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34234500000027

第27章 非常公寓

“出品”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编剧”GillesMImouni

“导演”吉尔·米姆尼

“主演”罗马内·贝林、文森特·卡索

“首映”1997年

“故事梗概”

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纠缠,却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它最终会呈现一个事实:我们无法轻易满足,追不到的东西永远给我们最深切的渴望,一旦得到却难再珍惜。这是男人的爱情观,也是我们都有可能重复的错误。

影片是以马克斯为主角展开的:他将飞往东京公干,回到巴黎后会与未婚妻莫莉尔成婚。临行前他在饭店洗手间听到隔壁电话间有人在讲电话:令他惊讶的是,那是自己深深爱过的前任女友莉萨的声音。马克斯追出饭店,只看到一个背影,电话间里有饭店钥匙、一个粉盒和撕碎了的报纸。马克斯瞒着莫莉尔延后行程,留在巴黎疯狂寻找莉萨。

从报纸的碎片和莉萨的只言片语中,马克斯猜到报纸上那个艺术商丹尼尔是莉萨的现任男友,他的妻子刚刚死于车祸,莉萨怀疑丹尼尔为了同她结合而谋杀了自己的妻子。马克斯跟踪丹尼尔来到莉萨曾经住过的公寓,丹尼尔留下一封信后离开,难道莉萨又回来了?

马克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好友吕西安,还声明了自己的动机:无论两个人能否重新开始,他只想要一个解释,当年莉萨不告而别的原因。而吕西安正沉浸在爱的喜悦中,他爱上了一个叫艾丽丝的女演员。你也许会被导演的刻意弄得不再有耐心,但整个影片就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马克斯拿出丹尼尔留在信箱的钥匙,进入莉萨的家,一切还是他们相爱时的老样子。听到门钥匙响动,马克斯钻进衣柜注视着走进卧室的背影,当她转过头,马克斯发现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这个惊恐万状的女人声称自己就叫莉萨,这里是她的家。马克斯拿出在电话间捡到的粉盒,“莉萨”说那就是我的。遗憾和伤感包围了马克斯,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他向眼前这个女人倾诉,而后“莉萨”挽留他过夜躲雨。夜半之时“莉萨”脱下衣服抱住马克斯……激情缠绵后,马克斯走上阳台,窗外,丹尼尔正用怨恨的目光注视着走出房间的男人。

以马克斯为视点的叙述就到这里,请允许我从头开始讲述另一个女孩子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女孩渴望着爱情,她房间的对面住着一对情侣,那男人正是她街头巧遇后暗恋的对象。女孩儿每日偷窥,看他们甜蜜热烈地爱着,内心伤感不已。一日,她的行为被对面的女邻居发现,她并未受到责怪,两人还成为好友。女邻居是个演员,她带着女孩儿走上话剧舞台,两个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女邻居幸福地告诉女孩儿,她的男友准备放弃去纽约的工作机会,提出同居的要求。而自己正要去意大利旅行,她把一封信交给女孩儿:等她旅途归来,就答应男友的要求。女孩儿抓住这封无比重要的信,暗暗地做了个决定……当女邻居回到巴黎的时候,她的男友已不知去向。痛苦不堪的她再次踏上旅途,认识了新的男友,丹尼尔。

当那个女孩儿发现自己暗恋的男人回到巴黎,并且找到了与昔日恋人重逢的线索,她利用男人的朋友掌握他,并借用女邻居的公寓,导演了这幕剧情复杂的爱情故事。她的名字叫艾丽丝,正是吕西安狂热追求着的对象。

一夜情缘后,马克斯发现自己无法忘记这个“莉萨”。真正的莉萨从饭店侍者手中拿到马克斯留给她的便条,她致电吕西安留下口讯约马克斯见面。而吕西安介绍马克斯和自己的女友“相识”,四目相对,马克斯才了然事情的真相,艾丽丝倾吐了这些年的单恋,她欺骗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今天无异于一个解脱。

