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等都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柯里(Corey)曾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意识有很大作用。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但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也会因此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一般地讲,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各方面的评价不可能做到恰如其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准确。北宋大学者苏轼曾写过一首《题西林寺壁》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真正的情感和需求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那就难免在生活和事业上做出愚蠢的决定,到处碰壁,或者干脆陷入困境,不能自拔。据《追求》杂志载:河南有一个叫李华的青年,从小喜欢文学,高考落榜后便写起诗歌来。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他一气之下跑到新疆去寻找灵感,可是他跑遍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甚至跑到了喀什,也没人收留他。此刻,他万念俱灰,饿了五天五夜,步履艰难回到家后,因无脸见人而服了毒。被抢救过来后,不但受到亲人们的责怪,父母亲还发誓再不认他。他沉痛地说:“一个不幸的人选择了文学,而文学又给我更多的不幸!”
这位文学青年对文学的痴迷固然让人可敬,但是他的超出了自身主观条件的自我设计是盲目的,成为他自我发展道路上的陷阱。正是“拔高自己效应”导致他没有清醒地认识自己。
自我价值的实现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人是千差万别的,在生理、心理、性格、气质、兴趣诸方面各有自身特点。忽视自身的特点,单凭一时的心血来潮的自我设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很容易遭到失败。
“拔高自己效应”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也就是克服我们有意无意地拔高和美化自己的倾向,尽量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老子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强。”自我鉴定、自我了解是一切成功的起点。
当然,我们强调谦虚谨慎,也不是要求大家随意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不行,比不上别人,甚至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人贵有自知之明”,是说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呢?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用“比较法”认识自己:通过与同年龄的伙伴在处世方法、对人对事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特点,来认识自己。比较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2)用“自省法”认识自己: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你要反省自己目前做的怎么样,自己的优点缺点在哪里,哪些需要继续发扬,哪些需要改正。任何人都要拿出一些时间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才能尽快地接近目标。反省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站在一旁,像陌生人一样评估你自己。接着,要尽可能客观地进行自我校查、评估自己的能力并认清自己的缺点。
(3)用“评价法”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应该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相近似,则可说明自我认识较好;如果两者相差过大,大多表明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识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4)用“经历法”认识自己:在生活中通过总结成功和失败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能力的优点和劣势。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尤其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使我们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5)用“二分法”认识自己: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心理妙计
人们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估计过高。我们应尽量客观看待自己,并且多听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了解真实的自己。
27.时尚效应:和时代不能脱节
什么是时尚效应
时尚是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或某一集团中普遍流行的风气与爱好,是一种群体的心理状态。从服饰、发型等有形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例如,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色、流行家具、流行歌曲、流行语、流行动作、流行的思维方式等等。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时尚的影响。这叫做“时尚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时尚效应
社会上许多人都争相效仿某种生活方式,就成为时尚。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时期内随处可见,从而导致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窝蜂”现象。
时尚既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上。时尚的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比较突出的表现在装饰、礼仪和生活行为三个方面。
装饰,一般包括个人装饰和家庭装饰。个人装饰无非是穿着和发式,它表现在社会上,就是人们当时最为时髦的某种穿戴。家庭装饰,主要是指家具样式,中国传统家具多以红木雕花为主,但现代家庭装修则日新月异,法式、欧式家具已走进不少家庭。礼仪方面的内容也不少,以前人们去探望亲友,多会带些水果之类的礼物,而现今送束鲜花已成为一种时尚。涉及生活行为方面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就拿语言来说,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流行语,在今天,“嗨”、“酷”、“囧”等流行语更是挂在很多青年人的嘴边。
时尚的出现并不具有社会强制力,它与风俗不同:违反风俗常常要受到社会的反对,但不追求时尚并不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人们是否追求时尚,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心理需要。时尚的出现主要由于人们以下的心理需求:
一、求新欲望。人有一种基本欲望,即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寻求新异刺激,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时尚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其本身具有新奇性的缘故。一成不变的生活会使人失去朝气,人们即使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十分丰富,若长期处于没有任何变化的环境中,也会逐渐感到厌倦,甚至不堪忍受。而时尚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用不断变化的新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求新欲望。
二、从众和模仿。对大多数人来说,被人视为怪异、孤僻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人们就努力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与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保持一致,似乎是一种最为简便而又可靠的方法。追求和模仿社会上的流行事物,如周围人的服装、发式、言语等,可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既然那么多人都这么做,一定是合乎时宜的,一定是正确的。自己与他们一样,也不会错。当社会上许多人都竞相模仿某种新奇事物时,就会逐渐形成时尚。
三、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有些人感到自己社会地位不高,承受着种种束缚,从而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以避免心理上的压抑与伤害。而他们认为追求某种时尚,恰恰可以实现他们自我防御和自我显示的目的。于是,他们或为了发泄自己被压抑的情感而紧随流行的脚步,或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劣势感而采用华丽的流行事物。例如,经济条件不宽裕的青年,结婚时往往特别喜欢讲排场、摆阔气,不惜重金,只为争一时的光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想用些流行的新奇词汇,以显示自己也有过人之处;身材不好的女孩儿往往注重打扮,贫困大学生在众人前往往是出手阔绰……这些都是自我防御的体现。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标新立异”,有意无意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与个性,展示自己的喜好与欲望。这些人追求时尚的目的,都是为了展示自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时尚的兴衰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不了解了这个规律,不顾时尚潮流,那么我们就可能成为别人眼中落伍和守旧的人。拿服装来说:如果一个人穿上离时兴还有五年的时装,会被认为是怪物;在前三年穿戴会被认为是招摇过市;提前一年穿会被认为是大胆的行动,在时尚的当年穿就被认为非常得体;一年后再穿就显得土里土气;五年后穿就成了老古董;十年后只能用来耻笑;可是过了三十年再穿人们又会认为很时髦、新奇。某种时髦在消失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还会“东山再起”,形成一种循环。
人们是否追求时尚,在时尚流行的哪个阶段追求得最为积极,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1)先驱者。他们一般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富有冒险精神,有“吃第一个螃蟹”的勇气,希望经常尝试新的体验。(2)早期采用者。他们有见解、有眼力,对时尚的动态有着敏锐的嗅觉,也往往被周围人信赖而起着舆论指导者的作用。这种人能够成功地预见新事物的发展趋势,并果断地尝试。(3)前期追随者。这些人很少自己带头前进,对于新的构想比较谨慎,但却能相当积极地追随时尚。(4)后期追随者。他们对新事物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直到多数人都采用时,才决心尝试。(5)落伍者。这些人对新事物经常保持戒备心理,对于人们追求时尚很看不惯。
面对时尚潮流,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做走在前面的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但是至少也不要成为被远远抛在后面的落伍者。所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和方向,我们是需要去适应的。顺应时代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才可能成为当代的成功者。作为商家,只有很好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才能生产出大众所需要的产品,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作为个人,只有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才能被周围的人所接受,才能在事业上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罔顾时代潮流,我行我素,逆潮流行事,可能成为不合时宜的人,与时代脱节,将为周围的人所摒弃。譬如,别人都用电脑了,你还在用手写字;别人都用手机了,你还只用电话;别人会发信息了,你却只会打电话;……那么久而久之,你将成为落伍者,甚至被周围的人视为怪人而敬而远之。因此,理解时代,跟上潮流,尽量不落伍,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必做的功课。
心理妙计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生活方式等方面,虽然不一定要做时尚的先锋,但是至少不要太落伍,否则会给人思想呆板、守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