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343000000013

第13章 使你影响力爆棚的秘诀(2)

人生的快乐不一定取决于外表的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举行婚礼,值得怀念的是结婚本身,而不是车队、花费、排场等“表面功夫”。其次,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必然有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的人,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有的我们没有,但我们有的别人也不一定有,生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很难从外表真正了解别人是否幸福,因为人和人之间不一定有真正的可比性。

心理妙计

模仿别人,可以使我们迅速地学会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哪些模仿是有必要的,哪些是没有必要或不健康的。

31.逆反效应:强迫不如引导

什么是逆反效应

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抱着“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让你往东你往西,让你打狗你打鸡”的态度。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来自“逆反效应”。

所谓逆反效应,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某大学的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保安部长”,并以严厉的口头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区委员”,并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每隔两个小时换一次警告牌,然后调查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结果,挂“严禁胡乱涂写!大学保安部长”的,洗手间被涂抹的情况反而更严重。

这说明,越是严加禁止,越是摆出权威,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参与涂抹的人也就越多。

人际交往中的逆反效应

人们的逆反心理,到底是因为什么,又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许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来自对自我价值的保护。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自然地会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我们把这种逆反心理称作“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很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孩子的毛病,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批评是对的,也会使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损害。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形成对你的逆反心理。为了感觉自己是有主见的,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你以后的话形成抵触和对抗。你让他做的他偏不爱做,即使你说的是对的。

人就是这样,压迫越大,反抗就越大。有时越是被社会规范所不容,就越想尝试一下,因为他认为这种行为被禁止,自己行动的自由被束缚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会以各种手段谋求恢复被禁止的自由。我们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大概也恰恰因为是被反对的,才会更加强烈和牢固。如果两家毫无芥蒂,一开始就欣然应允两人的婚事,说不定就不会爱得死去活来了。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成年人的婚外恋也常常由于这种效应的催化,导致真正的家庭破裂。就是受到家庭和外界不适当的干涉后,双方反而相爱更深,恨不得天天厮守在一起。然而,当真正与自己婚外恋情人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一起,又可能觉得情人也不过如此,妻子或许还更好一些。

还有一种逆反心理叫做“禁果逆反”,就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一个利用人们禁果逆反心理的典型事例,是法国引种土豆的故事。土豆在法国曾经被称为“鬼苹果”,没有人愿意种植它。尽管请了一位法国著名的农学家百般劝说,但是无论怎么引导,农民们就是不愿意引种土豆。最后,那为农学家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受国王的特准,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土豆,并由一支着军礼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一夜晚,看守卫队故意撤走。结果,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引种到自己的田地里。结果,土豆就在法国推广开来了。

类似的,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获得这些信息。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而后快。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人们觉得被禁的东西,是某些人想专有的东西,那么它一定是因为太好,而舍不得给所有人用。这就使人们推测被禁的东西是好东西,所以才分外向往。而且花费心思和力气弄到的东西,使人们有一种成就感,比容易弄到的东西更加珍惜。这也是惯常的心理。现在,很多专家日益认识到,由于禁果效应的存在,关于性的知识不应该对青少年讳莫如深,这样反而使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而不能正确地理解。

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2)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同样的狭隘。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心理妙计

当我们禁止别人做某事的时候,最好讲清楚原因,并且尽量不要采取高压政策,否则容易激起对方逆反心理,使之无理由地与我们对抗。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认识到无理由的逆反心理的危害,尽量扩大视野,克服狭隘的逆反心理。

32.预期效应:让人“失望”,你会“失信”

什么是预期效应

心理学家廷克波1928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的实验以猴子为受试者,训练其完成一项辨别任务。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某个,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然后,让猴子在两者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猴子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能准确地从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

然后,实验者再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后,又在挡板后面把香蕉取出,换成猴子不喜欢吃的莴苣子,并要求猴子取食。结果发现,当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而不是香蕉时,显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是“大吃一惊”的挫败感。它拒绝吃莴苣叶子,并四周搜索,寻找期望中的香蕉。寻找失败后,它会非常沮丧地向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

这一实验启发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的结果所支配。这就像某次考试如果你期望拿70分,如果考了80分,必然欢呼雀跃;但是如果期望得90分,最后却只考了80分,自然垂头丧气。在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即奖励物不如预期的奖励物时,不仅不能保持原有的操作水平,而且还会降低操作水平。这叫做“预期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预期效应

