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面对领导是无可回避的现实,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说话办事来接受领导的检验。当然,领导面前说话办事的方式不同,成效也大相径庭: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备受冷落,所以精心研究领导面前说话办事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一、你拿领导当回事,领导把你另眼看
领导面前说话办事的秘诀之一就是你要把自己的领导、尤其是顶头上司当回事——不管他有能力还是没能力、有前途还是没前途,因为不管怎么说,你的前途都相当程度上掌握在他的手里。你把他当回事,他才会把你另眼相看,你才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1.恭敬领导,助己事成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是最禁不住恭敬的动物。对上级来说也是如此,你求他帮助办事儿,恭敬他是理所当然的。你恭敬了他,他也反过来恭敬你和重视你,得到恭敬的人是不会放着对方的难题不管的。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恭维话的人,肯定比较吃香,办事儿顺利也顺理成章了。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为,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的吹捧和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对方的建议。
相信谁都有到私人商摊处买衣服的经历,在你试衣时,肯定会受到卖主的恭维:
啊!真漂亮!穿起来非常合身,朴素、大方、有风度。你比以前年轻了好几岁。
本来你是不想买那件衣服的,却买回来了。
第二天,你神气起来,可是穿了不到两小时,某条缝线断了,裂开了一个大洞。此时,你才晓得,是商家的恭维使你上了当。
要想在办事儿时求人顺利,首先就要澄清自我的主观意识,尽快地养成随时都能恭维别人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成性”,当恭维别人已经变成你的习惯时,你的办事儿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要想求领导办事,就必须掌握会说恭维的话这一条。会说话同办事儿是相辅相成的。话说的好听,说的到位,领导便易于接受你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容易办砸,所以要学会说恭维的话,就必须学会顺情说好话。顺情说好话一般叫作赞美或者颂扬,不是阿谀奉承和溜须拍马之类。要想把事情办成功,总得捡对方爱听的话说,才有利于解决事情。所以,要学会说赞美的话。
几乎任何人都爱好虚荣,其特点往往是在他们觉得做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时,极乐意看到自己在这些没什么把握的事情上表现不凡,获得别人的称赞。当你对他们这些没把握的事情中任何一桩加以颂扬时,都会发生你所期望的功效。
吉斯菲尔伯爵说:“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
恭维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毫无顾忌地表示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
学会说恭维的话,当你托领导办事时你将会感到其中的妙用。
2.有事找领导
任何一位上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着下属的升降沉浮。作为一个下属,有时要调动工作,寻求高就,争取分房或者涨工资、评职称……等等,都难免要找上级来权衡解决和帮助办理,其间之难主要在于这些利益带有明显的竞争性,“僧多粥少”是这种竞争的显著特点,所以,上级对这些利益的分配和处理也常常处在小心翼翼的矛盾中。但事实上,所谓“公平竞争”只不过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指望要争取的利益通过所谓的“公平”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多半是一厢情愿的奢望。
所以,你若想得到什么,就必须要勇敢而积极出面去努力争取。这里的所谓“争取”其实就是一种办事儿的艺术。
通常,人们更喜欢直接出面找上级谈自己要办的事情,特别是对尚无较深厚社会关系和丰富办事儿经验的初涉世青年人来说,直接找上级提出自己的要求、想法和愿望,似乎来得更便利更切实和更痛快一些。直接找上级办事儿有三大好处:一是能与上级直接对话,坦言自己的请求,或成或否,明白无误,掺不进水分,差不多当时即能洞察上级的意图;二是免去托请第三者出面帮办之烦,其他人不会轻易谙知自己的“私心”,有利于日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面子;三是通过与领导直接接触,有与上级建立友好关系的可能性。因为人只有通过接触才有可能滋生感情和建立关系,这对日后在工作上寻求较大的发展,可能会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复杂的社会生活告诉我们,事情有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直接找上级办事儿固然有些好处可言,但其缺陷也是不可回避的。其一,办成了则好,办不成则难有回旋余地。上级当着你的面给否定了的事情,很少再能收回去,即便日后发现了自己否定的不很公允,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面子,也常常不再改口了。其二,因为自己措词不好,语言有失,给上级留下坏印象或一些把柄,则“偷鸡不成蚀把米”,总归起来不划算。其三,因自己直接出面,未找中间人商量,也就很难获得参考性意见。不管想要办的事儿该不该去找某位上级,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儿,最后证实很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也未可知。所以,找上级办事儿,直接出面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则要视个人能力与上级关系和所要办的事儿的轻重利害而定了。
3.上司面前,不要锋芒太露
有一类上司,凡事一定要控制在他手中,以示其权力之大。视权力为他的护身符。过于重视自己的权力,也许是一种病态。但如果你遇到这种上司,也不用急着打退堂鼓,仍有方法可与其相处。
如果你的上司以“争权夺利为尚”认为属下要想成就事业,必须得到他的首肯或帮助,那么,对你来说,最保险的对应之道,是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千万不要让他感受到权力及职位受到威胁。
杨修是曹操军中的主簿,是很有名的才子。他的遭遇,我们可以借鉴。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
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
行军主簿杨修随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候大惊,请杨修到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悼也很信服。曹营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知道后,怒斥杨修并说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以此为借便把他斩了。这里杨修无意中成了曹操扩张权力的挡路石,使曹操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权力及职权受到威胁,这是大忌。相反,如果杨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曹操失去征服他的兴趣,也许就不会有被斩的结局。所以属下对这类上司要随时顾及他的颜面,知道何时该进退。当然更残忍的现实是,必须随时准备好接受突如其来的辱骂。面对这类上司,也许会让属下充满挫折,但一定要忍耐,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现他非依赖你不可的专长,这就是部属扬眉吐气的时刻了。
4.与上司一起分担忧愁
作为下属,不仅要善于推功,还要善于揽过,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大多数领导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愿做“好人”,而不愿充当得罪别人的“丑人”;愿领赏,不愿受过。在评功论赏时,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以后,许多领导都有后退的心理。此时,领导亟需下属出来保驾护航,敢于代领导受过或承担责任。
某饮食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投拆。电视台记者到该饮食公司采访时,最先碰到经理助理,他怕承担不起责任,就对记者推卸道:“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问他吧!”这下可好,记者闯进经理办公室,把经理逮个正着,经理想躲也躲不开了,又毫无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经理得知助理不仅未提前给自己报信,还推卸责任于自己一身,很生气,很快就把他炒鱿鱼了。
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记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采访,这本身就不是件光彩的事。此时,领导最需要下属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戏。他除了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问题的原因外,还应该维护领导的面子,替领导分忧,而不该把事情全推到经理一人身上了事。当然,这是一种比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对下属交待,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领导的意思然后硬着头皮去做。做好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表扬;如果下属粗心或不看眼神把领导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领导管辖范围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他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属去干,去代领导摆平,甚至要出面护驾,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小陈是某信访办公室的科员,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上访者要求见领导解决问题。领导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去惊动领导,势必影响领导集中精力做好事关全局的工作,并且也会认为下属未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每当这时,小陈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勇敢地站出来,分别情况,解决纠纷,进行协调,必要时还使用一些强制手段把问题处理好。在排除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以外,一旦查实确有重大问题,再向领导请示。问题在他这儿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众人心服,同样也获得了领导的赞扬。
