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上)
34238500000008

第8章 海洋动物群(1)

鱼的语言

我们知道,鱼类也有自己的“音响语言”。不同的鱼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就是同一种鱼,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鱼类的声音是从哪儿发出的呢?它有喉头声带吗?没有。原来大多数能发声的鱼,主要靠体内的鳔。鱼鳔是一个充满气体的膜质囊,它靠一些纤细而延伸着的肌肉与脊椎骨相连。这些延伸着的肌肉,具有与琴弦相似的作用。它的收缩能引起鳔壁和鳔内气体的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如黄花鱼、白姑鱼就是这样发声。有些鱼不是用鳔而是用喉齿摩擦或咬碎贝壳发声,如纯、鳐、鲷等鱼。也有的鱼是用背鳍或臀鳍的刺振动和利用胸鳍基部关节面的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如黄颡鱼等。还有不少鱼是利用呼吸时鳃盖的振动或肛门的排气而发出声音。

鱼儿为什么要发声呢?

经研究表明,有的鱼发声是为了躲避或恐吓敌害;有的鱼在产卵期发出很响的叫声,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有的鱼发出的声音是联络的信号,示意发现食物和进行集体活动;深海鱼类的发声,则起到回声探测方位的作用;还有的则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不适合它们的生活条件而造成的。

鱼身上粘液的作用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有些鳞片已经退化,由皮肤直接与外界相接触。在它们的皮肤上有一种粘液腺,粘液腺里的细胞能分泌大量的粘液,粘液布满鱼的全身,形成了一个粘液层。

那么,鱼的身上为什么有粘液呢?原来,鱼类的这种粘液,可以起保护作用,防止细菌、霉菌、寄生虫和其他微小生物的侵蚀,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以保证鱼的正常生存。

粘液还可以对浑浊的水起澄清作用。此外,粘液能使皮肤不透水,维持体内渗透压的恒定,帮助那些江河洄游鱼类适应水中盐度的变化。

粘液对某些鱼来说,还是逃命的法宝。例如当你抓泥鳅、鲶鱼时,往往只抓了一手粘液,而泥鳅、鲶鱼却从你的手中溜走了。泥鳅就是依靠了粘液,才能够在泥中通行无阻。

鱼类分泌的粘液能减少鱼与水的摩擦力,使鱼游得更加快捷,灵活自如。

在生殖季节,有的雄鱼用粘液粘住一些植物形成鱼巢;有的雄鱼将吹出的气泡粘附在粘液上形成泡沫块,为的是使雌鱼易于产卵,并使卵子容易受精。

粘液有着这么多的功用,它对于鱼类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长胡须的鱼

在鱼类中,有不少鱼都长有胡须。它们的胡须不仅长、短、粗、细、扁、圆等形态不一,而且数目也不尽相同。鲱等鱼只生有1对胡须;鲤鱼、鲟鱼等生有2对胡须;海水中的海鲶和淡水中的大鲶各有3对胡须;胡子鲶等生有4对胡须;泥鳅生有5对胡须;还有生8对胡须的鲶鱼呢!

鱼类的胡须既不是它们年龄的标志,也不是性别的特征。因为长胡须的鱼类,不分雌雄,也不分老幼。那么鱼类的胡须有什么妙用呢?原来鱼须是鱼类的触觉器官,它具有重要的触觉功能。长胡须的鱼,多数是视力不太好的底层鱼类,它们就是依靠触须在水底寻找并选择食物的。胡须还能帮助它们感觉到猎物放出的微弱电流,而去捕捉猎物。例如鲟鱼在摄食时,先用吻部把泥掘起,水变得浑浊起来,这时它的那一对小眼睛已不起作用,只好依靠胡须的触觉来觅食了。

深海鱼类的胡须,有的在顶端还可以发光。这些能发光的胡须,不仅起到触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

