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雪泥鸿爪
34280100000042

第42章 书人书话(14)

19.倾听木鼓的回声

黄尧的长篇新作《世纪木鼓》凡四十万字,精美的装帧和对佤族历史生动的描绘,诱惑你不得不专注地读下去,这在时下被各种五花八门寡淡乏味的图书败坏了口味而产生了阅读疲劳和逆反心理之时,十分难得。面对林林总总、鱼龙混杂的各类图书,找到一本能让人平心静气地品味的书,是读书人的一件快事。

《世纪木鼓》于我恰是如此。

这是一本厚实沉郁、充满激情的作品,是一个汉族作家对一个具有独特风习、特异历史的少数民族的深情回望和凝视。“世纪木鼓”,题旨寓意深重。它抒写了我国少数民族佤族创世纪的历史,描绘了一个山洞民族摆脱苦难,治理愚昧和贫穷,走向新生发展的过程。“世纪”,是一个历时性的时间单位,喻示了佤族先民们从“背阴山”、“司岗”的艰难跋涉中,穿越了漫长的时光;“木鼓”,按书中解释:“佤族神器”,“每值祭祀所需”,“为佤族精神象征”——既是一个刻镂民族的心灵和历史的生命图腾,又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历史的见证物。“世纪木鼓”,将一个古老的神器和一个穿越悠久历史的富有生命的物件重合叠印——正是依托这个特定的既抽象又具象的物体,作品从时间的坐标和空间的具象上,生动形象地勾画了佤族发展的历史面貌。

地处云南边疆的佤族人口三十多万,集中居住在滇西南部的西盟、沧澜县。自汉代以来,他们一直蜗居在贫瘠的山地,落后的风习,苦涩的脚步,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当迟缓,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曾经风行全国的一首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使这个民族走到了世人面前,把落后民族新生的喜悦尽情地表露而出。

虽然,在偌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佤族习俗是奇异的、愚顽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还遗存着“砍人头祭谷”,她没有完整的文字,但她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作出了贡献,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品从史的角度,梳理了佤族的历史,从先民创世开始,一直写到9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东风,催发了一个后进民族的历史进步。展示这个历史过程,是以佤族古老的圣物和精神象征——木鼓结构串连的。在书中,我们看到,自佤族先民的血泪创世之时起,木鼓就与这个民族的生命发展息息关联。它象征着民族的刚毅和坚强,它浸透了先民的血泪,也凝聚着智慧。20世纪30年代,当英国殖民者入侵佤寨,班老王英勇抵抗,“班洪事件”记录了不屈的佤山威烈刚强的历史;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了缅甸,妄图从佤山、从西盟、从滇西寻找入侵我国的突破口,战事危急,佤山人民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在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的解放战争中,佤族兄弟同我地下共产党员、工作队一道奋起战斗……无论是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还是惨烈的民族拜神祭奠;也无论是在建国之初,佤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镖牛、喝咒水,发誓永远跟着共产党,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还是在摆脱愚昧和落后,走出千里佤山的历史进程中,木鼓声声,奏出了一个民族的心曲,或悲歌如泣,或热血激愤,或忧思或昂扬。犹如一个历史老人,佤山木鼓,承载着苦难,记录着悲欢,也维系着剽悍勇武的佤民族粗犷生命的血脉。正是由于记录一个民族的激荡的世纪心史和创世史诗,《世纪木鼓》唱出雄浑激扬的旋律。然而,其中最华丽的主调则是抒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用几十年的努力,把50年代中期仍处在低级社会形态和落后生活中的这个民族,引领到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党的领袖******、******等人表现出了共产党人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胆识,以及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邀请土司头人到北京参加重要会议,他们用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少数民族兄弟,使民族团结始终成为任何时期中华大家庭繁荣昌盛的精神纽带。