挡驾是件得罪人的事,但同样也是一门艺术。
如果做得不够,事事呈给领导,可能会加重领导的负担;如果做得过分,则会影响领导与下级和群众的关系。所以,就需要下属敢于负责任,对情况予以核实和整理,最后征求领导的处理意见。只要处理得体,你的良苦用心就会为领导所理解,对你给予更多的鼓励,这就为此后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了一个有利的基础。
由于高层领导处于各方面问题的焦点,着眼于全局考虑,有些问题不便于亲自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引起全局震动,这时,下属就应挺身而出,把这些棘手事揽过来。
5.适当地推销自己
树各有高低,人各有长短。领导欣赏的是下属的优点和长处,而不会是下属的缺点和短处。不少人的确或能说会道,或埋头苦干,但领导却并不认为他们怎么样,原因就在于这些人不善于表现,不会表现自己,没有掌握表现的学问。
孙威是元太祖手下很有能力又会表现的大臣。孙威擅长造铠甲,为了引起元太祖的重视,他把自己制造的铠甲献上去,元太祖铁木真亲自射击这套铠甲,竟然没能穿透。太祖非常高兴,赐给孙威蒙古名也可死兰,让他佩有金符,授给他顺天、安平、怀都、河南、平阳诸路工匠都总管的职官。孙威随元太祖攻打分、乾等地,表现很勇敢。总是冒着箭石勇敢奋战,一马当先。太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爱将心切,慰劳孙威说:“你即使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难道也不为我的铠甲头盔考虑吗?”并问手下穿着孙威制造的甲盔的人道:“你们知道我最爱的是什么吗?”将军们的回答都不能使他满意。元太祖最后说:“能够保护你们而为我国杀敌立功的,不就是孙威制造的铠甲吗?而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是为什么呢?”为表示对孙威的喜爱,把自己的锦袍赏赐给了他。
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既显示出自己的专长,又体现出自己的处世能力和聪明,哪个领导不喜欢既能干事,又“会来事”的下属呢?孙威就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加上自己的勇敢赢得了元太祖的赏识。如果他仅仅会制造铠甲,懂得造甲技术,而不自荐给元太祖,那么他造的铁甲的作用就可能不被人们认识,其应用也得不到推广,孙威也只能做个默默无闻的人。可见,善于表现至关重要。
善于表现自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技巧:
(1)在领导面前要勤快,办事干净利索。
作风懒散,办事拖拖拉拉是当前机关单位的不良风气。领导交办的任务催办多次也完成不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过分高姿态,都是领导不喜欢的。
相比之下,手脚勤快的下属更受领导的青睐。事无大小,都争着干,抢着做,领导心目中都会对你有好评价。
燕华是个很会表现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机关单位工作,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大多是中年人,他就几乎把打扫卫生、提开水倒茶等小事包揽下来。每天早晨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扫扫地、拖拖地板,卫生整理得井井有条;再把开水提来,给领导和同事先沏上一杯,等其他人来了,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不光是领导,其他同事都一致夸赞燕华工作积极,表现不错。
作为年轻人,工作资历浅,业务提高是必须的,但搞好人际关系也同样重要。同事赞扬,领导赏识,需要年轻人对于虽微小的事情也要勤勤恳恳地去做,不能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小事更容易体现勤快,体现扎实,更容易表现自己。
(2)善于察颜观色,领会领导的意图和潜台词。领会领导的意图,读懂领导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悟性”。经常听到领导说某某人,“悟性好,一点就透”,也经常听到领导抱怨某某人“不灵通,翻来覆去交待多少遍也不领会意图”。由此可知,善于读懂领导也是会表现的重要方面。
李续宾是曾国藩手下善于揣测其意图的爱将。一天,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谈到当时的军事形势时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复……”此时,李续宾早已明白曾国藩的意图,趁势插口道:“涤帅的意思,是要我们进兵安徽?”“对!”曾国藩以赞赏的目光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李续宾一句话赢得了这么高的赞扬,实在是高明之举。
读懂领导、准确领会其意图,并非一日之功。曾国藩说李续宾“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一语破的。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平时紧紧围绕领导关心的敏感点进行思考,才能在把握领导意图和工作思路方面有超过其他人的可能。
(3)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公共场合显露英雄本色,是为了创造一种可比较的局面。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清楚了。领导平时赏识某个下属,但又怕众人不服气,只有把别人“比”下去,让人心服口服,领导才感到踏实。所以,争气的下属应该体会到领导的这种心理,注意在公共场合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不辜负领导的信赖和赏识。李续宾作为曾国藩的心腹、爱将,就善于表现自己,给曾国藩挣面子,既保住了自己被赏识和重用的地位,又平息了其他将领心中的不服和妒意。
(4)能谋大事,在小事上表现自己的确能获得领导的好评,但未必能受到领导的重用。
真正的善于表现是能谋大事,而不在于“小打小闹”上。所以,曾国藩赞扬李续宾时认为,攻城略地、带头打仗并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对于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将军来说,应该是胸有全局,规划宏远的人。
(5)表现自己的优点要注意方式,不要刺激领导,要给领导一种满足感。
特别是一些高文凭、能力强的人,表现自己的优点时不要与领导形成对比。如果刺激了领导,你的优点也会变成缺点,并不能引起领导的兴趣。
周某在一个研究单位的确是计算机高手,但他经常在领导面前卖弄,鼓吹自己的水平,对比自己水平差的人冷嘲热讽,这位领导在计算机方面是个外行,他对周某的表现很不满意,因而从没在计算机方面赞扬周某的成绩。自己的优点再多,如果不能引起领导的心理共鸣,也只能被束之高阁。
6.工作出色让上司觉得离不开你
任何一个领导欲做好工作,都是离不开“谋”的,有勇无谋者必吃苦头。因此,每个领导身边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智囊团”,聚集着一批谋士型的人才。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领导人不可能是处处超群出众的,他可能有胆识、有远见、有能力,但他不可能事事都能预料到。而谋士却可以点破迷津,帮助领导分析当前的形势及未来发展的趋向。因此,领导对于谋士型的下属是很重视的。
领导重视谋士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能否受到领导重视,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谋士的行为方式。
如果下属是谋士型的人才,多谋略,善策划,虑事周全,胸有奇谋,能令领导茅塞顿开,帮助上司渡过无数的危机,或使领导事事成功,这无疑也是你日后晋升的一个资本。
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以其出众的才华赢得了陆军部长史汀生的信任和赞赏,从而成为他最重要的助手。当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要史汀生派一些高级军官去欧洲视察时,他最先的反应便是:“我不愿马歇尔这个时候离开,他在这里太重要了。”当1943年5月,邱吉尔再次要求马歇尔陪他到非洲旅行时,史汀生将军已变得十分愤慨,他说:“要想从美国挑出一个最强的人,那人肯定是马歇尔,在他身上,寄托着这场战争的命运……而这次远行并不需要他,只是为了满足邱吉尔的愿望,我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甚至连罗斯福都说:“是啊,要是把你(指马歇尔)调离华盛顿,我想我连睡觉都不安稳啊。”
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发现,马歇尔以其卓越的才干赢得了上司的信赖,他的上级任何时候都会感觉到离不开他,迫切地需要他。
由此可见,当下属的工作出色得令上司无法忽视,甚至感到无法离开你时,这其实等于说,你已在无形中构成了对上司的影响力,形成了某种潜在的权威。由于你任劳任怨地开拓业务,为领导出谋划策,毫无“篡权”的野心,势必会取得上司的信任,把你当作可以信赖的人,赋予你更多的职责和更大的权限。
7.根据领导类型对症下药
有人作过总结,最需要看“风向”行事的上司有下列几类:
第一类是“面子”为重的上司。有的上司把“面子”看得过重,认为损害了他的面子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会出现对于职员的反对意见进行伺机报复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领导,其“风头”绝不可触。
对待喜爱“面子”的上司有两大要点:第一要先对他的看法表示赞同,使上司有感于自己受到尊重;第二要尽量恭敬他,不急不慢地陈述己见。做到以上两要点,上司的“面子”关便可通过。
第二类是习惯于大声喝斥的上司。有的上司也许是脾气如此,此时,职员如果顶“风”而上,无异于火上浇油。那么该怎么样同这样的上司应对呢?
