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也得以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重要农产品出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创新的差距还十分显著,存在许多问题。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予以高度重视,其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科技投人比例越来越大、加工技术与设备水平越来越高、资源利用越来越合理、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产业化经营能力越来越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工能力薄弱,如玉米加工量仅占其总产量的8%,肉禽类为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加工技术水平低,如工艺与设备落后、机电一体化水平低等;第三,产品单一、质量差、档次低,整体水平仍以初(粗)加工为主;第四,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第五,产品标准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呈现出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相对过剩,农民收人水平相对偏低且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人增速减缓,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有密切关系。国外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加工型农产品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自身的收人弹性,开拓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而且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普通的马铃薯为例,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粉条可增值80%;加工成麦当劳餐店的薯条,可增值巧倍;加工成环糊精,可增值20倍,高的可达30倍。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都在90%以上,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2倍以上,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一般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6一8倍,而中国上述3个指标分别是30%,80%和5%左右。目前,中国许多农产品表面看来供过于求,实际上是加工能力和水平太低,也就是说,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水平很低,制约了产品的加工增值,制约了产品的应用和市场的扩大。纵观上述影响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科技开发和储备不足
建国以来,国家对农产品加工科技研究一直重视不够,投入很少,科研条件较差,欠账较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人员为自身生存,多进行低水平的产品开发,与国际研究水平难以接轨,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科技所面临的间题之一。世界发达国家均将农产品加工业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支持比较大,一般是产前、产中为30%,产后70%,分为基础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应用研究、商业化研究(即推广应用)3个层次,前2个层次主要依赖于大学和科研院所,商业化研究一般与企业合作。如美国政府在农业总投人中,用于产前及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0%,而70%的资金都用于产后加工环节,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美国每年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制经费在1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农业科技投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2%,其中用于农产品加工的研究经费更是少得可怜,直到“九五”规划末,农产品加工才正式列人国家的有关科技计划,但是经费额度甚低,这与世界平均1%、发达国家2%相比,差距非常大,产后加工方面的科技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近两年来,国家开始增加了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科技投人,但因为过度强调产业化,造成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不足,出现了科研项目雷同、层次不清的现象。企业技术创新也缺乏政策扶持,与农产品加_工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质量的原料和生产过程中可靠的质量控制,高质量原料和可靠的质量控制需要标准和法规来规范。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行业的标准,在体系结构层次和具体内容方面日渐显出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由于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越来越细,定量越来越准确,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欧盟2002年提高了对进口花生及其制品的标准,把进口花生原料和花生制品中黄曲霉素限量分别由20x10-9和lox10-9统一降至4x 10一’。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缓慢,质检机构数量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从事高精尖检测机构和综合类检测机构较少,检测手段仍十分落后,检测能力弱,检测速度慢,检测的试验环境条件差,检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无法实施有效、快捷和准确的检测,使质量监督难以进行。
(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
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副产品,例如果品加工的果皮、果核,禽畜的内脏、毛、血,淀粉加工的废水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副产品转化成饲料或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了“零排放”。如可以从玉米芯、果皮、果籽和果渣中提取膳食纤维、香精油、果胶物质、色素等。美国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榨取32%的食油和44%的蛋白质,利用葡萄皮渣提取葡萄红色素,从橘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或柠檬酸,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许多都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废物丢掉,不但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不少企业没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人江河之中,造成严重污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把解决“三废”的问题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
(四)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企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差,主要表现除在管理人员素质与经验、管理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外,在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控制、研发条件、科研开发投人、知识产权拥有的数量、员工培训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差距更大。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上的资金投人一般为其销售额的10%左右,如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每年投人的研究开发经费超过其销售额的10%,1998年研发经费超过40亿英镑。在我国,即使投人最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如冠生园集团,其研发经费也仅占其销售额0.9%,年投人不足5000万元。我国不少企业每年可以将上亿元资金投人在广告上,但却不舍得武装实验室,不舍得资助科研开发和引进科技人才。多数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谓“科技投人”或“高科技驱动”等,多是从国外进口设备,而不是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如不能抓紧解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其产品的“先手”优势将很快荡然无存,最终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五)技术装备重复进口,消化创新不足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一个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引进高潮,其历时之长、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19%年的统计数字可表明其程度和规模,当年食品机械进口达到全国食品机械总投资的50%以上。截止到19%年,仅火腿生产线就进口600余条、西式灌肠生产线100余条、电阻焊生产线100余条、苹果浓缩汁生产线50余条、利乐包装机近400台、方便面生产线100余条,仅汇源公司一家就进口果汁灌装生产线20多条,双汇集团进口生产线130多条。另外,畜禽屠宰、面包、油脂加工、牛奶、面粉、碾米、糖果、淀粉等农产品加工领域都引进了大量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体技术与装备。
