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上)
34238500000009

第9章 海洋动物群(2)

鱼的腥味与鱼的品种、鱼的肥瘦程度及蛋白质的多寡有关。说到底,还是决定于三甲胺含量。吃过鲨鱼肉的人都知道,其腥味比塘里养的鱼要大,道理就在此。据测定,每1公斤鲨鱼肉里含有1.32克三甲胺。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每公斤含量都有0.5克以下。

鱼肉虽有腥味,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烹煮鱼的时候,只要放少量的酒、醋和生姜,就能除去腥味。这是因为酒有促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蛋白质不分解,就不会形成三甲胺。其次,酒易挥发,能带走一部分三甲胺。醋是一种酸,可以与三甲胺起化学变化,生成盐减少腥味。盐还能把部分三甲胺包围住,使之无法钻出来刺激人的嗅觉。至于生姜,它是酵和酮的合成体,这两种物质都是消除腥味的有力武器。因此,若想鱼的味道好,没有酒、醋和生姜是不行的。

凶猛的动物——娃娃鱼

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有尾两栖动物,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生活在淡水中,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一般体长60~70厘米,体重几十斤。1971年,在湖北省神农架溪流里,曾捕到体长2.4米,体重60公斤的大鲵。

大鲵叫声似婴儿啼哭,因此得名叫娃娃鱼。它运动器官不是鳍,而是短小的四肢,体表皮肤裸露而没有鳞片。全身棕褐色,背面有深色斑纹,腹面色较浅,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后,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大鲵的幼体完全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经常露出水面,主要用肺呼吸,也能爬到陆地生活。它在水中游泳时,四肢紧贴身体的两侧,以减少水的阻力,主要依靠尾巴和躯干的不停地摆动使身体前进;在水底运动时,腹部贴在溪底地面上,以后肢推动身体前进,前肢用于变换身体运动的方向。

大鲵生活在山区水质清澈而湍急的溪流中,一般匿居于山溪的石隙或洞穴里,头向外,尾朝里,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食物和敌害。大鲵以小鱼、蟹类、蚯蚓为食,也能捕食蛙、蛇等动物,这在两栖类动物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它算是两栖类中最凶猛的一员。因为大鲵的眼睛不发达,怕光,一般白天躲在洞穴中,夜间出来寻找食物。为了获得食物,它有时爬上岸,一动不动地等待着。这时候,如果有青蛙过来,大鲵立即猛扑过去,一眨眼功夫就把猎物吞食掉,美餐一顿。另外,它常常在滩口的流水处觅食,展开大嘴巴等候,吞食随水下来的小动物。

大鲵的性成熟年龄为5年,每年繁殖一次。到了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就是大鲵的产卵期,产卵量为300枚以上,最多达2100枚。大鲵的卵呈圆形,卵外有腹膜连成卵带,受精卵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经过45天左右,就能孵化出鲵苗了。

大鲵还是一种可食用的动物,它的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肉及皮都能人药,可治疗贫血和疯癫病。大鲵的分布较广,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区都可以找到。但是,由于大量滥捕,大鲵也有濒于灭绝的危险。近年来,在湖南、陕西等地建立了大鲵自然保护区,使大鲵的数量开始增多。

没有听觉的章鱼

章鱼出现在地球上已有5亿几千万年了,而人类不过是一二百万年前才出现的。相比而言,章鱼可称得上是生物界的长老,加上它特有的习性,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

章鱼是海洋头足类动物,它具有很发达的视觉,却没有听觉,这是与它独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章鱼的天敌主要是凶猛的齿鲸,齿鲸在捕食时,常常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种声响在海水中能产生很强的冲击波,能把具有听觉的鱼类震聋震昏。这样,齿鲸就会趁机捕食鱼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章鱼为免遭齿鲸声音武器的伤害,听觉器官渐渐退化。在齿鲸的巨大声响面前,就可以“充耳不闻”。为了生存的需要,章鱼进化形成了发达的视觉和高速游泳的本领。这些都能帮助它们及早发现齿鲸,迅速躲避它们袭击。与章鱼生活方式类似的一些其他头足类动物,也都是没有听觉的。

动物海绵

提到海绵,小朋友会马上想到洗澡时用的海绵,以及床垫、椅垫、布娃娃里装的海绵。

其实,这些海绵都是人们用塑料制成的。那么,为什么管它们叫海绵呢?真正的海绵又是什么呢?