某公司的总务科,每天早晨都非常忙碌。职员们常常对各种电话应接不暇。一天,电话铃响了,原来打电话的是工厂厂长。职员刘光一听是厂长,脸上的表情立刻有所改变,原来这位厂长是个有名的火暴脾气,经常三句话不到,便要大声喝斥一番。
正迟疑间,厂长已经在大声问:“你是谁?”
刘光忙答:“我是总务科的刘光。”
“你不知道吗?第二车间的安全灯脏兮兮的,你们怎么做的工作。”
“是这样啊……”
“什么?没听见吗?”
“噢,第二车间的安全灯脏了啊!我们马上去清理。”
“马上去做!”
那一边“咚”地一声放下了电话,刘光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时,一位老职员过来,告诉了他应付厂长的方法,令刘光兴奋异常。
那位老职员说,对付厂长这样的上司,必须先发制人,将“风力”减弱到尽可能小。当电话铃响起时,刘光应该说:喂,您早,我是总务科的刘光。这时,可以先堵住厂长那句引起爆炸的“你是谁”。他只能说:“你们知道不,第二车间的安全灯脏了。”“对不起,我们马上就去擦干净。”“请早一点啊。”这便是另一种口气和另一种结局了。
对于厂长这样说起人来没完的上司,许多人都会畏缩而成为被动的一方,几乎动弹不得,就像刘光在电话中只有唯唯称是的份。而老职员告诉他的“经验之谈”中,在上司呵斥之前,果敢地抢先一步,说声“对不起”,使他不得不缓和下来,把到口边的斥责之词收回去。
同样的一位上司,同样的一件事,你如巧妙地用语言应付,会使你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快。
第三类是性急的上司。有的上司性子很急。本来,职员精心地准备,形成了详尽的资料,但这样的上司却常常不屑一顾地中途打断,更有甚者,对职员发怒,责备。
某公司的程宏初进公司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一次,主任要他汇报一下本月的市场调研结果。由于初入公司,程宏大下功夫,做了充足的准备。向主任汇报时,首先讲了这次调研的范围,以便使他详细了解这次调研活动。
哪知,当他讲这些时,主任坐在一边,似听非听,使他大惑不解。
接着他又要讲这次调研的具体方法。谁知刚开了一个头,主任的脸变得发红,接着说:“你到底在说什么呀!”
程宏一惊,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要你汇报这次调研结果,知道吗?你都准备了些什么东西!”
程宏不知所措,心想:我还不是为了让你详细了解这次调研呀。正发怔时,主任已经站起来,说:“你先回去吧!以后准备好了再来!”
其实,程宏没有了解,当上司对下属的建议无法产生共鸣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工作能力很强的上司,往往不能容忍下属的唠叨不休,不得要领。因为现代商场,时间和效率是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上司,工作事务很繁忙,时间观念便也很强。他们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处理完成堆的事务。因此,对于冗长、不着要领的汇报、提案,怎会不急?
有了这样的认识,程宏顿有所悟。以后,每次的报告都条理分明,简明扼要。并且每次汇报时,能够体察上司的反应。
另一次关于市场调研情况的汇报,程宏就做了充足的准备,汇报时,他先讲了这次调研的结果,并且作了入情入理的简明分析,干净利落。主任听得饶有兴趣,不时地点头,或者询问一些事项。
见这种情形,程宏问:“需要了解这次调研的一些有关事项吗?”
主任此时心情很好,并且十分有兴趣,于是程宏将调研的工作情况又简明地说了一下,主任连说:“不错,不错。”
认识到这些,程宏在主任眼中的位置便越发改变。主任不时地赞许:“你这份报告充分掌握了要点。”并且认为“此人必定头脑清晰,是个善于分析事务的人才”。程宏也便真正成为主任的一个臂膀了。
二、会说话赢好感会办事赢赏识
一句恰到好处的恭维,一声发自内心的问候都能赢得领导的好感。不要把与领导的说话技巧简单地理解为逢迎拍马,以有分寸的说话技巧赢得好感是职场生存的必备技巧。办事也是一样,通过办事获得领导的赏识,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1.怎样向上级做好口头报告
除了书面报告,另一个选择是口头报告,或者是对书面报告的一种补充。当立即需要说明风险存在的信息时;当准备一篇书面报告的时间太短时;当口语比书面语能更好地交流重要消息时;及当没人参与书面报告时,最好使用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具备一篇好的书面报告的所有特点,并采用同样的结构。与书面报告一样,它也常具备有相同的缺点。两者惟一真正的区别是传递的方式变了。你必须在听众面前表达其意思,它们表达的好与坏决定了它们是搭起一座桥还是竖起一面墙。
关于口头报告所应具备的成功要素包括如下六个方面,它们是:洞察——了解自己及听众;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听众及听众是如何理解你的;计划——决定陈述的类型与结构;
准备——挖掘原料;实践——演习以提高你的表现;完成——提交这个陈述。
具体来说,就是:
一是洞察。
了解自己在此报告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以及听众最关心的内容。
二是理解。
理解你与听众之间的物质及感情关系。
三是计划。
回答陈述中有关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及如何的问题。
四是准备。
安排描述的结构,将支持观点的内容具体化,决定提交的方式。
五是实践。
安排演习的方法。
六是完成。
提交这些陈述。
这六要素适用于口头报告,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正式陈述。后面为准备陈述提供了检查表,读者在做口头风险报告时可以使用。
2.让上司赏识自己
公司的高级经理或老板是否知道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并对你有较高的评价吗?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表现好,工作好,迟早会传到上司耳中。可惜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很可能你工作相当出色,而别人根本不知道。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得好,也要能说得好,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那么,怎样说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呢?