回顾20年来的技术与装备的引进历程,前期引进相对比较有序,而且消化吸收工作做得较好,比如环行套管式超高温杀菌机、方便面生产线、屠宰生产线等,但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消化吸收工作做得很少,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装备开发及制造水平的提高速度缓慢,与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正如一家日本报纸文章写的那样,“过去不敢将好技术和设备卖给中国,但长时间观察发现,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卖给中国技术和设备,因为目前中国几乎没人考虑消化吸收这些技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开发潜力最大的大国,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如果在技术上长期依赖于从国外进口而不能在主要技术和设备方面做到消化创新、自主开发和生产,那么,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将是不划算的和危险的。
第二节 发 展 目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要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心,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科技为技术支撑、产业与科技发展并举的发展新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解决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把发展的重点定位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化项目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柱、以科研为基础”的原则,不断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坚持集成创新和强化协调原则,调动全国科技资源,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集成已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加强国内外有关农产品加工重大计划项目的相互支撑和有机衔接。强化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大学等多单位参与,强强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强化部门间协作,实现优势科技与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坚持“不断提高农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性开发”的原则,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并积极地应对加人WTO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农业部颁布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2002年7月29日)提出:“到2005年,农产品加工的一次转化率要达到55%,二次以上深加工达到35%以上,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产值比重和农产品加工品的结构和质量要得到明显提高。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及产品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后,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着重提高加工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结构,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宗农产品加工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工程,农产品加工业要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与加工企业成龙配套的科研开发能力,形成符合我国产业层次和消费水平的农产品加工的科研体系,制(修)订一批加工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与科技的全面发展,本着“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将以“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奶业发展”3个重大专项的实施为重点。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科技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指导思想是: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解决影响加工业发展的紧迫技术问题入手,全面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缩小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农产品加工科技体制创新工作要从改革适合于加工使用的良种繁育推广和科研开发的机制方面,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主攻良种、新产品和加工装备3个方面,加快培育推广专用、优质的品种,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水平的发展步伐。为此,要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和教学部门的力量,明确近期和长远重点攻关的项目,正确分析现有的基础,抓好力量的组装,合理整合有关方面的力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许多加工品种不适应要求、装备水平对国外产品依赖性比较强、科研生产加工连接不够密切的问题。
第四节 科技创新体制建设
(1)制定和鼓励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建立科技开发中心的政策。争取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新产品开发费用的提取达到营业收入3%-5%,尽快形成上述9大产业带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2)制定和完善有关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联合与合作,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争取国家每年能够安排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研究。加强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原料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以及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快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传播与运用,缩短科学实验、科研成果以及理论探讨、试验研究、产品开发、产品中试到转化为商品及产业化的周期。
(3)继续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示范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开发条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管理、人才和技术,争取将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示范区域内的农产品加工的示范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的骨干力量。
(4)做好农产品加工的工程化体系建设。在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区域内,利用现有国家专业工程中心的集成、协作、配套条件,实现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工程化、系列化和产业化。加强农产品加工共性通用高新技术设备的开发应用,如节能干燥(包括谷物烘干、牧草烘干、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等)设备、杀菌(包括微波杀菌、超高压杀菌等)装置、农产品无损检测设备、农产品加工前处理(如分级、清洗、整理等)设备、农产品贮运保鲜及包装机械等。利用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形成各类成套生产线。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自动化水平,缩小与国外设备的差距。加强高效、节能、可靠、智能化的单机及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基础技术、基础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单元操作的研究与开发,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重视“三废”治理,研究开发环保设备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装备,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环节。
(5)争取建立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项目的实施。
(6)做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推广工作。
在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区域内,从2002年起到2005年,每年抓好20项农产品加工系列化配套的关键技术推广工作。