绿毛龟是逗人喜爱的观赏乌龟。它的背甲、四爪和颌上都长满了3~7厘米长的柔软的绿毛,非常有趣。

那么,绿毛龟身上的绿毛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种“毛”,不是乌龟本身长出来的,而是寄生在龟背上具有细胞结构的水生低等绿色植物——丝状绿藻,包括刚毛藻和基枝藻等。

刚毛藻和基忮藻很像银色的“毛”,通常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里。它们都生有固着器,这是一种根状的构造,能牢固地着生在具有钙质的基质上。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阳光,它就可以在水中终年生长,迅速繁殖。

龟是一种爬行动物,它具有坚硬的含有钙质的龟壳,不仅适应陆地环境,而且更多地生活在水中。龟又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就会进入洞穴休眠。加上龟的行动迟缓,寿命长,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藻类的固着和生长。

有一种黄喉水龟,它的趾间有蹼,能长期在水中生活,很少上岸活动。当这种龟在刚毛藻或基枝藻生长的地方觅食时,藻体成熟释放出的孢子就固着在龟背上,龟就像长浓密的绿“毛”来。

爱吞食石块的扬子鳄

鳄鱼是一种爬行动物,又是水陆两栖动物。它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独有扬子鳄生活在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江河流域的沼泽地区。扬子鳄以鱼、虾、蚌、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它还有一种吞食石块的习性,为了寻找石块,往往要跑很远很远的路程。

扬子鳄为什么爱吞食石块呢?原来它吃食时只能撕碎吞食,牙齿没有咀嚼、切断食物的功能,而扬子鳄胃部的消化功能又很弱,所以它和小鸡吞食碎石、砂粒一样,必须靠吃石块来帮助磨碎骨头和甲壳之类的硬性食物。它的胃肌的收缩非常有力,与石头配合就像搅拌机一样,能把动物硬壳和骨头很快磨碎。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扬子鳄无论大小,胃中石块的重量总和体重保持一定的比例。原来,扬子鳄的这些石块能增加它的体重,使它能在水底静卧或稳妥地行动,甚至急流巨浪也不会把它冲走。石块还有助于扬子鳄潜水和在水下拖动巨大的捕获对象。科学家认为,凡是胃里存有大石块的扬子鳄,它的潜水能力大大超过胃里没有大石块的同类。这就是扬子鳄吞食石块的原因。

从不迷路的企鹅

企鹅是一种有趣的动物,尤其是它那一摇一摆、步履蹒跚的姿态,可爱又可笑。企鹅有一个本领:从不迷路。

南极的11月,白雪皑皑,晴空万里,长达半年的白昼到来了。雌、雄企鹅带着小企鹅远离故乡,向千里迢迢的海洋觅食去了。而当第二年2~3月份南极寒夜来临时,企鹅的一家又回到了故乡。

令人惊奇的是,广阔无边的南极大陆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原野,地上什么标志也没有,而企鹅是怎么前进的,为什么总不迷路呢?

多少年来,为了揭开这个谜,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科学家在企鹅繁殖地捉了5只企鹅,并在它们身上作了标志,然后用飞机将它们运到远离故乡1500千米外的一个海峡,从5个不同地点把它们放走,10个月后,这5只企鹅竟然不约而同.地全部返回了故乡,这真是太奇妙了。

科学家还在乌云蔽日时,将企鹅放走,当早晨6点钟时,它们会全体面向太阳在它们右边的方向,因为那儿是正北方。12点过后,太阳渐渐移到它们左边,它们却不受影响,仍然面向北方。

为什么企鹅总是向着北方前进呢?有人认为,从南极大陆通向海洋的方向都是北方,它们每年离开故乡都是向北方前进,返回故乡时,要调转180°,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