(1)把荣耀留给上司
这是应付上司最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公共场合指出上司的优点,凡事让他知道:有了成绩不忘告诉同事和更高的领导,这也有上司的一份功劳;开会有上司在场时,一定不要临时搬弄新资料,应事先将资料告诉上司,由他自己提出来;不要把计划书和盘托出,要保留上司发表意见的余地。总之,处处让上司感觉到他的尊严与重要。
(2)向上司传递员工情况
大多数上司都希望对部下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如某人的母亲生病住院,某天是某人过生日等等。上司了解这些情况后适度表示关怀可增加员工的亲近感。值得注意的是,上司所需要了解的不是你对某人恶意攻击或揭其隐私,也不是叫你向他打小报告。与上司谈到同事的时候,只能谈论同事的长处,这样才有助于你和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让上司看到你为人的正派可信。
(3)不要打听上司的隐私
上司通常会在员工下班后独自在办公室呆坐,上司也是人,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同样会感到心情压抑,对家庭生活也一样会有一本难念的经。上司有时会表现出脆弱,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抚慰。但如果你就此肆无忌惮地探问其隐私,甚至为其出谋划策,那就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了。要知道即使上司最脆弱时,他也只是寻求适度的关心,就算是一杯热茶足以让上司认为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下属。你还可以给上司随意讲出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开解他郁闷的心结,他会出自内心感激你。记住,真正热爱你的上司,出发点应是爱戴而不是利用。
(4)多干事、少巴结
尽管许多上司从不反对下级讨好奉承,但他们更喜欢那种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的人。如果你把上司交待的每一件事都办得井然有序,然后再说几句上司爱听的话,比起那些只会吹牛拍马却不干实事的人,上司更希望接近你这样的下属。
在与上司相处时,你要勇敢地迎着上司的目光,而不要躲躲闪闪;你可以坦率地与他交换看法,只需做到不隐瞒不夸大就可以了;从不议论上司的隐私,并尽己所能努力工作,争取成为其最佳的部下。做到了这些,还愁上司不赏识你?
3.影响升迁的语言障碍
习武之人追求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硬功夫,比如“铁布衫”之类的,然而,不管你的武功是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都会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两处会被人置于死地的穴道,这就是武林中人最为看重的命门。命门不被人发现便罢,一旦暴露出来,便有性命之忧。那么作为职场中人,你的办公室功夫又练到了什么地步?若有以下的情形出现,多半是命门暴露,虽无性命之忧,却有前程之危矣!
(1)过分谦虚
假如你深信在办公室里剖析自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从而让上司有了你有待完善的印象实在是再可怕不过的。这往往是因为你过于自信,自我感觉过好的缘故。更可怕的是,碰到一个对你的命门深恶痛绝的上司,那就有你好看了,把你拒之门外,再让你修“内功”也说不定。
(2)夸大自己的才能
一些办公室女性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形式来扩大自己在同事中的影响,或以自吹自擂来引起上司的注意。懂得证明自己价值的女性固然可敬,但是如果你推销自己的方式不对,那么肯定会给同事和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别人会因为你的自吹自擂而忽视你的其他长处。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往往暴露了你的弱点,别人会认为你是用吹嘘来给自己壮胆,在他的眼中这是你缺乏自信的表现。上司对你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
(3)“哭泣游戏”的结局
有专家认为:“一个人在办公室的信誉,至少有50%来自他在人前的表现。”
这表明你在上司或同事面前的表现与你真实的工作能力同样重要。任何不专业的表现如脸红、哭泣,甚至不谐调的衣着,都会影响你的专业形象。
专家们告诫我们:在工作场所上演“哭泣的游戏”,那只能表示你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在老板面前因为工作而泪眼汪汪,证明你缺乏处理工作压力的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更令人怀疑你无法代表公司的形象。
专家们认为上司不是你的父母,更不是你的心理医生。所以假如你有失态之举,应该做两次深呼吸,再说一声抱歉,然后立即恢复常态即可。
(4)管不住自己的嘴
在轻松的工作氛围中,上司总希望下属各抒己见对他提出合理的方案。如果在所有的会议上总是持反对意见,那么无疑给大家的热情泼一瓢冷水,这样,再开明的上司也不会容忍你的所作所为。所以,如果你是个天生的“反对派”,在这种场合学会保持冷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理由,最好别置身于别人的对立面,须知此刻你的命门已经暴露于外,你的处境相当危险了。
4.坦然接受上司的批评
在工作中受到上司的批评和指责是难免的,认真、正确地对待上司的批评和指责很重要。
接受批评是最好的借鉴。无论上司出于何种动机,也不管他选择什么样的场合,更不必计较所采用的方式和言词,只要他愿意而且能够对我们提出批评,我们就都应该看成是一种可贵的指导和帮助,愉快地接受下来,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行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正确对待批评和指责
对上司的批评和指责,有些人之所以流露出羞怯、委屈、抱怨、抵触、愤怒、丧气等不正常的情绪,就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或理解这种批评和指责对自己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他真正明白了自己从中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好处时,就一定会心安理得,坦然受之。
当然,接受上司的批评指责,应当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修养。脸皮切不可过薄,不然对一点小小批评就忧心忡忡,无地自容,那么批评作为借鉴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不过,脸皮也不能太厚,以至于不知道我们的言语行动有哪些是上司所不喜欢的,那样就可能会更加激怒上司,自己也无法从中获得进步。脸皮既不太薄,也不能太厚,我们要利用上司的批评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能够把握住这个度。
(2)避免直接提出批评意见
对上司心理、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倾向给予批评和纠正,这是下属关心上司、对上司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下属是否合格、称职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
但必须注意,在对上司提出批评意见的时候,一定要牢牢记住他的地位和身份,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方法,既指出他的错误,以寻求改正,又轻易不能损害到他的自尊角色,哪怕是无意的也好。
(3)不要产生分权均利的思想