人类的聪明,在于能通过现在的事情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才有可能未雨绸缪。而这种预期是基于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它决定着个体的某种行为是否发生:如果实际与预期相符,将会加强预期的作用力和可信度;反之,如果实际达不到预期,将给人带来认知的失调,从而改变原先的惯有的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使别人产生更好的预期,会使用许多方法。比如每次上新课之前,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叙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是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告诉学生你如果好好学习这部分东西,能得到什么样的收获。还有,几乎在每本书的开头序言中,都会强调整本书的结构、内容的提要等等,这也是给读者创建某种预期,告诉读者这本书对他的价值。再比如,每部电影在首映之前总会大力宣传,这也是在促使观众对该电影产生一种预期,从而产生去观看的意愿。

好的预期作用不言而喻。但如何有效地利用预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如果你让他人产生了特定的预期,却并没有让其达成预期,那么会使对方的心理感受非常糟糕,就如同那个气急败坏的猴子。

大家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了某部电影的海报,了解到关于该片的煽情介绍,满心欢喜地去看了之后,却发现该片要情节没情节,要美感没美感,回来后大呼上当。这样的预期,只会使人们对电影公司今后的宣传降低信任度。更确切地说,如果给予预期却不兑现,涉及的是诚信的问题。

所谓诚信,就是给别人的预期最后实现了,没有让对方失望。根据预期效应,如果我们总是实现我们给与别人的预期,那么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度就会提高。

古时候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她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

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曾子杀猪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预期效应:一次欺骗孩子容易,但是要想保持孩子对你的信任却不容易了。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答应过孩子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到,而不是整天开空头支票、信口承诺。

可以说,承诺意味着责任,既要对别人也要对自己负责任。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我们还经常会见到其中的人物发誓:“我如果……,就不得好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场合,主办者或组织者也要求参与者郑重决定:“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作为一名……,我要……”“我愿意……”,等等。这说明,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应是空头支票,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履行承诺可能要求决定者付出巨大的毅力和代价。

在生活中,不撒谎,说话算数,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喜欢诚实守信用的人,而讨厌那些油头滑脑、朝三暮四或者表里不一、出尔反尔的人。一个心理成熟且品质高尚的成年人应该懂得承诺的份量,他不会轻易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如果条件不具备,他不会给自己施加无谓的压力;而一旦作出承诺,他就会全力以赴。

心理妙计

让别人的预期落空,就会降低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度。所以,我们对他人要讲究诚信,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33.贴标签效应:小心评价自己和别人

什么是贴标签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当时,由于前方紧缺作战员,美国政府招募了一批社会青年入伍,其中有些小地痞无赖。这些人纪律散漫,目无法纪,令指挥官十分头痛。怎么才能改造他们成为可用之材呢?各种招数都用过了,但都不怎么奏效。无奈之下,当局请心理学家来帮助他们。

心理学家用的办法十分简单,只是要他们每人每周给家人写一封信。可是,这些大兵不认识几个字,无法写信。但是,心理学家替他们把信写好,让他们照着抄一遍下来就可以了。信的内容除了问候外,主要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前线如何服从命令听指挥,如何英勇杀敌等等。总之,讲的都是一些好话。每个人写的信以及每次写的内容都基本相似。

时间不知不觉一天天过去了。半年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些年轻人变了,变成了勇敢和守纪律的合格的战士,就像他们自己在信中向家人说的那样。

这个实验体现了“贴标签效应”对人心理的影响。标签,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用来说明物品名称、用途、价格等的纸片。所谓“贴标签”,是指给人在某一方面下一结论。由于下了某种结论,从而导致与此结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贴标签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贴标签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贴标签效应”呢?因为标签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到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这是因为:

首先,标签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某种角色,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角色的要求去思考和行动。当一个人自我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好的”时,就会按照“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相反,当一个人自我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坏的”时,就会按照“坏”的标准,去放任自己堕落。

其次,由于社会交往的影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一个人被评价为或自认为是成绩好的、有能力的、品质优秀的时,与他交往的也是成绩好的、有能力的、品质优秀的人;相反,如果被负面评价或者自我评价低,与之交往的也是思想消极、行为不轨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果好的因此变得更好,坏的也因此变得更坏。

“贴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好标签”能激励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坏标签”则容易导致人产生不好的行为习惯,或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