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雪泥鸿爪
34280100000035

第35章 书人书话(7)

他写了大量的访谈式的报告文学,采访的对象几乎全是党政要人、商界名流、经济界俊彦等,一本《我看广东》近三十万字,荟萃了各路英才对南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报道了改革发展中精英人物的所作所想所思,是他在创作中奉行的近距离地反映生活的体现。

程老板的名片很特别,他没能免俗:在上面写有三五个头衔,可是在他诸如文学院长、梅县常委、作家书店经理之类的后面都有一个括号,注上荣誉的、眼前的、挂职的、过渡的等等,而在专业作家后面写的是——永久的。

这,是淡泊,也是执著!

6.“全攻手”李晓燕

自以为与李晓燕还算是熟悉,算起来相识已有多年,在北京一些会议场合,一些朋友的聚会中,偶尔也有电话聊聊天。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个沉静安闲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张扬夸饰,与时下文坛的风气作派有些相隔。同她熟悉,却很少听她谈到自己的写作,即便是在为她所供职的报纸约稿时,谈文坛的故事,她也绝少说到自己的创作。所以,当她把几大本作品集中送给我时,却大为惊异,也为朋友惊喜,感叹即使是略为熟悉的朋友也是陌生的。

李晓燕的这几部作品是:长篇小说《青萍之末》、《韩愈与柳宗元》;散文集《逝去的琴声》;综合文集《文苑漫步》(上、下)。

平时太疏懒,懒于动笔不说,对朋友所赠作品,都没能及时认真地拜读。李晓燕的作品是近两三年陆续问世的,且又是小说又是散文,既有长篇又有短篇,还有诗歌和剧本,琳琅满目,因读得不细,又有些时日了,现在的印象只能是东鳞西爪的。

如果按时间顺序,《文苑漫步》中的作品大约是李晓燕文学生涯的第一步,集中收有她的电影文学剧本、小说、散文、诗歌和特写等。这真令人敬畏,想想,一个尝试过众多文学样式,写过在一般人看来十分神圣的剧本,烹调过满汉全席的大厨,是让人有几分仰视的。而李晓燕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

从时间上看,是在80年代初,她就做着瑰丽的文学梦,而且一开始就在文学的殿堂里向着高难精尖全方位进军。我们看到这本选集中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的四本部电影剧本,一个精进不息的文学跋涉者的面影彰然可见。这也许是本色的李晓燕。她那不愠不火、与世无争的绵柔性情,却深藏着高远的心气和蓬勃的生气。当然,因是第一步的记录,不免步履蹒跚。除了文学的内蕴和韵致有些不足外,在作品的底色上,时代的印痕稍重,人物的性格单色调了一些,时不时受制于政治化的情节,这些早年的练笔之作,其意义在于奠定了李晓燕文学情结的基石,如她所说,这些是她文学初恋的果实,既有岁月的痕迹,又有心灵的回声。

作为她的文学序幕,给了她创作的信心,也在“观众”(读者)面前亮了相。

集中体现了李晓燕文学实绩的是近几年她的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时代文学出版社的“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文库”之一的《青萍之末》,是她对时下敏感的情感问题和女性问题的发言。作品描绘了现代都市的文化人在情感、婚恋、性爱方面的追寻,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金钱至上、人伦缺失等等,使现代人面临着困惑的选择,而真情的回报、生命的昂扬、友情和亲情关爱,又是人生奋进和发展的酵母。在扑朔迷离的社会生活中,人生的选择是艰难和沉重的。在一个过分物质化的社会里,在人们心态承受力还十分脆弱的时候,起于青萍之末的各种纷杂无序的诱因,都可能造成一种命运的改变和生活的打击。

李晓燕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看到了积淀在文化人身上的传统菁华,也就是人情事故中的古典情怀,但是,在五光十色的物质化时代,这些精神的东西究竟还有多大的作用,作品又时时流露出疑虑。作者并不要去规范各种情感的是是非非,但对于生活的无序,情感的缺损,作者期冀注重生活质量的人,时时关注和警觉这起于青萍之末的蛛丝马迹。虽然是她的长篇处女作,李晓燕在故事、人物、语言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圆熟,这得力于她早期的多方面的训练。作为女性作家,在这种性别写作正走俏应市的时代,李晓燕却十分古典地规范人物,寻找人物精神层面的东西,并不是俗套地像流行色那样,充分地展露女性私人化的内容,体现了她作品的独立品性,当然,对物质化的时代人的精神拷问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多少限制了作品的思想力度。