上司手中的权力,是因其地位而决定了的,是地位、荣誉的象征及获取方便和利益的资本,而他在工作中、生活中所享受的某些优厚待遇及具有各种便利条件也是与其职务、地位相辅相成的,是权力的天然伴生物。对于自己手中的权力,任何人都是加倍看重和全力维护的,总怕一不小心就会给别人夺去。这种谨慎态度形成了他们的一种奇特的认知心理,认为凡是下属都有一种侵夺其宝座的企图,所以作为下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向上级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消除他对你的戒备,与上级取得一致意见。
5.善于与各种上司打交道
(1)暴躁型的上司
有些人天生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去控制。这些上司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公开斥责下属,叫人难受极了。
据心理学的推断,经常令下属惊怕的上司,只是权力欲作祟而已,你没有可能请他去见心理医生,可以做的,就是自我保护了。当上司大发雷霆,不要推卸责任或试图解释,冷静地说:“我会注意这情况。”或“让我立刻去调查!”然后离开办公地方。既然目标物已在眼前消失,上司就没有咆哮的对象了。
(2)集权型的上司
集权主义的上司除了对下属的工作吹毛求疵外,最叫人讨厌的是他们会连你的私事也过问。例如,不准你跟其他部门的同事交往,不准你下班后去上英文课,不准你业余时间与同事一起消遣……如果势孤力弱,精明的做法是与其他同事联合起来,静静地革命。遇到有其他部门的同事邀约午膳,答应他们,并与你的搭档们一起赴约,大家在公在私,都不妨交流一下。还有,下班后去娱乐一番亦是一个好主意。而且礼尚往来是必须的,就由你来作主动吧。要是上司知悉,向你查问,可以直认不讳:“我们一起吃午饭只属普通社交。”
充实自己是最厉害的武器,所以切莫放弃业余时间修读课程,上司根本无权反对;坚持原则,即使上司利用超时工作来制裁你,也不必惧怕。不过,你反抗的目的只是要争取自由和主动,而非在公事上与上司作对,而且不宜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上司的集权,以免有后遗症。
(3)摆款型的上司
摆款,意即“摆架子”。很多春风得意的上司都喜欢“摆款”。很不幸,你的一位新上司是“摆款”祖师,叫同事们十分看不顺眼,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聪明人肯定明白,跟上司作对只有吃亏的份儿。然而,采取“拍马屁”政策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需要看你的运气。大部分人都喜欢戴高帽,要讨上司欢心自然不困难。问题是,大公司的权势往往瞬息万变,你盲目拍上司的马屁其实并不划算。那么,是否要做“言听计从”之人?其实,尽量迁就对方,却以不违背你做人原则为准,就很足够了。事实上,尊敬上司、服从上司和努力工作,是每一个白领的必要条件,太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之事,倒是不必的。
(4)懒散型的上司
努力工作,出色表现,目的就只有一个,希望一朝获得上司赏识。但令你气恼的是,遇上一个懒散不已,又喜争功劳的上司,叫你一万个不服气。就此打退堂鼓,另谋他职,只属消极之法,而且一切从头开始,等于打仗重新布阵,太浪费弹药了吧。同时,一遇困难就退缩,注定你难登成功阶梯。挺起胸膛,面对挑战吧!一般而论,这类上司在接到重大任务时,必然是不假思索就交给你去实行。当任务大功告成,他又会一手接过,向老板交代,将你的辛勤汗水抹煞,一切当作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争取老板的信任和赞赏。
你当然不可能当面拆穿他,跟他理论,这只会陷你(因你是下属)于不利境地。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每一个步骤进行时,请来一个见证者。当然不是公然的去找,而是有意无意,例如在秘书小姐面前进行,目的是要有人知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即使最终的功劳给上司夺去,在公司里也必然有人晓得真相,一传十,十传百,你的目的就可达到。
(5)不体谅下属的上司
你有一位不爱体谅下属的上司,做事缺乏责任心,不会体谅下属,又疑心大,教你满腔俱是怨言。记着,千万不能向其他部门的同事诉苦,指出上司的不是,所谓“家丑不可外传”。何况,这些同事可以帮上什么忙呢?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上佳谈资,那只会让事情扩大,对你绝没有好处!想一下,老板会用个背后中伤上司的员工吗?即使是搭档,你也不能吐露一句怨言,以避免因为利害关系而白白给人告密的机会。就是对方先诉苦,你也保持缄默好了。
那么,怎样将自己的不满宣泄才对呢?向上司直接表态!不过请先分析对方的性格和预计其反应。对思想保守、自尊心强的人,切勿开门见山,只能婉转相告。若对方比较开放,胸襟较宽广,不妨相约一个时间,将你的心中话一一坦言,相信不难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6)爱戴高帽的上司
你的上司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帽王”,最爱别人给他戴高帽,一听了赞美之词,就眉开眼笑,什么都好办。偏偏你拒绝作阿谀奉承之词,但眼见有好些同事因为精于此道,已经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平步青云,恨得你牙痒痒。除非是另谋高就,否则你仍得面对这位上司,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既受到上司器重,又不必违反自己原则?其实,赞赏别人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也不一定是虚伪的,问题是要有的放矢。每个人都必有其长短处,只需“隐恶扬善”,加一些善意,用词夸张一点就可以了。这样,既不违背良心,又能令对方高兴,何乐而不为呢?但你得记着,说话时不要矫揉造作,一切就自然得多,(7)公私不分的上司有不少人喜欢玩弄权力,公私不分。偏偏你就遇上这样的上司,常常要你替他做私事,叫你十分气愤。你要做的就是巧妙地拒绝他,但以不影响你的前途为前提。
记着第一要说“不”!例如上司让你替他女儿写读书报告,你肯定一万个不愿意,就告诉他:“对不起,我帮不上忙。”如果他在下班后让你去做,事情就更好办,搬出这样的理由:“因为我今天晚上有约会,不能迟到!”翌日,他再次请你做,你可以找个相宜的理由,一而再,再:而三,他就会知难而退,又奈何你不得。若这事发生在工作时间内,你的理由更多,说:“我手上还有三个报告书要写,老板说一定要今天作完!”或者“我从来未写过读书报告,何况我又有一大堆工作。”
(8)顽固型的上司
对你来说,上司是否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不管你如何努力向他解释自己的处事方法,他一概不理,指定要你依照他的方法处事。只要是违逆他的意思,他便暴跳如雷,令你精神紧张,心烦意乱,对工作感到厌倦,甚至想过以辞职作为无声的抗议,逃避上司的“迫害。”
怎样才能令这种顽固的上司改变性格,事事愿意聆听你的意见,大家好好合作?以下有些忠告,你需要辅以耐心,按部就班一一尝试。
①不要以为自己的处理方式及建议一定正确,你与上司谈话时语气须温和、态度客观,不妨多做让步;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见,但是殊途同归,大家都是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与上司和平共处,使分歧的意见得到协调,是你的职责;
③当你提出自己的要求建议时,首先冷静地想想:究竟是谁需要谁的从旁协助?谁是主?
谁是副?
④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办公室跟上司展开激烈的争辩,应该在下班后请他到附近的餐厅喝杯咖啡。在轻松的环境下,把你的看法委婉地提出来;
⑤你要专心聆听上司的说法,避免抢先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可能也有难言之隐,你应该学习替人设身处地想一想;
⑥摒除成见,不要以为上司必定是个难缠的人,尽量与他成为好朋友。
6.先听老板在说些什么
有许多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职员私下议论:科长的话可不能全信,要不保准吃大亏。
“谁叫你听他嘴上说的,要仔细体味体味!