原来,海里确实生活着一种叫“海绵”的动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生活着一种叫沐浴海绵的动物。它的骨骼很细,成网状。当它死去的时候,身体便腐烂了,可是骨骼却没有烂。就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海绵一样松软。人们觉得它的用处很大,就进行人工养殖和塑料仿制。

那么,海绵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原来,海绵的构造非常简单,它没有嘴巴,又没有鼻子,不会游动,只固着在水中的岩石上。海绵上面有较大的开口,周围壁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孔,里面有个腔,也就是它的肚子,肚子里充满了水。肚子周围的体壁很薄,只有两层细胞。两层细胞间有骨骼。

海绵不能游动又没有嘴,那它是怎么捕食生存的呢?原来,它的内层细胞中长着鞭毛,能急速地摆动,使大海中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小孔流人体内。细胞内还有一种像鱼网一样的东西,可以把水中的小生物、氧气等海绵所需要的东西留下来,其余的水或食物残渣便由顶端的开口处排出。由于海绵结构简单,又没有多细胞动物所具备的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等,所以说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断足之后能再生的螃蟹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一套逃避敌害的策略。其貌不扬的螃蟹,当它们大难临头陷于困境时,便很快地将螯足或步足自行断掉(即自切),借以脱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再生出新足来。那么螃蟹是如何长出新足的呢?

螃蟹的足在断掉后,约6天之内残留面上就长出一个软的结节。它被包在透明的几丁质囊中,人们叫它肢芽。在以后二三个星期的时间里,肢芽迅速生长并开始分节。它的上皮组织、横纹肌纤维、运动及感觉神经元等也出现了。这以后便进入一个缓慢的生长阶段,一直持续数月之久。最后,在临近蜕皮之时,肢芽又开始迅速生长,分节明显,各节之间的关节生长完成,表面出现了感觉毛和刺,感觉神经嵌入感觉毛,组织生长到此即告完成。蜕皮之后,肢芽脱去几丁质囊,新的足就形成了。

上述情况给人们一个启示:如果从自切面上截断螃蟹的足,它是否还按这个方法再生呢?有人做过实验,将螃蟹足与身体之间的关节切断,观察其再生情况。结果发现,经过这样手术的螃蟹,总是先再生完整的底节,然后再长出肢芽来。这表明,底节的存在是足再生的重要条件。后来人们又发现:在蟹足自切面附近,贮存着极丰富的蛋白质,它们是为足的再生做准备的。

从螃蟹的断足再生现象可以看出,螃蟹再生的结构与功能自成一系,它配合着自切一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使种群能够在漫长而残酷的自然选择下,得到生存和延续。

“建筑奇才”——螺

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能为自己建造可居住的“家”。其中,蜜蜂、喜鹊、纺织鸟、珊瑚等,都是名闻遐迩的动物建筑师。在提及动物建筑师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螺类动物,它们盖房的本事可也不小呢!

螺类动物有海螺、田螺和蜗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无脊椎效体动物。它们的肉很鲜美,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最喜欢的是海螺,因为海螺的壳特别美丽,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问题而操心。

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仿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建筑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飘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所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连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与它们具有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具有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对虾是雌雄相伴吗

对虾的种类不多,只有20多种,但分布却很广。几乎在世界各处的深洋浅海都有它们的浩浩荡荡的回游大军。

对虾头上长有3对细长的螯足,全身裹着一节节薄而坚韧的甲壳,身材“魁梧”,比虾类王国的其他成员更显英气。对虾的名称,听起来似乎有点人情味。因此一些人望文生义,猜想它们一定雌雄虾相伴为生、终日形影不离。其实恰恰相反,对虾生性孤僻,雌雄之间很少往来,更谈不上成双成对共度一生了。只是在繁殖季节,对虾才有一段短暂的浪漫插曲。

有人曾亲眼观察到日本对虾甜蜜的爱情生活,并生动细腻地做了描述:在一个饲育池内放入几尾成熟的雄虾和体姿丰腴的雌虾。开始的几天,雌雄举止有礼。但是一天夜里,一尾雌虾正在蜕皮,这时在它附近的一尾雄虾仿佛突然觉察到了异性的存在。它一反常态,缓慢地爬向雌虾,柔和地围着雌虾绕圈子,同时用触角和步足轻轻地抚摸对方,显得既温顺又体贴。

