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34244400000140

第140章 用人之道

旧中国猪鬃大王古耕虞经营企业时,特别注意搜罗人才,培养人才,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古耕虞在这方面花的精力不少。他培养人才的经验是:既要培,又要养。培,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对企业的信心,掌握商品知识和其他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养,就是企业的各种待遇和他们的前途是稳妥可靠的。培和养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古耕虞招收职员的要求是:中学生,预备为两年至三年,然后升为正式职员;大学生和留学生,进来就是正式职员。职员分5级,多数人每年升1级,约有百分之十几升2级,百分之几升3级。在前途教育中,使他们明白,只要好好干,两三年内就可以养家糊口,成为公司的股东,五六年后就可生活得比较优裕。

古耕虞父亲办企业时,取名“古耕记父子公司”,大有“传诸万世”之意。古耕虞接手后,大胆地开放股权与外姓,他宣布企业是社会上的事业,不是姓古的能独占。他认为,对于谁能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要选贤任能,不是只有姓古的才能当,所以,古耕虞时期,整个公司的领导层中,姓古的不过几个人。大多数经理、助理都是从外面聘请来的,有些还是古耕虞“三顾茅庐”从其他地方请来的。后来古耕虞搜罗国内人才不足,还请了10个美国人、5个德国人充当技术顾问。

1946年,古耕虞在美国设代表处,公司大多数人都向他建议任命他胞弟古大闵为宜,因为他胞弟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经济硕士,但古耕虞却认为不可,认为他尚无实际经验,不足为任,而另派别人充任代表,古大闵仅作普通职员。古耕虞认为人如不以才能为依据,仅凭关系,别人是不会服气的,这怎么发展企业呢?

由于古耕虞坚持任人唯贤,他手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他的事业一派兴旺气象,他所办的公司,也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大企业。

选拔人才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想起了前几个月的一次招聘会,企业单位的招聘条件上写着:“男”、“中共党员”。“北京生源”、“硕士以上学历”,如此要求,许多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