善于体会老板话中的意思,是每个职员必备的能力。
(1)“客气”的老板
有一种老板,客套话挂在嘴边,一味地抬举下属,夸奖的口气言过其实。如:“如果你不在我身边,我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我全靠你了!”这一类话,你需要加以深切的注意,认真体会话中的意味,做出合适的反应。
你还可以见机行事,适时地同老板打成一片。
这样表面上接受“全靠你”的重任,等事后再假装不知道,使老板不知不觉钻进你的圈套。例如你说:谢谢您的信任,我努力地去做。
这种方法较为理智,又为自己的工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面对老板的善意
有的老板比较尊重职员,所以在拒绝职员、下属的提案时,充分考虑职员的工作热情和自尊,而不愿直接点破,他们往往先给你以肯定,然后指出你的意见同全局的不同之处,这种老板,表面看来似乎是先摸后找,实际上是很费苦心的。作为下属,应该善于体会他的意思,理解老板的用心。
比如当你对老板提出意见时,他说:“你的意见很不错,不过有些地方同我们的总体部署稍稍有些矛盾。”
此刻你就明白老板话中的意思,不再去强调你的意见如何合理,主张如何正确,不要逼着老板做明确的表态。
这个时候你应该说:“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果和公司全局有矛盾,您就以全局为出发点。”
这样一来老板必会认为你通情达理,两人之间将达成一种默契,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3)老板的推诿
有的老板喜欢当你的面说“好”,但是马上便推出更高一层领导来,此时你要清楚,这个“好”字的意味。
对自己不做表态,却一味推卸责任的老板,要特别注意领会他话中的含义。他表面上对职员的意见很了解,其实并非如此,只有到不说不行时,才会以“我不是和你说过吗”作为借口。这种老板是不值得依赖的,必须特别留意。
7.说服别人的关键在于耐心
如果你的观点是对的,一时说不服人家,你很可能会犯过分心急的毛病。当然,如果人家听了你的说服的话,立刻点头叫好,改弦易辙,并称赞你“一言惊醒梦中人。”这自然是最妙不过的。实际上,这样情况并不多见。别人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对方改变看法也决非一日之功。相反,即使他当时表示了心悦诚服,你还要让他回去好好考虑。因为积习难改,当面服了,回去细想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如果真是如此,千万不能指责对方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正确的做法第一要耐心,第二要耐心,第三还是要耐心。
当你不能说服对方的时候,甚至被人抢白一顿后,不要生对方的气,更不能生自己的气。“算了,管这闲事干什么?”这种想法是不应该有的。
你要有长期做说服工作的准备。对于“成见”这座山,今天挖一个角,明天铲一块土。
逐步解释一些细节和要点,日积月累,“成见”就会渐渐消除了。
你还应当扩大你的阵线。有时候,别人不难被你说服,但他身后存在着庞大的力量,被人怂恿几句,思想又有波动,所以,你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有鉴于此,你应当从各方面增加自己的力量。如你可以给对方介绍一些有益的书籍,看一部好电影,也可以找一些与你见解相同的人一起帮你做说服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但从各侧面帮助对方,而且对你也是一个促进,因为你也从多侧面的工作中提高了自己。
说服与批评之间,既有相似相通之处,又有相异相悖之处。这是两个有部分外延交叉重叠的概念。
说服与批评,都有对人施加思想影响,从心理上征服人的意图。批评常辅以说服,批评离不开说服;说服有时也带有批评,但说服不一定都带批评。如推销产品时,一般都是向对方大讲好话,极少有批评顾客、买方的。被批评者,一般都有缺点、错误。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对方改正。说服人接受你的主张,总要或多或少能给对方带来一定的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好处。说服的过程,就是宣传这种好处,令对方信服。被说服者不一定有什么缺点、错误,他放弃的主张与接受你宣传的主张,不一定有正误之分,可能只有全面、完美的程度之别。
批评的态度较严肃或严厉,说话的语气也较重、较强硬;说服的态度较温和,说服的语气也较轻、较委婉。批评的话语,贬义词多于褒义词、否定词多于肯定词。说服的话语,褒贬皆可;根据说服的对象与内容的不同,有时褒多于贬,有时贬多于褒。如果进一步仔细分类,说服还可以再分为批评性说服与赞美性说服两类。接受批评,可能会属于自觉自愿,也可能多少带点勉强。接受说服,完全是自觉自愿,不带任何勉强。
民主空气浓厚,解决矛盾纠纷、统一思想认识时,说服多于批评,协商多于命令,其结果是人际关系和谐,人心团结向上,社交往来活跃。反之,则人际关系紧张,人心貌合神离,社交生活沉寂。虽然说服与批评皆不可少,但我们希望在一切社交场合,说服多一些,批评少一些。遇有矛盾分歧,尽可能多采用说服手段。
8.向上司提异议的原则
帕特丽夏·科克女士是马萨诸塞州智囊团的成员,她工作精干而颇有建树,但始终没有被提升。终于在某一天,她为这事与上司争了起来。
“在争论中,我们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这位女士后来回忆说:“然而这场唇枪舌战之后不久,我就不得不离开了那家公司。”
非常遗憾,科克没有遵守同上司打交道的基本规则:没有把握取胜,别轻易向头儿开战。不过这并不意味应当尽量避免与上级冲突。对一位不甘寂寞的下属来说,至关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见解恰到好处地向上司表明。而避免矛盾,只能暂时奏效,如长此以往,下属吃不香睡不甜,人格受贬,上司则耳不聪目不明,指挥无当。
如何才能做到既提出异议,而又不冒犯上司呢?以下几条规则也许对一些欲言又止的雇员们有些参考价值。
一是选择时机。
在找上级阐明自己不同见解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
即使这位上司没有秘书也不要紧,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就行了。当上司进入工作最后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离他远些;中饭之前以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
二是先消了气再去。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提意见,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你应当使自己心平气和,尽管你长期以来已积聚了许多不满情绪,也不能一古脑儿抖落出来,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因为在雇主的眼里,一个对企业持有怀疑态度,充满成见的雇员,是无论如何无法使他重鼓干劲的,这个雇员也就只能另寻出路了。
三是鲜明地阐明争论点。
当雇主和他的下属都不清楚对方的观点时,争论往往会陷入僵局,因此雇员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必须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能让上级一目了然。
在纽约市财政部门任职的一名科长克莱尔·塔拉内卡很少与上级有摩擦,但并不是说她对上司百依百顺,她会把自己的不同意见清楚明了地写在纸上请上司看。“这样能使问题的焦点集中,有利于上司去思考,也能让上司有点回旋的余地。”她说。
四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常说来,你所考虑到的事情,你的上级早已考虑过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
五是站在领导的立场上。
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重要的是你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你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地位看问题、想问题,做他的忠实合伙者,上级自然而然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有助你完成自己的目标。
9.给上司提建议的技巧
一是让上级在多项建议中做出选择。
让上级在多项建议中做出选择,会使上级感到非常舒服,是一种高明的提建议技巧。
对国外出生的学究式人物亨利·基辛格来说,他在美国政府中的生涯可谓壮丽辉煌。他第一次崭露头角引起国民注意是作为已故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当时洛克菲勒竭力向理查得·尼克松推荐基辛格,终使基辛格后来成了美国的国务卿。继尼克松之后,杰拉尔德·福特接任总统,他上任后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还有罗纳德·里根,虽然他被迫向极右支持者们许下诺言,他将不会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然而他经常要求基辛格的帮助。
与总统或将成为总统的人打交道,基辛格喜欢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他们做各种选择。至少在重要问题上,他努力向他们提供许多可能性以便他们选择,而不是提出一个特定的政策或是特定的行动方针。
基辛格总是精心地列举各种可能性。他列出每个可行的方案并且认真地写下它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他绝对禁止自己只推荐其中的任何一个。
从上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它综合反映了许多以前曾经提出过的观点。当然,这种方法不只局限于广阔的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外交活动场所,在处理相当细微的琐事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地使用它。总之,你是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
