风向标,成为年轻人、赶时髦的人竞相效仿的对象。其实从古时候就有这样的风气。比如,中国自南唐李煜起欣赏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由于人们更关注和喜欢追随名人,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名人就具有了超乎寻常的商业价值。而且当今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因为被众人所知,就容易吸引到更大的注意力,在经济上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小品明星赵本山担任辽宁足球队董事长,众多明星捧场,引来了赞助商,提高了观众的上座率,就体现了名人的这种价值。

再看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位出版商,手头上积压了一大批滞销书,很着急。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了一本样书,并三番五次地征求他的意见。总统那样忙的人,哪有时间和他纠缠,就随便应付了一句:“这书不错!”出版商回去后就打出广告:“总统喜爱的书!”结果书很快销售一空。

过了不久,这位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就故伎重演,又送了一本书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心想这回不被他利用了,就故意奚落他:“这书糟透了!”没想到,出版商回去后,打出广告:“总统讨厌的书!”结果书很快又销售一空。

过了不久,出版商又出了一本滞销书。这次,他又厚着脸皮给总统寄了一本。总统心里说,还想利用我啊?我啥也不说了!没想到出版商回去后又打出广告:“这是一本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书又很快销售一空。总统知道了,哭笑不得。

总统并不是最好的书评家,为什么和总统沾上边,书就好卖呢?因为总统是名人。出版商就是利用了“名人效应”,给自己的书做了免费广告。

名人的确可以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所以商家经常花大价钱请名人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给他们做广告。

名人的广告为什么能起到更大的宣传效果呢?心理学作出了一些解释。第一,名人广告是运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一个事物如果被认为具有某种特点,也往往被认为具有其他特点,即人们会把对于一个事物的印象迁移、扩散到另外一个事物身上。由于名人广告所选取的名人一般具有积极的形象,所以人们会把对名人的积极印象转嫁到产品中,进而对产品也会持有积极的印象。第二,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事物知觉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由于广告中名人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一起出现,或在呈现时间上接近,因而人们在知觉中会倾向于把名人和产品看成是一个整体,将他们联系起来;由于名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较高,受到社会大众的仰慕和喜爱,是人们心目中追求的偶像,经常受到人们的注意和评价,选择声望很高的名人来向消费大众推荐产品,可使广告的产品因“借光”而身价倍增。

其实,名人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数不胜数的。如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闻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名人本人出书当然更受欢迎;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这都是因为人们更容易买名人的帐。

甚至古时候的名人也被今天的人们所利用。成都西南郊的浣花溪,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自从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写了许多名篇佳作后,人们便在这里建立了“杜甫草堂”,从此成为旅游胜地。这真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语。

名人虽然由于在某方面的成就而被人们所知道和认可,但是我们对名人的崇拜也不应过度。因为名人也是人,他们除了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外,其他方面不一定比我们普通人强。比如一个著名的影演员,给一家医院做广告,使许多人相信这家医院,但是后来证明,这家医院是一家资质不合格的医院。可见,对名人也是不能盲目相信的。

不管名人对公众来说是否具有真正的可信度,但我们知道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名人的确经常可以被我们所借用,来为我们的某种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