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这一字眼,并非标新立异,危言耸听。任何部门、任何单位的管理者,事实上无时无刻都在面临着怎样巧妙处理与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问题。既然这个问题存在,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它,应该认真地研究妥善处理的方法和艺术。
各种“势力”的产生,非一朝一夕;它的消失,也决非短期内就能办到。各种“势力”既然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有其存在价值。每一种“势力”,都能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每一种“势力”,都能对其他“势力”,甚至对管理者自身,产生微妙的影响和牵制作用。每一种“势力”,都有着于个起核心作用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有的可能抛头露面,有的也可能“谦虚”地躲在人群里。
各种“势力”之间,既相容,又排他;既对立,又统一;既协调合作,又分道扬雄,往往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排列组合格局。
某一种“势力”的壮大,就意味着必有另一种或若干种“势力”的削弱,这种发展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原有的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随之将产生另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任何“势力”都不能永远正确,如同任何人都不会一贯正确一样。
管理者与各种“势力”之间,存在着法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决不是不可改变的,尤其是当管理者出现重大失误时,管理者组织很可能挑选某一种“势力”的代表人物,来充任新的管理者。
管理者要妥善地处理好同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各种“势力”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然后,根据组织管理活动的需要,区别对待,用其所长,灵活巧妙地运用每一种“势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
管理者应该始终居于支配全局的有利地位,高瞻远瞩,居高临下,对各种“势力”起到管理者、协调、引导、监督、制约的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原则,使各种“势力”都感到你没有倾向性,是他们可以信赖的管理者。
倘若管理者真的一屁股坐在某一种“势力”的板凳上,那么,他立即会使自己由一个各种“势力”的合法管理者,沦变为某一种“势力”的袒护者,无法再对各种“势力”发挥协调平衡作用,只能对某一种“势力”发挥有限的影响作用,况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将受到这一种“势力”的强大影响和制约,人为地在自己面前树立众多的对立面,激化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管理机器的正常运转,最终动摇自己的管理者地位,导致另一位能为各种“势力”所接受的新管理者来取代自己。
只有凌驾于各种“势力”之上,不偏不倚,秉公处事,巧妙、灵活地按动每个“琴键”,才使各类管理者左右逢源,实行有效管理。
公元698年(则天后圣历元年)腊月25日,武则天有一道诏书昭告天下:赐太子姓武氏。
太子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子随父姓,这是千古不变的规矩,为什么武则天别出心裁,要让儿子随了自己的姓呢?
这出于一种政治上的需要。
武则天晚年最为苦恼的一个问题,便是由谁来接班为好,是姓武的侄子呢?还是姓李的儿子。
她当皇帝20年来,对武氏家庭多方加以扶植以至纵容,使得武氏集团的势力极大地膨胀,野心也就随之而膨胀,在武氏集团看来,既然皇帝姓武,继承帝位的,当然应该是武氏后代。
而李氏宗室及朝廷大多数大臣却以为,武则天的皇帝宝座是从李氏手中篡夺的,她死后应该归还李氏后代。有的大臣甚至上书问她:是侄儿和姑姑亲呢?还是儿子和母亲亲?如果将帝位传给侄子,他在为祖宗建立宗庙时,只会供奉自己的父母,你这个当姑姑的往哪里摆?而传位给儿子,你在宗庙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全面权衡了利弊以后,武则天终于决定传位给儿子,将多年贬斥在外地的三儿子李显接了回来,立为太子。可是,武氏、李氏两大势力集团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武则天预感到,在她死后,武、李两家难以和平共处。怎么样才能协调这两派的关系呢?她除了在人事安排上有意地压制武氏的势力以外,最绝妙的一招,便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改随母姓,也姓武。这既让那些以为非武氏子弟不能继位的人有口难言,又使那些主张继承人非李氏子弟莫属的大臣得到了满足,真可谓一箭双雕。武则天就是通过这一手法来平衡两派的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