对有关示范基地的县级技术推广站,通过配套必要的检测、分析、交通和通信手段、进行人员培训等方式,建设成为示范项目的技术推广中心。其工作职责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当地土壤、气候和原料品质进行分析,指导农民正确的种养技术,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各地推广中心可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和加工用途,按照“质量、产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选定区域内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积极引进示范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积极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原料生产科技含量和效益。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和扶持县级推广中心成为农户、科研单位和加工企业之间连接的桥梁。
鼓励技术持有单位通过直接开发或技术人股、转让等方式,实现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商品化。
(7)抓好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在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区域内,大力发展和注重原料基地建设和生态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适宜加工的原料,减少产后损失、保证加工品质、提高加工效益、增加农民就业和农民收人。通过发展与农产品加工相配套的专门原料生产基地,促进示范项目区域内的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产业链形成,扶持一批与示范项目区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8)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信息体系建设,在农业部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内,建立专业网站,吸引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上网,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互联网络和电视传媒、报纸等发布信息,以开放共享的形式,做好市场开拓、技术信息、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人员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通过组建各类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协会,来强化对加工企业的技术、信息、贸易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企业间的合作;进行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应对贸易中出现的各种纠纷问题。
第五节 科技创新的技术建设
我国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创新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条件相对较差,今后,国家应在这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尽快缩小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本项目拟在9大产业带实施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过程中,重点发展以下农产品加工的技术。
(1)加强粮油、果蔬、肉制品等大宗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针对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品种结构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重点开展粮油、果蔬、肉制品等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攻克80一100项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15-20个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市场占有率达15%-20%的名牌产品,建立25一35条农产品深加工示范生产线,获得50一8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扶持和培育10一15个整体水平处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乳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针对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乳业发展对高新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围绕乳品加工与质量监测,以及奶牛良种快速繁育、奶牛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奶牛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奶牛疫病防治等制约原料奶生产数量及质量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攻克3一5项乳制品加工高新技术,开发15-20种新型乳加工制品。在我国“三北”及大城市郊区等我国乳业重点发展地区,建立8一10个核心示范区,以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大规模开展乳业现代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及产业化示范。通过辐射带动,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20个乳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区,推动全国乳业的决速发展。
(3)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人世后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通过项目实施,建立400-500项检测方法,研制出30-40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培育10-20个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建立5一10个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区。并初步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满足对食品安全保障和食品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4)加强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的研究与示范。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际不接轨,以及缺乏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问题,开展技术标准战略、重点领域技术标准及检测手段的研究。借鉴国外推行GMP,HACCP,ISO9000族系质量管理规范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粮油产品、果蔬产品、肉制品、乳制品等主要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并建立产业化示范样板,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六节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对策
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的条件下,怎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要求来推动科技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呢?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所以,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的强大动力。
(二)确定科技创新重点
《纲要》明确指出,“十五”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是:①要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②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装备制造、节水节能、纺织品后整理等方面的技术上取得进展,加快高科技向传统产业渗透。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根据《纲要》精神,各产业要以“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为原则,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三)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深化企业改革,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一方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大力发展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使它们具有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做好以下主要工作:①明晰产权,激励创新。也就是要承认知识产权,允许创新者依此参与生产和分配,否则将不利于科技创新。②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创新的动机、方向、速度、规模以及效率。③倡导“为用户设计产品”的创新理念。产品设计是企业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项产品设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供给者、用户、创造能力、成本、时间、管理、可用性及营销能力等。只有协调好上述因素,企业才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市场份额。④警惕新技术应用的风险。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可能会在企业组织内部产生“利益冲突”,也可能出现人一机,机一机的“交流”障碍或低效率。克服这些风险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全员学习和培训。