鲸类“自杀”之谜

鲸类动物(包括鲸和海豚)搁浅(俗称“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大惑不解:海阔凭“鱼”跃,为什么偏偏这些鲸类动物会“自杀”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人们提出了以下十大假设:(1)自杀;(2)进入浅水区休息;(3)在海滩擦洗皮肤;(4)追寻古代迁移路线;(5)迷失方向;(6)聚居压力;(7)活动场所的环境影响(噪声、地震、污染等);(8)浅水区回声受到干扰;(9)寻求陆地上的安全;(10)声纳接收故障。但这些假设都难以自圆其说。例如,鲸类动物一旦搁浅后,显得惊恐万状,甚至发出悲惨的求救声,这就否定了“自杀”的假设。再如,假设鲸类搁浅由地震引起,那么,理应可据此得出搁浅区比非搁浅区更易发生地震的结论,而事实又并非如此。最近,科学家又提出一种新的解释:鲸类动物是利用地磁场来为自己定时和导航的,而地磁场一直延续到陆地,并非只在海洋滩边终止,又地磁场因太阳的活动而存在着不规则的波动,这样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导航本领尚欠完善的鲸或海豚就会误入歧途,向近陆浅滩游去而最终不能自拔。当然,绝大多数的鲸类动物遇到这种情况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搁浅的鲸类动物只占总体的极少数的原因。

海豚

海豚是海洋中聪明、善良、神奇、极富情趣而且对人类十分友好的海生哺乳动物。它很早就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为人类做过不少好事,其中尤以在海洋中救援遇难的人,更使人们感动。人们亲切地称海豚为“海上救生员”。

海豚救人是有意识的吗?当然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对海豚的生活习性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基本上揭开了这个谜。

海豚是哺乳动物,是用肺呼吸的,因而它在水里游一阵以后,就必须浮出水面呼吸。雌海豚为了让刚出生的小海豚顺利地呼吸第一口空气,总是让小海豚的头最后出来。待小海豚的头部刚一露出的瞬间,雌海豚将身体往上一翘,使小海豚正好露出水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气。这样小海豚再沉下水,就不会淹死了。

有时小海豚的出生会不顺利,头部不能及时露出水面,这时海豚就用吻部把小海豚轻轻托起,使其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自己呼吸为止。久而久之,海豚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凡是停留在水面不太动的物体,如木头、汽垫甚至快要死的鲨鱼,它都用吻部去推,或用牙齿轻轻去咬。要是有人落水,或是有海豚受了伤,它们也会这样做的。实际上,这是海豚的一种本能的表现。

科学家们认为,海豚具有很高的智商,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智慧生物,比猴子、黑猩猩还要聪明许多。

海豚是一种小型鲸类,因口中生有许多牙齿而被归于“齿鲸”一类。它们的个头比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鲸要小得多,小的海豚体长1.2米,体重20千克,大一点的海豚体长不过2.4米,体重约200多千克。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海上游荡,成员之间相处友好、和睦,并且都服从“家长”的领导。海豚具有敏锐的听觉,通过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也能利用超声波互相联络,彼此“沟通思想”。

由于海豚对人类十分友好,容易驯服,所以成为众多水族馆里的“明星”。经过训练的海豚,不仅可以表演节目,而且还能充当人类的助手。比如,“海豚救生员”,可以及时救助海上遇险人员;“海豚潜水员”,可以帮助打捞沉人海底的物品,或者进行各种潜水测试。有的国家还训练海豚进行军事侦察,或用于水下爆破等。随着人们对海豚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海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不管在室内或在室外,我们不难找到蜘蛛网。每张蛛网都是用很细的丝线织成的。这些蛛网可以用它捕捉苍蝇、蚊子、甲虫或其他昆虫。捉到的虫子就成了蜘蛛的食物了。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呢?