而之后不久,李晓燕创作了长篇小说《韩愈与柳宗元》,加入“古今奇心态小说”系列。这部作品,是在研读史书典籍、开掘历史之后进行的艺术创作。这是难度系数很大的创作,少量的史实,规定的人物关系,特定的生活氛围,都给一千多年前人物的塑造带来很大的困难,用一句俗语,是戴着镣铐跳舞,然而,李晓燕却在不长的时间内,拿出了这部作品。她选取了以两个文学大家韩柳的对比描绘,通过有关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事件和片断,演绎历史,活化人物,在思想识见、文才武略、风格禀赋、际遇命运等等,刻画出一代文豪知音的形象,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坚贞之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与此同时,李晓燕完成了她的回忆性的散文集《逝去的琴声》,这是她对过往青春的回忆和追念。从大都市到北大荒,到云南边陲,30年前的青春岁月,在一种革命的理想主义大旗感召下,是无怨无悔的奉献,是一种虔诚的盲动,作者在一些篇章中,对这种青春的选择,有着温和而节制的批判。她并不以截然分明的指陈对当年的人事进行评说,恰如作者所说:“那个岁月是灰暗的,生活是沉闷的,青年人所经历的当然也不可能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尽管如此,那毕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走过的一段虽不平坦但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婚恋、家庭起着奠基作用的路……我是用真心、真意、真情、真爱去写的。那是我及我的朋友们的一段青春奏鸣曲。”

这就是真实的李晓燕,她的经历和教育,使她在对生活即使是磨难和困苦,都有着真心的感觉、真情的认知,也有真情的表现。她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承接了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厚重的世界,是一个希冀光明和美丽的世界,是一个真与爱的世界,然而,这代人所历经的苦难,镂刻在青春的年轮里,期冀与失望并存,在他们的笔下,是一种精神的两难。逝去的琴声,虽然是一种曼妙的青春的感觉和人生的期冀,但那些都毕竟远逝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惆怅、特殊的情怀。那部散文集的饱含情感,是对过去的一种奠祭和缅想,也是对以往的一种埋藏,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愫。那远去的却又是幽雅的,令人深长思之。

所以,在这些作品中,李晓燕极力倾注对过往生活的真心真爱的描绘,她寻找自己的初恋,寻找古代文人情怀,认知传统的古典精神,但是这种生活的界面,毕竟稍稍单色调一些,如果对她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的话,扩大和开掘创作的题旨,我想,是一个成熟作家的大家气象。

不知李晓燕在新近的作品中为何署上“弦子”的笔名,这有何讲究?也许她是想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起来,用全新的笔名与过去的作品相区分,或者是出版社想到了市场的效益,故弄玄虚,不得而知。不过从李晓燕到弦子,她操起了文学中的各式武器,如同一个全能型的选手,向读者展示了她的多方面的才能,虽然,其火力还有待加强,但让我们钦佩的是,她默默地耕耘着,沉实地播种,辛勤地劳作,收获将会更多更大。我相信。

7.闽西有个马卡丹

马卡丹的散文集《客山客水》将要出版,作为近二十年的老朋友,为他祝贺。承蒙他不弃,我在出书前拜读了书稿,一个强烈的感觉是,闽西这个马卡丹不简单,不仅是他这些年始终坚持业余创作,也不仅是他的文字率性真诚,情采飞扬,长短兼及,隽永而温润,更在于他为文的坚执、韧性、沉静。这一点不容易。

