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34234500000019

第19章 小兵张嗄

“出品”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缨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于绍康

“首映”1963年

“故事梗概”

都说你是一个嘎小子,你看看你吧,下河摸鱼,上树逮鸟,身上抹泥,跟胖墩打架,输了耍赖还咬人,挨了批评生气就上人家房顶堵烟筒……你瞧瞧,瞧瞧,这些“光辉”的历史都是你的杰作,谁又能说你不嘎,谁又敢说你不是一个嘎小子呢?

嘎小子是嘎了点,但你这个嘎劲儿,我们大家都挺喜欢的。正因为你嘎,你才拥有了你敢想敢做的性格;正因为你嘎,你才拥有了同龄的孩子们所不具备的机灵与聪慧:正因为你的嘎,日后你才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从这方面看,我们还要说你嘎得好嘎得妙,嘎得可爱嘎得够味儿呢!嘎子是个苦孩子,从小就没了爹娘,与奶奶相依为命。在那个残酷的环境里,既要与贫穷搏斗,又得躲避日寇的刺刀。

除了奶奶之外,你最热爱与崇拜的人就是那位曾在你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了。老钟叔给你讲了好多好多革命故事和抗日的英雄,讲的罗金保叔叔的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侦察员罗叔叔用条疙瘩包上了红布顶在了鬼子的后腰上硬是抢下了鬼子的真枪……老钟叔还用木头给你削了一只小手枪呢!这只木头枪你喜欢得像宝贝似的,在手里比划来比划去的,俨然自己成了个将军。

你多么渴望自己能有一只真正的手枪啊!有了枪,自己就长大啦,就能去打日本鬼子了,嘿!

提起日本鬼子,你就恨得牙根直痒。日本鬼子说来就来,捉鸡、抢东西、烧房子、杀人、干尽了坏事……奶奶为了掩护老钟叔叔,惨死在鬼子刺刀之下。老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你哭啊喊啊,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你终于明白,再哭再喊也无济于事。奶奶死了,老钟叔被抓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你消沉,敌人的残暴与狰狞更不能令你屈服,在你幼小的心灵上已经燃起了复仇的火焰,这炽热之火熊熊地燃烧,令你无所畏惧。你下定决心要为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要像老钟叔和罗金宝叔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鬼子。嘎子你真是个好小子,好样的。在寻找队伍的路上,你发现有个汉奸模样的中年人骑车而过,腰里还有个“家伙”。你悄悄地尾随其后,趁其不备扎坏了他的轮胎,等那人蹲下修车时,你冲上去用木头枪顶住了那个人的后腰上说:“不许动,打死你这个狗汉奸。”你刚要取出那个人的枪时,那人冷不丁地回身将你打翻,然后把你带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过后你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你崇拜已久的侦察员罗叔叔。你的胆量与行为让罗叔叔非常欣赏,部队收留了你,你就跟着罗叔叔去外面侦察,配合得很融洽。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你与罗叔叔成功地逮住了敌人的胖翻译官,你用木头枪缴获了他的真手枪。

得了小手枪,你心里乐开了花,到处去炫耀,害得小胖墩跟你打了一架。组织上已经争取了胖翻译为我们工作,他的枪必须还给他,放他回去,做我们的内线,接应我们营救老钟叔。可你却想不通,自己缴获的手枪为啥还要还给人家。想不通归想不通,但上级的命令还得服从。

真枪没了,你生气地想,等以后我还会得到一把真手枪的。果然,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你又缴获了一只真手枪,你害怕再被领导要回,就爬上高高的大树上,把枪藏到了喜鹊窝里。在这场战斗中,你负了伤,屁股上挨了一枪,被留下来在老乡家养伤。当鬼子又进村时,你看到老满叔和胖墩被敌人毒打,便勇敢地站出来,像老钟叔那样挺身而出。你对敌人说:“我就是你们要抓的八路,跟他们没关系。”

你被带回了鬼子的炮楼,当鬼子用皮鞭子拷打你时,你勇敢地咬破了鬼子执鞭的魔手……当外面在攻打炮楼时,你在里面里应外合点起火堆,烧了鬼子炮楼,并救出了老钟叔,消灭了鬼子队长龟田,拔掉了白洋淀这最后一个鬼子据点。

你荣立了战功,交出了那只真枪时,区队长把那只真枪发给了你,并宣布你成为真正的八路军侦察员了。

嘎子,你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电影欣赏”

影片《小兵张嘎》是由著名的摄影师聂晶拍摄的,他在艺术上是很有追求的。影片的影调是在明快之中带有刚健之气,给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纯朴的感觉。它对光的处理总是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一切光影的安排首先是以人物为主,突出环境气氛也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做到了情景交融,环境与人物相呼应。影片的构图精致、简练,尽量防止和隐蔽一些繁琐的线条,力求人物和主要线条的突出。画面里的基本线条是雄伟有力的斜线,人物近景尽可能拍摄侧面或半侧面的角度,增加了嘎子敢于斗争的动势,构图的支点也是偏向一方的动势支点,给人感到前进的动态,唤起奋勇前进的力量。此外,摄影师还极力追求那种“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这在白洋淀的晨曦,祠堂广场奶奶的悲壮就义,嘎子告别白洋淀的那细雨潆潆、雾霭微微的“云雨图”,蓝天白云下千里长堤的冀中平原以及波光闪闪的荷花淀,都可感受到那浓郁的诗情画意。影片《小兵张嘎》的摄影中,最具特色的还应数那著名的运动长镜头的运用于。比如钟亮和嘎子从破庙内逃出,在破墙小巷中,老钟被推到老乡群里被伪军带走的这个长镜头,从横移跟摄,推移跟摄,在十字路口的几次摇摄和拉移跟摄,再继以摇摄,均是一气呵成,既满足了戏的内容要求,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机警、镇定和勇往直前,也满足了这段戏节奏上的要求,紧张而又沉着。又如茶馆后面罗金保领着嘎子经过曲折、隐蔽的地道来到队部那场戏,二人经过院子、瓜架,推开一扇横门,进了另一院子,从墙洞钻过去,经过墙夹道,跳上鸡窝,翻入另一所寂静的小院,影片的镜头始终跟随人物的动作和行动路线一口气拍摄下来,推拉摇移与升降的综合运用,使人物动作连贯,环境的关系也突出,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光辉思想。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在60年代初期的中国影坛上还很少见,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传到中国来,这些镜头是在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用手工业式的土办法拍摄的,因此聂晶同志的这些探索更显得十分可贵,它在中国电影镜语语系的演变中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