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34234500000020

第20章 冰山上的来客

“出品”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白辛

“导演”赵冰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

“首映”1963年

“故事梗概”

新疆的萨里尔山是一座冰天雪地的地方,这里是西北的大风口,也是中国西北部的国境线。这里驻扎着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三年。这一年夏天,一队迎亲的队伍从外地娶来了一个新娘子,牧民尼牙孜老汉的儿子纳乌路孜美美地当上了新郎官。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新娘子是假冒的,她是匪徒头子热力普逃跑后安排潜伏下来的女特务,是江罕达尔的小老婆古里巴尔,现冒名叫古兰丹姆。

迎亲的途中,巧遇到新来哨所报到的战士阿米尔。阿米尔听说新娘子叫古兰丹姆,心里一怔,这个熟悉的名字勾起了一段童年时代的辛酸回忆……

那是在八年前,阿米尔与古兰丹姆青梅竹马,情深意切。但是后来古兰丹姆被叔叔卖给了江罕达尔和热力普当奴仆,改名买日乌莉。从此,他俩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晚上,杨排长让阿米尔一起去参加婚礼,古里巴儿知道阿米尔与古兰丹姆的童年经历,便假戏真做,频频地向阿米尔暗送秋波,投怀送抱。从此,她不分昼夜,多次到哨所去寻找阿米尔,要求与他重归于好,实际上是为了刺探边防哨所的情报。

阿米尔虽然再三以军纪相距,却依然无法摆脱这个女人的纠缠。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杨排长的注意。

一天傍晚,尼牙孜发现冰峰上将出现暴风雪,让儿子马上去通知杨排长将哨所的人撤回来。而纳乌路孜却让妻子去报告,无意中泄露了冰峰上有哨所的秘密。情报立即传给了热力普,请求乘机派人偷越解放军驻地。热力普和江罕达尔见有机可乘,便领人行动了,而在偷越驻地时,被冰峰哨所的战士歼灭了。一股残匪不甘心失败,一个暗号叫“真神”的匪首阿曼巴依,又带着买日乌莉企图混入驻地活动。他一直伪装成热力普的奴仆,这次他抓了一位当地牧民带路。这位牧民叫卡拉,他其实是我军的侦察员。

卡拉为了救出买日乌莉,答应了匪首的一切要求。途中,却被阿曼巴依发觉并暗枪杀害了。他临终前拉断了心爱的热瓦普琴弦,并托买日乌莉把它转交给杨排长。

当杨排长接到了这把断了弦的热瓦普琴时,他明白了卡拉已经遭到了不幸,对阿曼巴依和买日乌莉的到来,采取了进一步的侦察措施。不久,就知道了买日乌莉才是真的古兰丹姆。阿曼巴依知道假古兰丹姆的身份暴露后,立即派人将古里巴尔干掉了,他策划在巴罗脱节的叼羊比赛时,乘机向解放军驻地进攻。而情报早已被哨所掌握,杨排长巧妙布置天罗地网,将这一股匪帮全部歼灭了。真古兰丹姆终于与阿米尔相会了。

“阿米尔,冲!”在杨排长鼓励下,阿米尔与古兰丹姆深情地拥抱在一起了。

边疆人民有了解放军的守卫,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电影欣赏”

这部影片的声画结合,特别是歌曲与故事的结合亦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平。一班长牺牲时的《怀念战友》就是一首由心底发出的英雄颂歌,抒发了诚挚的战友之情,表达了人们对献身和平的勇士的深切怀念。影片中尤为精彩的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运用,更使人感动。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三次,三次都既有共同的效应又有不同的作用。第一次是阿米尔误以为刚刚做了新娘子的假古兰丹姆薄情、变心,而作为一个解放军战士又不能因为个人感情影响军民关系,痛苦不堪中,他回忆起两人当年的青梅竹马,这首歌就在回忆中,小古兰丹姆被匪首热力普强行买去为奴时出现,歌声在这里与回忆联在一起,起到了叙事的作用,同时也将两个青年好友的诚挚感情与恶势力的残忍无情,和小人物对命运的无奈表现了出来,也起到修辞的作用;这首歌第二次出现是在排长已经对假古兰丹姆存有戒心之后,放羊路上,他发现假古兰丹姆又要借纠缠阿米尔之机,行侦察我方哨位之实,就让阿米尔唱起了这首“情歌”,以试探、确定假古兰丹姆的真实身份,结果假古兰丹姆果然中计,掉头而去。在这里,这首歌只起到了叙事的作用;第三次出现这首歌是在真古兰丹姆出现,真假古兰丹姆为自己的身份发生激烈争吵之后,杨排长又一次有意让养伤的阿米尔唱起这首情歌,结果引来真古兰丹姆的热情回应,一对有情人历尽磨难后终于相认,歌声在这里又兼有了叙事与表现人物情绪的双重功能,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也许就因为这首歌与影片故事结合得十分紧密吧,这首歌数十年间一直是传唱甚为广泛、最受欢迎的电影插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