一如他自己曾说过的,在他的故乡闽西,有两件宝:地瓜和土楼。

这平常的地瓜默默地为人们的口腹之欲奉献着,只要有土壤和水分,就会生长结果,这是一种踏实和坚韧,也昭示了一种可贵的精神。记得福建的朋友总爱自诩为地瓜,从这种自谦中也能体味到一种认真的踏实和顽强的韧性。卡丹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潜心创作,挤时间握笔,不为时风所动,十分执著地将笔伸向熟悉的故乡,写故人故事,回望人文历史,描绘现实风华,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文化底蕴,一种对故土的深挚眷恋和热切关怀。这几年,随着他的创作日见丰富,出版了几本书,在一些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有特色的作品,卡丹有了不小的文名,在闽西以至全国都有他的读者。这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是很值得高兴的事。

卡丹这本散文集的出版,应当说生逢其时。散文创作在时下可谓大市利好,多年以来,散文相对其他的文学门类,购销两旺,它的活跃、流行,足可以让眼前这个稍显沉寂的文坛有了某些生气。但也有另一种现象,流行带来恣意,好像不论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散文家,不论什么文字都可以冠之以散文。如此一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作者写家们似乎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和氏之璧。不难看到,一些注水式的文字在散文的名号下,大行其道;一些缺乏文采,缺乏激情,没有思想的张力的文字,在散文的幌子下,败坏着散文的声誉。另一方面,在所谓大散文和文化散文口号的推助下,一些大而无当的、掉书袋食古不化的,一些纪实报道似的东西,招摇过市。我以为这些对散文的发展很不利。纯洁散文,摒弃那些伪恶散文,为散文正名,不是危言耸听。

从个人的喜好上说,我对散文特点的认同是短小精粹,张扬性灵,见出思考。如果再有文词隽永,意境跌宕,就是上品。这也是我国散文的优良传统。千古名篇,我们耳熟能详的也多是些精短篇什,意境与文采兼备的。而时下,这要求也许是一种奢侈,几近苛求了。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可以有一个散文标准底线,精短而平实,真挚而坦诚的,打动人心者,就可视为好散文。所以,对那些动辄数千上万言,洋洋洒洒者,凌空蹈虚者,或者文献文件的转录者,不是折磨人就是考验耐心的文字,我们只能是敬而远之,还有那些拘泥和坐实的报道性文字,都应当排除在散文之列。如果以此观之,眼下的散文写作者众,散文文字汗牛充栋,真获我心者可说是寥寥无多。

如是观卡丹的这本《客山客水》,它基本暗合了我这个标尺。

虽然,它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间或略有稚嫩和直白,其不足和弱点也较明显,可是,在我所持守的一是精致、二是有情味的标准上,我认为这些作品是不同于眼下那种泛散文化的创作模式的。

再说直截一点,卡丹的这本散文集的主要特色,一是行文轻快清丽,二是意蕴多有创造,且多是短小篇章,作者一气呵成,读来自然畅达,叙事记人,真情实感,炼字铸意,多自己出。在这个热闹而有点发烧似的散文界,看多了大而无当的抒情,高头讲章似的哲思,华丽而空泛的美文,读卡丹的短章小制的散文,有特殊的异样的感觉。面对着丰盛的散文大餐,卡丹只是制作了一个家宴,或者是一盘白菜豆腐似的家常小烹,它虽清淡但不浅薄,虽平实但不平庸,它的色泽并不炫人,但却能引起阅读的兴趣,耐得咀嚼。不知是否卡丹的有意为之,在他这本集子中,我们看到的多是一些短而精的东西,要说从论题来看,它们都可以洋洋洒洒地划拉出长篇大制的,可是,卡丹仅找到他所着力描述的那一点生发,写祖上的客家土楼,写故乡的楠藤蛋,写父辈的背影,少时伙伴的脾性和老师的温情,以及茶之悟,神山之思等等,他的笔墨都十分的节省,唯其这敬惜字纸的节省,给他带来限制,而又成就了精练,成为特色。更主要的是,他的笔意纵横,力图在短小有限的篇幅中开掘出相当的意蕴,得益于他对语言的提炼和琢磨。他的《星夜,承启楼》和《又到榴花似血时》,曾被多家报刊转载,均不到两千字的篇幅。他的生活小品式的文字,也多是千字文,但在语言的运用上,都很精致简捷,有韵味。他的一些怀念亲人友人、描绘人物的文字,也多是取一个片断,一个截面,却注重刻画出形象和性格,在谋篇上常有创意,力避径情直遂的叙述,给人以阅读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