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管理
34231000000047

第47章 经营人才

在今天知识爆炸,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显得日益重要。要办好一个企业,人才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国内外管理者所公认的一条规律,所以管理者必须树立牢固的人才观。

美国惠普电子仪器公司在吸收人才、智力投资方面,历来具有高瞻远瞩、大刀阔斧的特点。他们同斯坦福大学定有协议,公司的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可在业余时间到大学有关专业旁听,以进行知识更新。他们规定公司的几万名被管理者,每周必须至少拿20小时学习业务知识。每年,惠普公司有25%的被管理者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深造。培养人才所花的资金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10,所花的人力占公司人力的1/10.这个公司还有专职研究人员700余人。

关于企业与人才的关系,惠普公司有两个有趣的公式。一个公式是:

人才=资本+知识=财富

惠普公司的人才指导思想,可表现在如下一系列结论中:“人才就是根本”,“知识就是财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才的内涵”;“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等等。

他们认识到,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电子仪器公司不同于传统工业,是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最多最快的工业部门。这样的企业对知识的渴求,远远大于其他企业。他们深深懂得,只有知识密集型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只有通过人才竞争,知识才可以发挥作用,产生威力。用惠普公司经理的话讲就是“本公司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是寻求最佳人选”。

正是这种指导思想,才使得惠普公司在几十年时间里长足的发展。当年,它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只有7名被管理者,538元资本,以一个私人汽车库作车间。这也就是惠普公司的另一个有趣的公式的来历:博士+汽车库=公司博士、汽车库,这是两个悬殊的条件对比,然而也是一种发人深思的对比。30年代,斯坦福大学有一位颇有远见的教授特曼,他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体利特、帕卡德等指出一条成才方向——把自己培养成“管理者型”人才。他借给他们一笔“资金”作创业原始资本,又找了一个“厂房”——就是前面所说的惠普公司的538元资本和那个汽车库。教授还为学生确定了一个具有广阔前途的产品方向——生产电子管高频振荡器。到了60年代后期,美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惠普公司产品方向及办企业的指导思想,被证明是极有预见性的,它得到了极大发展。到了70年代,它遍布全球,已有40家大公司、200个销售服务点、7万多被管理者、5000余种产品、近50亿销售额,成为一个国际性大企业。

总部位于汉城的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垄断财团之一,90年代初,该集团的销售额为480亿美元,资产额450亿美元,雇佣职工102300人。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大工业公司中居第15位。由于三星集团出色的经营业绩和对国家的卓越贡献,韩国政府曾追授该集团前董事长李秉哲一级国民勋章——“无穷花勋章”。

三星集团之所以能成长为一流企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之一在于它实行了为韩国企业界所称道的“人才第一”战略。三星集团曾一度宣称“事业报国,合理经营”原则。李秉哲常说:“企业的经营就是人的经营。”如果没有众多的优秀人才作为后盾,就无法实现事业报国,也谈不上进行合理经营。用李秉哲自己的话说,三星集团成功的秘诀就是“贯彻了‘人才第一’的原则。”

三星集团投人巨额资金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再教育体系,几乎把集团的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了遵守道德规范、勇于开拓、身怀绝技的精英。世人称三星集团是“人才的宝库”,并非夸大其词。

三星集团每年用于培养和教育人才的费用高达5600万美元,相当于日本同类企业的二倍,美国和欧洲同类企业的三倍。三星集团不仅办起了一系列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还拥有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和研究院,规定从董事长到普通职工,每年都要接受至少一次以上的培训。

在三星培养中心,职工首先接受的是爱三星的教育,以培养职工热爱三星,为三星忠诚服务的思想,树立“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的信念。这是三星人的人门必修课。其次是进行“三星经营理念”教育,也就是进行“事业报国、人才第一、合理追求”教育,使新职工具备三星要求的国家观和事业观。入门教育中还有一项叫“客观的真实性”教育,其目的是教育被管理者客观、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事物,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本公司创造利润。

第二项教育是职业岗位互换教育。进入培训中心的被管理者,凡是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又同在一个宿舍里起居的,就来个角色互换,颠倒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被管理者可以管理者管理者,科员可以支配科长。通过这一培训,被管理者可以体会到当管理者的尊贵和荣耀,从而培养了自信和勇气;管理者也可以体验到被管理者被支配的滋味和苦衷,从而产生了能够体谅被管理者的民主作风。培训结束后,大家仍能以“角色互换”的心情看待对方,使彼此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星集团还开办了“总裁学校”。建立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要使集团的850名高级管理人员接受6个月的培训:前3个月在本国接受训练,后3个月在海外学习外语并了解当地情况。通过这一培训,努力使被管理者具有国际眼光,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以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经过教育之后,不少被管理者都感到,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自信。一位受过培训的保安人员说:“作为一名普通保安人员,居然能受到这么好的教育,能够听那么多优秀的导师讲课,这真是平生用钱也买不来的机会。”

除此之外,三星集团还有其他一些教育,课程繁多,内容丰富。例如大学毕业生的人门指导,海外机构被管理者家属教育,海外雇工教育等课程。单是这些教育课程的名称,就足以令其他企业自叹不如。这也是三星比别的公司拥有更多人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