艾丽丝决定去罗马旅行,马克斯也收到吕西安转达的口讯,也许每个观众都期望着他快点与莉萨见面,但马克斯权衡之下,竟然到机场向艾丽丝表白。他们相拥之时,未等到马克斯的莉萨却在公寓内等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丹尼尔。丹尼尔怒斥莉萨移情别恋,举起手中的火柴,点燃了浇满汽油的房间。香消玉殒之际,莉萨的眼中除了惊恐,还有深深的不解。马克斯是否可以与艾丽丝结合?别忘记,他还有个未婚妻莫莉尔……

“电影欣赏”

不要让简单的叙述把你的思路搅乱,也许镜头语言会给你更明确的体验。你需要找到这部电影,然后随着六个人交错、紧靠又疏离的过程去认识一种法国的思维方式,了解法国人眼中的爱情与命运。

虽然个别情节略显刻意,人物的心理发展更有些荒诞不经,但这依然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除了法国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爱、情欲、诗意以及演技出色的俊男美女之外,还有独属于它的另类品格:影片的前半部分似乎很单纯,一个男人对昔日恋人念念不忘,想尽办法找她,其中穿插了一系列闪回镜头,那是这对恋人纯洁优美的爱情过往。平平淡淡中,你告诉自己,无非是两个结局:与莉萨在一起,不能与莉萨结合。

但艾丽丝代替马克斯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后,相信你的注意力全被这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吸引过去了。影片前半部分艾丽丝始终未出镜,但却左右着情节发展:她巧妙地瞒住吕西安,扼杀了马克斯和莉萨相见的可能性,最终赢得了马克斯这个让她痴情已久的男人。她虽然不择手段,甚至欺骗有恩于自己的朋友,但这一切都是出于爱。爱是可以被原谅的,扮演艾丽丝的演员也用丰满而立体的方式让观众接受了她的复杂性格。

莉萨和艾丽丝在片中的身份都是演员,导演却对她们在舞台上的表现给予不同处理:莉萨素妆独立,用充满柔情与悲剧色彩的声音独白;而艾丽丝却涂着浓重的油彩,戴着假发,在剧场里念着和莉萨同样的台词。导演的寓意不言自明:艾丽丝是个说谎者,她欺骗了始终友好善意,把她引上演艺之路的莉莎;她欺骗了自己始终单恋,最后竟真的爱上自己的马克斯;她欺骗了痴迷着她却被她利用的吕西安。当马克斯的未婚妻出现在候机大厅,马克斯与她拥在一起,隔着玻璃,艾丽丝看到这一切,她的眼底闪着纯真而伤感的光芒(至少我是如此读解的),而马克斯的嘴角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笑容。此时你已经很难用道德去判断这个女人,她对爱情的执著与无奈都令人深深动容。

影片的前半部分包裹着爱情的外壳,它拥有一切爱情片的典型元素:暗恋、热恋、性爱、分离、移情……但随着情节的进展,你却发现自己已渐入神秘奇悬之境。与其说它是一部凄美的爱情故事,不如说是带着理性灼烤人心的悬疑片。导演曾自述他的拍摄理念:马克斯在登机前吞下未婚妻给他准备的安眠药。观众们可以假设这一切不过马克斯在飞机上的幻梦:错综复杂的结构,现实与回忆的跳接,人物关系抽丝拨茧的展开方式……影片采用了相似镜头的剪辑来完成两个时空的叙述:拂去浴室镜子的雾气回到过去,用同一地点从秋到冬的切换完成时空跳转。在技术上这虽不新鲜,但视觉效果却依然让人难忘——繁复的技术让这部电影的技术性超过了艺术价值,即便如此,也并非意味着它的艺术性被摒弃——娴熟的技术表现同样也是导演哲学思想的完美表达:世事借由非常态的方式向前,生命中的偶然对个体命运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在命运的驱使之下追波逐浪,也将自我的选择溶于命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