如果雌是没有任何表示,雄虾就进一步逼近。此时的雌虾由于刚刚蜕皮,正疲倦不堪,侧躺在池底。雄虾乘机拥抱住纤弱的雌虾进行交尾。交尾时,雌虾静静地偎在雄虾的怀抱中。既然如此,对虾的名称又是怎样得来的呢?原来,过去这种虾在我国北方市场上出售时,常两个一对售出,于是人们就给它取了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珊瑚礁

你见过美丽的珊瑚吗?它色彩绚丽,姿态瑰奇,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很多人从海边带回珊瑚陈设在房里观赏。很早以前,有人把珊瑚当作植物,还把珊瑚的触手当成花。其实,珊瑚不是植物,而是一种低等动物。它属于只有内外两个胚层的腔肠动物,好像一个双层口袋。它有一个口,食物由此进去,不消化的残渣也由此排出。口的周围生了许多触手,这就是古人认为是花的东西。这些触手可以捕捉食物,或振动引起水流进入口及腔肠中,便于消化水中的小生物。它不能吸收无机物质,所以是动物。

珊瑚生活在温暖、清澈、阳光充足的浅海中。在距今约2亿至6亿年前,地质史上称为古生代的时候,珊瑚就已经出现并大量繁殖。直到今天,种类繁多的珊瑚仍然在热带的海洋里大量地生活着。

珊瑚的每个个体,叫“珊瑚虫”。大多数珊瑚是众多的个体连生在一起。这些珊瑚都可以出芽生殖,可这些芽体并不离开,越生长越壮大。当这些珊瑚的个体珊瑚虫的肉体烂掉后,所剩下来的群体骨骼就是珊瑚礁。由于珊瑚礁中大量集中堆积着碳酸钙质的珊瑚骨骼,后来就变成了岩石。

珊瑚礁有的是沿海岸分布的,叫做岸礁和堤礁。而在浩瀚的大海中常常能看到的是由珊瑚肢体构筑成的环礁和马蹄形礁。我国南海的广大海域是各种珊瑚栖居生长的良好场所。我国的南海诸岛中有许多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也有许多珊瑚小岛。这些珊瑚礁石岛上往往长满茂密的热带植物,显得生机勃勃,远远望去,就像是镶嵌在蔚蓝色大海中的翡翠明珠,玲珑精巧,光彩夺目,把海上的自然景色装点得更加瑰丽多彩。

夏眠动物——海参

海参是潜居于从深海到浅海底部泥沙里的一种棘皮动物。在它那细长的、肉乎乎的身上,长满了肉刺,颇像一根黄瓜,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黄瓜”。在海参身体前端的中央有一小孔,这是它的嘴。它从嘴里吸进海水,再从肛门喷出。在海参嘴的四周,有一圈圆柱状像茉莉花似的触手,这是它取食的工具。在它身体的腹面上还有许多管足,它凭借着这些管足,可在硬底质的海底爬行。

海参约有900种,分布在世界各海洋里。我国的海参种类较多,其中有20多种可以食用。像刺参和梅花参是中外闻名的海产珍品。

不少人都觉得海参软绵绵的,没有骨头,其实不然。海参是有骨头的,只是它的骨片大多退化而且埋在体壁内,又非常小,要在显微镜下放大几十倍才能看清。据统计,有的海参体内有近2000万个小骨片呢。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些骨片中较明显的是石灰环,它像一圈项链围在海参的咽喉四周,有的海参在泄殖腔附近还有薄薄的肛板。

从海参的小骨片上,可以了解到它们发展的历史。早在6亿多年前,海参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它们生活在细沙海底、岩礁底或珊瑚沙底等地方。经调查研究发现,深海海参的种类很多,在4000米深处,它们占那里总生物量的50%,而在800米深处,则高达90%,可见深海海参有极强的适应深海环境的能力。

海参不爱活动,行动缓慢,在生存的竞争中,“练”出了一套特殊本领:一旦遇到敌害,在万不得已的时刻,它能从口中把内脏吐出来,“送”给对方,自己趁机溜走。请不用担心,它不会死。这种动物的再生能力极强,过不了多久又能长出新的内脏。

说来有趣,不少动物到了秋末冬初,由于气候寒冷及食物来源断绝,先后躲到树洞、岩洞、泥土下去“冬眠”。海参却相反,它有个夏眠的习惯,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