要特别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能够将科学和发明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进人良性发展周期。现在,我国还缺少一大批企业家,为此,需要为企业家的发育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四)发挥政府职能,制订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
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以及创新风险的存在,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投资的热情,在相关制度安排尚不甚完善的条件下,将会出现“创新投资不足”的现象,这与完全竞争条件的后果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很难保证创新者对创新利润的独占。作为社会计划者的政府,为实现“创新最大化”,以及考虑到创新知识“公共物品”属性或“溢出效应”,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基础研究与开发以及私人部门的创新投资。结合国外经验,政府可以制订如下科技创新政策:①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②税收政策:包括允许将R&;;amp;D支出在税前勾销,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等。③专利政策。④实施阶段性政府采购政策。⑤其他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等。
(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投融资体系
(1)国家要加大科技投人力度,使R&;;amp;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幅,使我国R&;;amp;D经费与GDP之比由1999年的0.83%逐渐提高到1.5%-2%的水平。
(2)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使企业R&;;amp;D经费支出比例超过政府的R&;;amp;D投资比例。
(3)要积极拓展R&;;amp;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考虑到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发达,可以采取“政府+企业+其他”的模式,当创业版股票市场建立和完善之后,政府从中逐渐退出。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例,在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的初期,可以先建立国家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基金,由国家科技财政拨款和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资金等构成;采取契约式经营方式;当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后,国家投资部分要适时退出,风险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运作,并积极吸收其他各种类型基金,扩大基金来源和规模。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促进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如提供信息服务和信用担保、加强风险投资的制度建设等。
(六)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全球化的溢出效应
(1)要以市场一技术为基础,培养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重量级”企业集团,以充分发挥其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产业升级,并牵引周围配套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生产结构,从而建立起一种较为合理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要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类型企业的存在,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创新源,而且也能为大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硅谷大批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力地支撑着Microsoft等大型公司的发展。
(2)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跨国公司,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85%以上的技术开发能力,世界范围的技术流动主要通过跨国公司来完成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特点随国家或地区以及产业不同而异,一方面这些公司从东道国的技术资产中获益匪浅;另一方面东道国也可以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一子公司的技术流动中分享溢出效应,当然,这种溢出效应也因国家、产业不同而存在差异。对于东道国而言,能否从中受益,关键取决于本地的创新体系是否完备,如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能力如何、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以及教育和培训系统如何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除此之外,更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因为只有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业才能从跨国公司的技术活动中获得溢出效应。
(七)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1)增加教育投资,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在保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这是保证科技创新有不竭动力的关键。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二战之后迅速复苏,并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成功地推行“市场推动型技术创新”模式,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才使得“提高生产力的努力和技术革新灵活对应成为可能,支持了经济发展”。
(2)采取多种措施开发人才资源,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当前,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引智”工程。这些工作包括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等等。
此外,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大学兴建科技园,将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结合起来,等等,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面临人世后的中国现代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针对大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乡镇企业或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多数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国内外产业技术进步因素的分析证明了:食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进步,关键在于发动科技人员和全体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激发群众性创新活力,才是夺取企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第七节 适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技法
创造技术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有了几千种创新方法。本节举例介绍由我国著名创造J性技法著名专家许国泰先生发明的、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技法—信息交合分析方法。
该方法应用步骤可分为以下5步:
(1)确定研究中心议题 比如某单位在承担国家营养食品的开发课题的研究实践中,运用信息交合分析法,以引进国外的某种产品作为核心议题。
(2)设坐标线 把中心议题有关的相关信息类别按议题(比如某种加工农产品)分成不同坐标线,在选择强化营养的食品载体、强化技术、保健类型、包装方法形状、风味特色和专门用途方面分设7个(多维的)坐标轴。
(3)注坐标点 在各个信息坐标线上,标注坐标点。在每一条坐标轴上设置考虑到的若干个坐标点(因素种类)。
(4)交合分析 在坐标系内,任意选取不同的坐标、层次、数目的信息进行组合,再进一步对各方案分析,研究其可能性与利弊,找到几个或几十个理想组合。采用列表法将这7条坐标上的坐标点进行组合,可以获得成千上万种配方和工艺的组合。然后,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行业技术前沿情况,进行反复思考和多次选择,形成了几十个系列的开发方案。
(5)经过实验和开发,形成新的食品系列 经过3年来的研究,设计出了“亚麻子食品开发魔球图”,现已在日常餐桌主食等系列中成功地开发出了一批强化亚麻子的新概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