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03

第3章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人们对萝卜和生姜的赞誉,这种赞誉不为过。

1冬吃萝卜萝卜营养成分丰富,被人们奉为日常蔬菜之上品。谚语有云:“三天不吃萝卜汤,两腿腰部酥汪汪(膝部腰部疲软无力)。”萝卜是人们冬季经常食用的蔬菜。每100克萝卜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食物纤维06克,糖类4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维生素E1毫克,维生素C18毫克,钾178毫克,钠60毫克,钙56毫克,铁03毫克,锌013毫克,磷34微克,此外还有淀粉酶和氧化酶等人所需的成分。常吃萝卜对人体有益。

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带辛辣味。现代研究认为,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功效。《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所以,萝卜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萝卜晚秋初冬开始拔收,可做菜,做汤,也可以生食。冬季人们习惯进补而日常少动,体内易生热生痰,特别是中老年人表现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在进餐时选择萝卜,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因为萝卜属土,按中医五行之说居中,利脾胃,益中气。所以,冬季服食萝卜可以预防疾病,利于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萝卜不适合脾胃虚弱者,如大便稀者,应减少食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参类滋补药时忌食本品,以免影响疗效。有营养学家指出:食用萝卜后,不宜马上吃富含类黄酮的物质及含有大量植物色素的食物,如苹果、梨、杨梅、柑橘等,尤其是在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或已患甲状腺肿的人群。这是因为,摄食萝卜后,能产生阻止甲状腺摄取碘、抑制甲状腺形成的物质——硫氰酸。

2夏吃姜

生姜的营养价值很丰富,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4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85克,粗纤维1克,灰分14克,钙20毫克,磷45毫克,铁7毫克,胡萝卜素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还含有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成分。

生姜是颇有名气的调味品,它能将自身的辛辣、芳香渗入菜肴中,无论是鱼、肉、蛋、青菜,只要有少许姜丝或姜片,就会使菜的味道更加鲜美、柔和可口。姜又是驱腥除膻不可缺少的调料,故谚语有“鱼不离姜,肉不离酱”之说。姜是煎鱼、烧鸭、烧蟹、炒肉的重要原料,既可解除鱼、鸭、蟹、肉的膻味,又可增加香味。

生姜以不同的形状人菜,也有相当的讲究:姜块作为各种菜的调味品,可炒、可炖、可焖、可煨、可烧、可煮;姜丝人菜,可炒、可拌;姜米人菜,可炸、可熘、可爆、可炒;姜汁人菜,可做鱼团、肉团、虾团等。我国以姜为原料配以其他食物制成的菜肴也颇具盛名,如北京的子姜鸭块、上海的子姜干丝、武汉的子姜炒子鸡等。

生姜味辛、性温,能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适应于治疗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大泻、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心发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妇女产后气血两亏、经冷淤血多等病症。

冬吃萝卜可保暖防寒,温中健胃,而炎炎夏日为何还要吃性味辛辣的生姜呢?原来,中医认为,夏日食姜与人们的夏日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

(1)夏日吃姜可解毒杀菌

夏季,人们喜食冷饮、冷菜等制品,由于这些食品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若不慎食人,便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则有一定的杀菌解毒功效。

(2)夏日吃姜可祛风散寒

夏日里,人们喜欢食冷制品,若贪食过多,则易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同时,生姜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在饮食中加些姜,可提神醒脑,疏风散寒,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3)夏日吃姜可增进食欲

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或出汗过多,促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生姜中的姜辣素却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夏吃姜”并非多多益善。生姜红糖水只适于风寒感冒或胃寒患者,不适于风热感冒者。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胃溃疡、胆囊炎、痔疮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由于生姜中含有大量姜辣素,如果空腹服用,或者一次性服用过多,往往容易给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吸收压力,还容易刺激肾脏,引起口感、喉痛、便秘、虚火上升等诸多症状,所以在食用时需要注意。

另外,有俗话说“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是从中医学上说的。

从寒热性质疾病的治疗方法来看,中医认为应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属于虚寒性体质,患的又是虚寒性质的病,此时夜间吃姜也不必顾忌,这对病情好比是雪中送炭,有益无害;相反,如果病人属于热性体质,患的又是热病,此时纵使白天也不能吃姜,否则对病情无异于火上浇油。

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此时生姜是良药,不是砒霜;如果患热性疾病的人中午发热加剧,此时吃姜,便是“杀人”不见血,与砒霜相差无几。

综上所述,所谓“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提法不完全准确。食物、药物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用得恰当就是良药,用之不当则犹如砒霜。不只是姜如此,附子、大黄、人参、桂枝等也是这样。换言之,就是要“辨证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这也是中医学最核心的精髓所在。

小贴士用萝卜和生姜治病的小妙方

萝卜和生姜不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是一些治病的小妙方,仅供参考:

萝卜治久咳痰喘:将萝卜切成薄片,置于碗内,挑入2~3勺饴糖,待溶解后将萝卜糖水频频饮服,有止咳化痰之效。

萝卜治伤风感冒:将萝卜、洗净后生吃或将萝卜切薄片后煎汤饮服,对伤风感冒,有防治作用。

萝卜治食积不化:萝卜切成钢丝,加入小茵香粉少许,食盐少量,拌匀后挤出汁,加麻油几滴服之。

姜止呕:外出旅游乘坐飞机、汽车、火车,可提前吃几片生姜或干姜,能预防晕车、晕机引起的呕吐。

姜治疗头屑过多:把生姜压汁150毫升,煮沸后备用,每天用棉签沾少许擦头皮。

姜治疗风寒感冒:伤风感冒时,取姜数片,红糖少许,煎汁喝,治疗和预防风害感冒效果不错。

姜治疗食欲不振:把萝卜切碎,加少许生姜汁搅拌后佐餐,对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有效。若胃部满胀不舒,吃几片生姜,或喝一些煎熬的姜汁,可减轻胃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