蜘蛛是一种会纺丝的节肢动物。它织网的丝很细,很难看清楚。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得清楚些。

织网的丝是从蜘蛛尾部的小孔中出来的,科学家把这种小孔叫丝囊。丝线是蜘蛛身体内的纺织腺分泌的,这种液体出了蜘蛛体遇到空气就变硬了。有时候蜘蛛需要用它的后肢帮忙才能抽出丝来。蜘蛛在草上、树枝间或屋檐下,来来回回地吐丝结网,织好网之后,它在网的附近结一个丝窝;然后,蜘蛛躲在窝里,等着捕捉落在网里的小虫。

蜘蛛丝虽然很细,实际上是很强韧的。它能像皮筋一样拉长。小虫落在蛛网里,蛛丝会延长,不过不会把蛛网压破。大风可以把树叶、尘土吹到蛛网上,但是吹不破蛛网。假如蛛网破了,蜘蛛会小心地,很快把蛛网修好。

蜘蛛除了用丝结网捕食小虫外,它还会用丝线保护自己。当你把树上的蜘蛛弹下来的时候,蜘蛛不会摔到地上,它会吐丝把身体悬挂着慢慢落到地上,或是悬在丝线上来回摆动,然后慢慢沿着丝线爬回树枝上。

会喷水柱的鲸

鲸是海洋中的“巨人”,也是现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不少人误认为鲸是鱼,实际它并不是鱼,而是兽。它属于哺乳纲鲸目。

在几百万年以前,鲸也是生活在陆地上,那时它们有四条腿,能在陆上行走。后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变,它们便迁居到水中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身体构造逐渐发生了变化,前肢变成了像鱼那样的胸鳍,尾巴变得扁平,和舵一样,整个身体变为流线型,以便在水中游泳。鲸到水中之后,虽然外部器官起了巨大变化,以致被误认为是鱼,但它们的内部器官仍然保持陆上生活的某些特点,如肺呼吸、胎生、哺乳等。

鲸由于用肺呼吸,因而不能在水下停留很长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就必须到水面上呼吸一次;短的10多分钟就得出来一次。当鲸浮出水面时,要先把肺中的大量废气排出,排出的气体压力很大,能把接近鼻孔的海水喷射出海面;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很像小火车的汽笛。由于海面上的空气比鲸肺中的气体凉,所以从鲸肺中呼出的湿气,一遇冷空气就凝结成许多小水滴,形成雾状水柱。这种现象叫做“喷潮”或“喷水”。各种鲸喷出的水柱,高度、形状各有不同,蓝鲸的喷水柱高达9—10米。捕鲸者不仅可以根据海面上的水柱发现鲸的行踪,而且可以根据水柱的高低和形状来判断鲸的种类。

会放电的鱼

在众多的鱼类中,能够放电的鱼有近百种。像生活在南美淡水中的电鳗,或栖息于地中海的电鲼等鱼类。它们能产生几十乃至几百伏的电压。在我们家庭中的用电电压是220伏,而电鳗产生的电压竟能达到300伏。相比之下,不能不为电鳗的特殊功能惊讶。这种鱼类就是靠放电的本领,震击小动物,使它们一命呜呼,以便捕到食物。

原来,在这些鱼的体内存在有一种特殊的电器官。这种电器官是由肌细胞中数百万个扁平细胞(发电粒子)依次规则地串联、并联构成的。这种串、并联的巧妙组合,以使鱼适应各自的环境,并获得产生电压和电流的最佳效果。在放电时,电器官能接受延髓中神经细胞群的指令,当指令传递到运动神经细胞时,由于突触延迟的微妙调节,使数百万个发电粒子能同步动作,完成数毫秒的脉冲放电。

其实,不仅仅是一些电鱼有电,人和其他动物,就是那些植物也都同样产生着电流,不过微弱些罢了。在科学上,称这种生物体带电的现象叫“生物电”。

鱼为什么有腥味

鱼是一种极好的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但是带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很讨人厌。腥味从何而来呢?为解开这个谜,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得出结论。原来,腥味来自鱼肉蛋白质的代谢和腐败时产生出的一种叫做三甲胺的物质。三甲胺是鱼肉中液体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溶于水中。所以用鲜鱼煮的汤往往比用鱼干煮的汤要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