作者黄尧曾多次深入佤族百姓中,他以小说家的细腻和精微,在史的叙述中注重描画人物,捕捉细节,他用木鼓寓意着一个民族既古老又新生的精神灵魂,为一个边远民族立传写史;他用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来描画伟大祖国生生不已的现代文明进程;他在书中写了佤族的土司头人深明大义,更写了新一代阿佤兄弟们的现代文明眼光;描绘佤族人民在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患难与共的团结奋斗,更主要的是,展示了走出千里佤山观念进步的重要,展示出佤族人民曲折的奋斗史的同时,期望他们在新的世纪中,再唱“新歌”。

读这本长篇纪实,我们仿佛在澎湃阔大的现代文明的足音中,听到了来自佤山的訇然作响的木鼓声,那是世纪的回声……

20.新作即评

可疑的短信小说

商品经济、信息时代,无奇不有。一种被当作文坛“黑马”的手机短信小说,正在行销,据说,每篇七十字,共四千多字,已开出十八万的天价,有了买主。不知何故,眼下买卖双方还不便将其公开。看了这则新闻,令人好笑,也颇生疑窦。

一是寥寥几十字的信息,硬要往小说上说,似乎有些牵强。

诚然,小说以寥寥数语状物写人,刻画情节,虽古已有之,也曾留下文坛佳话,但那是以文言删繁就简,炼意煅句,凝练出之,也不过只是谈资而已,而现在区区几十字就想成为有故事、造情境、写人物的小说,令人怀疑。作为语言艺术,小说的优长在于阅读,从中体味故事人物,从特有的氛围中,获得审美感受。如果仅是传达了某些信息,讲了个故事,还不如看新闻,读法制类的文摘为好。不能用信息传播的快捷,冲淡了人们对小说艺术的阅读感受。当然,小说并非高不可攀,定为一尊,但总不是随意涂抹,任意为之就是艺术吧?

二是有人寻机开辟新的炒作市场。文化人在商品经济面前经受考验,面对市场冲击,有些人不能自持,容易被浮躁的市场所鼓噪,变着法子寻找卖点,进行炒作。手机信息是人们交往中受宠的方式,有人就利用这种快捷、普及的新交往方式,借各种名目,把什么东西都往艺术上说,文化上靠,这是近来一些新的炒作动向。艺术这东西,不是由叫卖所能达到的,也与自我鼓噪和标榜绝缘。

三是用一些模棱两可、以偏概全的话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现在,有人老爱说,生活节奏加快,没几个人能静心读长篇小说。

于是,快餐的、流行的、时尚的,应运而生。这个说法看似正确实则以偏概全,为我所用。读小说,读文学的人在减少是事实,但也不能就得出,文学和艺术变得让位于快餐文化,逊于流行文化了。更不能就得出那非驴非马的黑马,横空出世了,大为流行了。无论对什么事,动辄用这种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等等论证一番,是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模式,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小说,文学就失去了读者吗?这话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说过,可是,不能证明文学从此就要变味,小说就消亡。

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应当要吸收新的文化元素,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兼收并蓄,对于发展小说艺术,不无好处,但是,小说不是新闻,也不是信息,不是随意打发的饰物,把一些流行的东西非要说是艺术,恐怕不是一种严肃态度,更何况还有其他的因素。

让你惊心,让你思索——读《生存与毁灭》

这是一本全面反映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既饱含忧思又体现出敬畏,在一种矛盾心情下写作的作品。作者深入到大江长河的源头,有感于曾哺育了华夏文明的瑰丽雄奇,向人类无私地奉献了生命之源的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恶化,人类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顽强地进行着抗争,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也见出一定的成效,但现状仍令人担忧。作品在褒扬人类为自身生存环境的发展和保护,作出的不懈努力,比如“天保工程”,比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以亲历闻见,以令人信服的事实,描绘了三江源头,实际上是我们生存家园面临的严峻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为破坏是罪魁祸首;也向世人昭示,如果不切实地采取保护和抢救措施,放纵人类自己的恶行,在若干年后,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最后毁灭在人类的手中。

