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75

第75章 百病不如一防

人在生了病之后,当然就要去看病,在看病的过程中不免会吃药、打针,这也只不过是针对感冒、发烧、腹泻之类的小病,如果是一些严重的病症,比如心脑血管、糖尿病,或是癌症,那可就不只是吃药、打针这么简单了。这些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有着非常麻烦的程序,而且,一旦患上了这些病,那么以后的日子恐怕就得永远和药物打交道了。

俗话说得好:“百病不如一防。”“大水不到先垒坝,疾病没来早预防。”《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上的观点,喻示人们平时应该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的朱丹溪也认为:“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

人活在世上,完全不生病是不可能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然而,现代医学也充分认识到,人体的大多数疾病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良习惯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抽烟可引起肺癌,酗酒可致肝硬化);饮食不当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高脂饮食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缺乏运动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久立伤骨,久卧伤气);心理失衡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郁郁寡欢易得抑郁症)。

为了未病先防,拒疾病于千里之外,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让机体始终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防病于末然是最科学的养生之道。那么,怎样才能防病于未然呢?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调养精神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

2健身锻炼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即指经常锻炼身体,可防病并能延年益寿,如中国传统健身运动中的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太极拳、武术等。

3营养调配

在防治某些疾病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饮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在高热时,多饮清凉饮料或食用些瓜果汁,以清热生津;在感冒后,宜进食热粥以助于发汗;在水肿时,宜食赤小豆等以利水消肿。

4调节生活

我们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规律,对饮食、起居、劳逸、性生活等,应有适当安排和节制,不可过度操劳,更不可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

在一年之中,冬天是疾病的多发季。冬天气候寒冷,很容易使人感受外邪、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在冬季,我们一定要提前作好预防疾病的准备,以防疾病上身。在冬季,我们可以这样做:

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肌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1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坚持用冷水洗脸。用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的目的。

床头常放柑橘或薄荷油。柑橘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橘,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橘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它们来做枕头的枕芯,人睡在上面,能使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另外,当发现自己患有疾病时,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有效的措施,早一刻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还要注意疾病痊愈后的预防和复发,巩固疗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防病于末然。

相关链接预防疾病的几个小常识

人为什么会生病?一些人为什么又会留下一些病根?这和没有学会保护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是三个预防生病的小常识,仅供参考:

1勿过食冷饮经常过食冷饮,会损伤到肺。另外,有的人喝酒后常会感觉很热,所以就爱要杯冰水喝。殊不知,这样做会使人体的精血受伤,出现手颤、手抖等症状。

2泡温泉要掌握好度适度地泡温泉可以减缓压力,治疗失眠症,但泡温泉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冬天不要泡太多的温泉,没病的人更不要泡过多的温泉。这是因为冬天人的气机全都内收在里面,如果老泡温泉,皮肤腠理就会过分开泄,会把气机都生生地调出来,损伤身体的阳气。

3喝阴阳水对人体最好

到底喝什么水更养生呢?中医认为,喝阴阳水对人体最好。把头天晚上煮沸的水晾凉,经过一晚,第二天喝时加点热水进去就是阴阳水。因为热水是阳性的,而夜主阴气,水晾凉经过一夜就偏阴性了,喝时再兑点热水进去就成阴阳水。中医认为,阴阳水可调理中焦脾胃,帮助人体消化食物,治疗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