为了看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假设你正在为一家小公司处理雇员关系。这家公司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订货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公司实际上已增加了劳动力,因而,曾一度宽敞的公司停车场现已变得拥挤不堪。雇员们为了有限的停车场开始激烈地争夺,而且,所用言语刻毒,就在今天早晨,两个雇员为争夺停车场发生口角,导致动手打架。
你觉得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上级的重视,因为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解决方法,都超出了你的职责范围。但你要列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把这件事情往上级身上一推了事;
或者提出一个拟定好的方法劝他采纳。这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大致包括:扩大停车场,租车在停车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之间接送工人,停车收费并把这盈利作为雇员的娱乐基金,组织汽车联营等等。所有这些方案各有利弊,拟定方案时,你要仔细但简要地说明这些利弊。当你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上级注意的时候,就可以提交这个方案。
这种方法也的确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利因素。显而易见,这会花费一些时间和许多精力。
有些问题根本不值得花费那么大的力气,还有些问题只能提供一个可行方案。而且,下属总倾向于罗列他自己喜欢的方案,上级感到这一点时,就会失去对下属的信任感。
尽管有这些潜在的缺点,这种方法仍有其真正的魅力。它让上级就问题做出最后的决策,从而使其发挥作为上级应起的作用。而且很清楚,这种方法能促使下属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这样的结果对上下级都是有利的。
二是把自己的建议变成别人的建议。
把自己的建议变成别人的建议是劝说别人的最高技巧。
当威尔逊做总统时,在他的顾问班子中间,惟有霍士最得其信任。别人的意见,他常常很少采用,或是根本不采用,而霍士却屡屡进言得以被采纳,后来霍士做了威尔逊的副总统。霍士自述说:“我认识总统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的最好办法,我先把计划偶然地透露给他,使他自己感到兴趣。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我有一次去谒见总统,向他提出一个政治方案,可是他对此表示反对。但是几天之后,在一次筵席上,我很吃惊地听到他将我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意见发表了。”
霍士不但使威尔逊自信这种思想是自己的,后来他还牺牲了自己许多伟大的计划,让给威尔逊来获得民众的拥戴。
那么,霍士怎样把计划移植到威尔逊心中呢?他常常走进总统办公室,以一种请教的口吻提出建议:“总统先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您不觉得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妥吗……我们是不是这样……”就这样,霍士把自己的思想不露痕迹地灌入威尔逊的大脑,使他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些计划,加以完善并付诸实施。
10.巧妙拒绝领导委托的某些事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善加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然后再作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这种人的心似乎太软。纵使是很照顾自己的领导,委托你办事,但自觉实在是做不到,你就应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这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否则,你就会误大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领导委托你的事不便拒绝,或因拒绝了领导会不悦,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很艰难。这种因畏惧领导报复而勉强答应,答应后又感到懊悔时,就太迟了。
领导所说的话有违道理,你可以断然地驳斥,这才是保护自己之道。假使领导欲强迫你接受无理的难题,这种领导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尽管部下是隶属于领导,但部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都不分善恶是非都服从。部下并不是奴隶。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确实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来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始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上司接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①触类相喻,委婉说“不。”
当领导提出一件让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时,可能会让领导损失颜面。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领导自觉问题的难度,而自动放弃这个要求。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的爷爷作为秦朝的宰相,遇到了皇帝的不可能做到的请求,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拒绝。甘罗作为一个孩童,能如此得体地拒绝秦王,并让秦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无理请求,实在是大出人们的预料。也正因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叹服。以后,秦王又封甘罗为上卿。现在我们俗传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说正是甘罗的那次智慧的拒绝,才使秦王越来越看重他的。
②佯装尽力,不了了之
当上司提出某种要求而属下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属下已尽全力的错觉,让上司自动放弃其要求,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当上司提出不能满足的要求后,就可采取下列步骤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立即报告他。”又过几天,再告诉上司:“您的要求我已转告×××了,他答应在公司会议上认真地讨论。”尽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会给上司留下好感,因为你已造成“尽力而做”的假象,上司也就不会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音,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的问题,反感、不满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满足上司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样子,对方就不会抱怨,甚至会对你心存感激,主动撤回已让你为难的要求。
③利用集团掩饰自己说“不。”
例如,你被上司要求做某一件事时,其实很想拒绝,可是又说不出来,这时候,你不妨拜托其他二位同事,和你一起到上司那里去,这并非所谓的三人战术,而是依靠集团替你作掩护来说“不”。
首先,商量好谁是赞成的那一方,谁是反对的那一方,然后在上司面前争论。等到争论过一会儿后,你再出面轻轻地说:“原来如此,那可能太牵强了”,而靠向反对的那一方。
这样一来,你可以不必直接向上司说“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方法会给人“你们是经过激烈讨论后,绞尽脑汁才下结论”的印象,而包含上司在内的全体人士,都不会有哪一方受到伤害的感觉,从而上司会很自然地自动放弃对你的命令。
11.不可随意和上级开玩笑
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一天,纪晓岚起得很早,从长安门进宫,等了很久,还不见皇上到来,他就对同来侍读的人开玩笑说:
“老头儿怎么还不来?”
话音刚落,只见乾隆已到了跟前。因为他今天没有带随从人员,又是穿着便服,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皇上听见了纪晓岚的话,很不高兴,就大声质问:
“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身冷汗。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跪在地上说:
“万寿无疆叫作‘老’,顶天立地叫作‘头’,父天母地叫作‘儿’。”
乾隆听了这个恭维自己的解释,就转怒为喜,不再追究了。
在不协调和次协调交际中,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口才,随机应变,可以化解矛盾,帮助交际者走出困境。纪晓岚正是成功地运用曲意直解,将对乾隆有不尊性质的“老头儿。”
三字,巧释为“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这样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变辱为恭。
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类似纪晓岚的尴尬,自然也需要适当的方法予以弥补。
王科长下午要主持一个大型的企划会议,需要准备一些资料。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小陈去办,由于小陈处理这类事很有经验,没多久就把资料交给科长了。
王科长翻阅着资料并慎重地问:
“这件事上面的人很重视,资料内的数字,你是不是都详细校对过?”
