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343000000021

第21章 使你影响力爆棚的秘诀(10)

当然,必须指出,极端未必总是坏事。首先,如果没有群体极化,许多重要的价值至今还不会顺利实现,例如公民权运动、废奴运动和女权运动,都曾一度被视为极端而遭多方打压。更多的极端主义意味着社会的更加多元化,那些长期被忽视、被压抑的议题会因此获得申诉的机会。其次,如果我们能够鼓励不同意见团体彼此辩论,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议题库,而多数人会在这样的一个多元化社会里获益。在不同团体的辩论中,每个人的立场都会变得和他们原来所想的不一样,因为他们准确地了解了其他相关公民的看法。

所以,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鼓励的是,哪怕人们不同意他人的看法,也可以利用传播科技来让所有人产生交集,甚至相互学习。

心理妙计

当群体有一种集体愿望,想保持一种共同的群体观的时候,特别容易陷入群体极化的现象,就是在观点上走极端,因此,在集体中讨论事情,需要提防极端化的倾向。同时也要认识到,在集体中,异议的存在也是有其价值的。

52.破窗效应:把不良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什么是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车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效应”。他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这栋建筑上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人际交往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如果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有没有人去修补,那么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还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吐痰;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就时常可以看见吐痰、打闹、互骂甚至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再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这些都是破窗效应的体现。就是说,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事情: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

这个心理效应提醒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就能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是很重要的。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看起来很小的过错,可能影响深远,呈蔓延之势,因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就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本来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根据“破窗效应”,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这个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破窗效应对于制度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异议。我们知道,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在日本,有一种称做“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这种制度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场所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如果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心理妙计

一种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去做,从而导致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小奸小恶绝不能姑息纵容,从一开始就要尽力杜绝。

53.传播扭曲效应:挤出流言的水分

什么是传播扭曲效应

央视某娱乐节目曾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几个人站在一排,甲向乙耳语一句话,乙再传给丙,丙传给丁,丁再传给戊,最后,让戊说出是什么事。结果戊说出的话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样,令观众捧腹大笑。

这个游戏说明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会被层层扭曲,甚至最后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的)。这种现象叫做“传播扭曲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传播扭曲效应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经常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里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后来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灌溉难题。

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把水井打成了。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逢人就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他的意思是说,因为打了一口水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

谁知有人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啊。”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经丁氏一解释,才明白其真正含义。

流言往往就是这样,没有人去深究到底怎么回事时,就凭自己的一时印象传播了出去。如果下一个人也是这样,事情就会越传越邪。

所谓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流言往往就是“传播扭曲”的结果。流言传播的特点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一直传播到面目全非。在这过程中,有的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减去一些内容,有的则增加一些内容,这种加墨润色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生活中为什么会发生“传播扭曲”的情况呢?这是因为:

一、口头传播中可能存在不准确性,比如发音的近似造成走样。

二、传播的感情色彩造成夸张:传播者如果喜欢一个人,就容易夸张对其有益的信息,若讨厌一个人,就容易夸张对他有害的信息。比如,某名演员因偷漏税而被审查,不喜欢她的人说:“好呀,非判15年不可,”传下去,就有可能成了这个演员“被判了无期”!

三、有的人为了寻求刺激或打发无聊而喜欢夸张,爱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传播中时,夸张的表情与语言更能刺激别人,以达到更强烈的自我宣泄与自我实现。

流言流言本身并不一定怀有恶意,其不确定性往往是无意讹传所致。但是有的流言的后果可能很恶劣,比如引起社会混乱或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等等。我国30年代明星阮玲玉曾说过,“人言可畏”,就是说流言可能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她自己也正是被流言害死的。前不久,韩国女星崔真实10月2日凌晨被发现在家中自缢身亡,据韩国媒体报道,陷入“借高利贷”谣言漩涡中的崔真实,死前精神几乎面临崩溃,说明她也是被流言所害。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播扭曲的危害,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学会冷静地分析判断问题。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怎样应付流言。

或许在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都很难完全避免流言的袭击,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比较强的心理素质、比较豁达的胸怀以及聪明的方法,去对付流言。

譬如在职场中,常会有流言产生,尤其对于成绩优秀的办公室职员来说,更难免会招惹流言上身。下面是一些建议,帮你在办公室的流言蜚语中求生存。

首先,远离那些毫无作为和爱制造流言的人。俗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这些人挂上关系,只会给你已经形成的事业带来负面的影响。那些懒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员工,往往就是那些喜欢在单位里面散播流言的人。管理者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害群之马出现在自己的组织当中。如果你还想保住你的饭碗,就将你的注意力从这类人身上收回来。

其次,当流言出现,要勇敢地和爱传流言蜚语的人对抗。如果你被办公室当中那些荒诞不羁的流言伤害了,找出始作俑者,向他们提出质问。你甚至可以将他说的那些话直接甩给他。但通常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始作俑者的。如果当面质问已经不再奏效,我们可以以牙还牙,揭露一些这个人的令人讨厌的事情,让他们自己也尝尝这种苦果。

在工作单位,那些人之所以会到处散播你的谣言,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打击你从中得到一些好处。所以我们也可以摆高自己的姿态,用行动告诉他们你是不会受他们谎言的影响的。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你自己的生活很检点,那些爱散播流言的人就很难有机会攻击你。

只要你坚信你没有做对不起自己和别人的事情,无聊的流言,恶意的评论最终会像流水一样消逝的。

心理妙计

一些话经过许多人的传播,就会越来越走样,与最初面目全非。我们不要传播没有确凿证据的言论,以免形成伤害别人的流言,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学会避免流言的困扰。

54.社会促进与社会促退效应:人多时效率高,还是人少时效率高?

什么是社会促进与社会促退效应

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的比赛成绩更好。受到这个启发,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发现,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人也观察到这一效应的存在,这样就把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促进效应”。

但是,社会促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有时有旁人在场,反而会引起相反的“社会促退”效应。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皮森在1933年的实验中进行了证明。他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会减低被试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心理学家达施尔也提出,有观众在场时,被试即使是做简单的乘法,通常也会出现差错。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社会促进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做简单工作的人来说,有他人在场,会激发个体竞争的动机,而增强的动机有利于个体加快做事的速度。但如果这项工作对个体来说是新接触的,还很不熟悉,或个体还很难做好,还需要动很多脑筋,在这种情况下,旁人在场会引发动机的增强,从而导致个体的紧张和焦虑,个体更容易表现的手忙脚乱,反而做不好。这叫做“社会促退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社会促进与社会促退效应

社会促进效应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比如:你在一条空旷的马路边散步,当另一个人在你身后急匆匆地赶过你时,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你骑车上街买东西,当你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骑的车子靠近并正要超越你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你如果是位老教师,虽然你有时候身体不大舒服,可是一上讲台,精神就来了;一个人在进行慢跑锻炼或网球和高尔夫球的单人练习时,如果旁边的长椅上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他就一定会顽强地坚持到底……

社会促进效应的形成是因为,单独一个人时,无所谓输赢、好坏,怎样都可以,人没有比较,又没有即刻目标,便很容易产生惰性。而此时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人,你就不可能做的安稳了,如果他碰巧又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你更是或多或少感受到他在与你竞争,你就会争取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这其中还暗含着一种评价作用,你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也可能正在评论我干的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在任何社会环境中,人们都害怕被抛弃,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很明显,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你总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也许,你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但你仍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着评价,结果就不安起来,也就更加把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