这不是惊人之语,更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曾几何时,我们引以为荣的长江、黄河,如今面临着污染、断流之虞,大江长河,没了昔日的丰采。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步步紧逼,雪线逐渐退让上升,林木植被惨遭破坏,采金、挖发菜、偷猎更是肆无忌惮,还有在某些冠冕堂皇的旗帜下,比如建设某个工程,上马某个项目,等等等等,都向生态和环境伸出了黑手。虽然有天灾之祸,但是愚昧、局部利益和短视行为,导致了对生态现状的戕害,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叹息,令人扼腕。“五把斧子一起砍”、“狂热的伐木大会战”、“火灾和无烟的火灾”、“‘暴殄天物’的饕餮恶行”……成为加速这样恶化的“人祸”。昔日,清洌的冰川江源,茂密葳蕤的植被,浩浩荡荡的野生动物群,在恶化的生态环境下,都成为人们远逝的记忆。可怕的是,这种破坏仍然是屡禁不绝,在某些地方和某些人那里麻木无知,令人发指。人类每每在眼前的利益驱使下,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干着一些贻害子孙的蠢事。而浅见短视、愚昧贫困等等,反过来加速了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一个难题。

当然,作为一部较为全面反映三江源头环保生态的纪实作品,有不少篇幅描绘了人们为治理环境的艰苦努力,大到“转轨变型”、“生态补偿”的退耕还林战略大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小到一个乡村造林植树的劳模的特写,都体现了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作品注重事实、数据、细节和现场的描绘,给人以内容扎实、感受真切的印象。特别是对一些地方干部,无视中央三令五申的有关政策,为了本位和局部,阳奉阴违地做着损害全局、破坏生态保护的表面文章,读来让人警醒和深思,也是对那些轻率地对待人类生存环境的人们一个很好的警诫:如果我们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还保持着应有的警觉,还有着公民的责任和良心的话,我们就会为保护自己的家园,作出应有的努力。也许这就是作者李林樱,这位以花甲之年,自费深入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为了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的纪实考察,穿行在长江大河,遍踏崇山峻岭,以年轻人的敏锐、文学家的细致和执著,以深沉的理性思考,创作出了这本长达四十多万言的厚重之作的初衷。

关于生态环境的报告文学这几年渐渐活跃,描绘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发展,提出严峻的建设性的思考,成为一时的热门主题。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家园的质量,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同时,如何搞好“可持续的发展”,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读到这本以“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为内容的报告文学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作者以“生存与毁灭”来命名的良苦用心。也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好作品,表示深深的敬意。

生态环境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关心的,面对日益恶化的我们的家园,作者提出了一个深重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毁灭,当引起每一个人思考。

驳杂斑斓的风俗画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如书名所示,是一本较全面论述中国古代士人生活的著述。作者在开篇点题明义:“‘士人’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称呼”。其实,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说法,士人即文人,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本论述古代文人生活行状的书,通过古代士人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中国古代这一特殊阶层人士的状态。其时间跨度自有史记载至清末这一漫长的历史年代。全书从士人生活的不同方面,即读书、仕途、衣食、酒、茶、住与行、聚会与结社、琴棋书画、与青楼女子关系等,进行了考察和论证,并对古代士人生活最有特色的魏晋士人生活作了专章论述。

作者通过考察历代士人生活,对古代文人的人世意识、忧患情结、人格理想以及社会使命感,等等,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既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也与士人的品格和处境有直接的关系”;认为儒家的政治人格和道家的自然人格是构成士人人格的重要部分。作者从“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士人现象看作是一个社会的现象,从而对他们的生活观念、政治理想,以及人格缺失等等,进行了适当的揭示和论述。

作者所引据的史料多为现存的有关史实和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不少是为常见的。但作者进行了重新组合,甄别取舍,为我所用,体现出作者认真扎实的资料搜寻的工作,和力求寻找新角度的思路。在书中,对所表述的论题,也有较为客观的阐述,从观点和材料上看,这是一本论述较为严谨,材料较为丰实,观点较为适当,也体现了一定学理精神的著述,同时,也是一本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士人生活面貌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