不料小陈却好像满不在乎地嘻笑着说:
“大概不会错吧?”小陈的话说完,就见王科长把资料重重地往桌上一丢,并怒气冲冲地说:
“你是在干什么?怎么可以说‘大概’呢?”
小陈觉得有些委屈,心想:“开个玩笑也不行呀?”
明明是一句玩笑话,对方却信以为真,结果就造成说者不快、听者生气的后果。这种情形的发生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种:
(1)以对方用心思考、重视的事开玩笑。
小陈的事例就是这种情形。王科长命令小陈替他准备资料,是以一种一丝不苟的心情,而陈却嘻皮笑脸,毫不在乎。所以,王科长会动气发怒。
(2)个性耿直的人经常会把别人的玩笑话当真。
(3)对方有心事,没有心情听玩笑话。
由于焦躁不安、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等因素,也会使一个正常人的精神或肉体陷入紧绷状态,而听不下任何玩笑话。
另外,有强烈自卑感和被害者意识的人,也是开不得玩笑的。
如此一来,或许你会怀疑:“那么,玩笑话是说不得了吗?”其实也不尽然。一般而言,玩笑话大多具有使工作场所变得活泼,化解呆板气氛的功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看准当时对方的心情罢了!
那么,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以后,该怎么弥补呢?比如上面小陈的例子,既然上级已经生气了,如果他也默不做声,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
在情况的势头不对时,小陈应该把语气一转,用严肃和充满自信的口气说:
“科长您放心,这些资料绝不会有问题的。”
科长可能会问:“那么,你刚才为什么说‘大概’呢?”
“对不起,不过,请检查这些资料看看,一定不会有错的!”小陈说话时除了语气要有自信外,还要面带一点微笑,听了小陈的补充说明和看到他的态度后,王科长的心情和语气应该会缓和下来。
通常朋友间的谈话较不必拘小节,即使夹杂些讽刺性的话或略带调侃时,彼此也会不以为意。当然,想借此机会引人注目或出出风头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不论本意如何,适度地收敛这种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工作场所更应该多加注意。因为在工作场合自我意识较强,彼此间也难免有利害关系,哪怕只是一句无意的调侃之词,有时也会造成不愉快的芥蒂。因此,身为一个公司的职员,在人际关系的运用方面,至少要懂得言词分寸,尽可能避免说出令人厌恶的不当言词,倘若只是为了营造欢愉、热闹的气氛而刻意制造幽默,却弄巧成拙地让人生气,也是相当得不偿失的。
12.学会和领导应酬
有些人常认为自己“不擅应酬”,意思是不愿意或不太懂应对之辞,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大喜欢交朋友。比如说,你今天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不免要和周围的同事们略作应酬,作个自我介绍,简单地说,“我叫××,请多指教。”但你最好是说:“我是今天刚来上班的××,在会计室管出纳,以后请多指教。”因为说明你来干什么工作很重要。不过,如果你说:“我是某大学会计系毕业,曾在某单位当过会计主任……”这样就变成过分了。凡是良好的应酬,都应避免自大、分辩和太多的解释。例如,你今早上班迟到了,于是你向领导解释迟到的原因,你说:“今早中山北路发生车祸,汽车被阻塞,我只好半途下车去找出租车,但出租车都被别人拦走,等了好久才找到一部……”车祸、阻塞、出租车都是原因,而迟到却是结果,你的上司一定不耐烦听这些解释。下面有两个答案,你看哪一个比较好吧。
①今天乘公共汽车出了毛病,所以迟到了,非常对不起。
②今天迟到了,非常对不起,因为公共汽车半途出了毛病。
上面两句说明,原因与结果互相倒置,听起来一样令人舒服,但大多数场合,原因与结果哪一个排在前面,关系极大。利用“迟到”作为你的应酬技术的试金石,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见分晓。
应酬不是愚弄,不是欺骗,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和高尚的艺术。
有人认为应酬是诚意对诚意的问题,和技术无关。这种见解不一定全对,因为即使你有诚意,怎样才能把诚意传达给对方呢?这确实需要技术了。
比如,领导把部下叫来说:“请你今天把这些工作干完,好吗?”部下望着那小山般的公文,摇摇头说:“这么多,叫我怎能当天干完?”
这样的应答,真是太不合格了。公文虽然堆积如山,也可能很快可以办完,或者你还有办不妥的理由,不过当你说“今天无论如何也干不完”时,假如上司说:“什么?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要我办给你看看吗?”到这种地步,彼此就都很难收场了。
自然,作为一个上司,用上面的话去驳斥部下,也是愚蠢莫及的,因为他大可改为“你试试看,好吗?”
在下属的一方,如果答复时改为“很好,我尽量办着看看”时,情形便不同。因为你只是“尽量”而不是“保证”,实际你还没有干过,也没有理由肯定答复。你可以设法快去做,到下班时还干不完,便可回报“还没干完”,这时上司看到,也就不以为然了。因为上司的自尊心被维护了,你所得到的无非是两种回答:
①确实太多了,明天再干吧。
②我叫××来帮你。
13.适当地赞美上司的优点长处
我们要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这种赞美必须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阿谀逢迎而故意夸大的虚假的赞美。交友时,说话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一条,对于朋友间的和谐大有裨益。
《论语》上说:“人告之以过则喜。”实际上,这恐怕只有子路孔子等大圣人才有如此雅量,一般情况下,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大家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真正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却并不多。所以说话时应当灵活,不妨适当说些恭维话。
或许,大家都以为恭维人乃是小人所为,大丈夫光明磊落,行正身直。事实上,我们都应该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是枪炮或毒药可以杀死无辜的百姓,也可造福百姓,这就要看是谁在利用了,而不是它们本身有什么不好。正如鸦片会使人丧命,是因为贩毒者利用了它,而在药店里,鸦片则又可成为很好的麻醉剂和镇定剂,可以用它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承认,恭维作为一种说话的方式,我们有权使用,而且如果我们用得恰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恭维话并不是随便恭维,要注意对象和内容。任何人都在心底有一种希望,年轻人的希望是他自己,老年人则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当然希望自己前途无量,宏图大展,所以恭维时便须点出几条,证明他是有潜力的。而老年人自知年老力衰,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他们只希望后辈人能超过自己,创出更好的前程。所以,对老年人恭维时,不妨将着眼点放到他们的晚辈人身上,并将老年人与其晚辈比较,指出后辈的长处。这样抑老扬少的做法,不但不会引起老人的反感,相反他会很高兴。
对于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恭维也应有所区别。对待商人,如果恭维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显然不行;而对文化人说他如何财源广进,财运亨通更是不妥;对于官吏,你若说他生财有道,他定以为你是骂他贪污受贿,搜刮百姓。因此要注意区别,同时也还要注意掌握好恭维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