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环保知识篇》(下)
34221800000009

第9章 与大气共存亡(3)

光化学烟雾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使家畜患病,破坏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还会使橡胶老化,染料褪色。

由于光化学烟雾使空气浑浊,空气能见度差,影响汽车和飞机的安全行驶,车祸和坠机事件也会增多。

光化学烟雾可怕又可恨,人们管它叫“淡蓝色的恶魔”。

光化学烟雾是由人为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废气的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它是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的混合物,是一种具有刺激性而带浅蓝色的烟雾。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如遇上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烟雾便会积聚起来,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这种烟雾最早见于美国洛杉矶,那里的汽车成灾,地形比较特殊,所以也称做洛杉矶型烟雾。现在光化学烟雾在日本东京、大阪,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大城市也时有出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兰州的西固石油化工区也发生过这类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是烟雾弥漫,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它一般发生在相对湿度较低、气温为24~32℃夏季晴天的日子里,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稍后一些时候,傍晚自然消失。

光化学烟雾对人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

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所谓光化学烟雾,就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一种有害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伤及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严重时也可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光化学烟雾对少年朋友的危害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少年的身体发育正处在快速生长阶段,新陈代谢明显高于成年人,这时对如光化学烟雾之类的有害物质比较敏感,所以少年朋友对光化学烟雾的防范更应注意。1980年8月和9月,在我国西北工业重镇兰州市就连续两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据调查,受这两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伤害的2500人中,多数为未成年人。其中76%的人眼睛流泪、怕光;49%的人感到头晕、恶心;37%的人感到头痛;36%的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这种例子并不典型,其实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曾经导致400人死亡,这在当时成为爆炸性的新闻而震惊世界。光化学烟雾不但对人体十分有害,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害的。光化学烟雾可以造成植物枝叶枯黄直接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一旦光化学烟雾形成,在它消失之前,必然或多或少地给人体和植物以及动物造成伤害。

拥抱蓝天

在当今世界上,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冲破狭小的地域限制,成为跨越国界、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气温升高,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危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波及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但人类不可能坐以待毙,人类已经组织起来,制定有关条约,加强治理污染的国际合作。

在1996年5月,法国一个名叫“渴望新鲜空气”的组织,在巴黎发起了反对空气污染的全国行动。有1000~4000人响应号召上街游行,同时在法国各地也组织了一些活动。在首都有4000人或徒步,或骑自行车,或滑旱冰在巴士底广场到美丽城公园空气馆之间游行。在图卢兹,40来人响应自行车协会的号召聚集在市政厅广场,要求发展城市自行车交通。游行者大多骑着自行车,他们穿过市中心的大街小巷,要求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在波尔多和普瓦东蒂埃,大约70人骑自行车在市中心游行,散发传单。在米卢斯,有10多人上街游行。在里昂,数十名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身着工装,头戴防毒面具在市中心抽取空气,并要求驾驶汽车的人“自我检查”,以控制城市的污染。据该组织说,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数百人,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限制汽车的数量。

他们提倡发展像自行车这样的“清洁的”运输工具。

治理大气污染,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否则将事与愿违。希腊雅典的事例很耐人寻味。雅典的空气污染十分惊人,这些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中排出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等废气。因此迫使政府不得不宣布禁止车辆在市中心通行,工厂停止生产,甚至建议大人和孩子不要上街。并且对新车课以高税,以限制人们购置车辆,但结果并不理想。那些买不起新车的人,便想方设法延长旧车的使用寿命,结果反而加重了空气污染。同时,政府一面提高车价,一面又对汽油价格进行补贴,使其石油价格在欧洲是最低的,这一政策反过来又刺激人们去买车。如此恶性循环,不但未解决问题,反而越弄越糟。可见一套合理的政策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墨西哥城当局近10年来,为扭转污染严重的形势,花费巨额资金,先后宣布了7项计划,其中包括“今天禁止汽车行驶”这样一些著名的措施。但是,这些计划实施所取得的成果却不尽人意。污染仍在继续增加。据该市卫生局1995年5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墨西哥城,有30%的儿童体内含铅量超过国际规定的标准。然而与墨西哥城情况相反,日本东京的污染得到了全面控制。其实早在70年代,东京也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是日本政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止污染的严格措施,从而控制了污染。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也因为政府的重视而使得该市成为污染指数最低的欧洲国家首都之一。看来治理空气污染,一在政策,二在科技。如果政策失当,则有逆水行舟之危。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引进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改变自己原有的落后工艺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方向。中国的燃烧结构是以燃煤为主。因此,防止酸雨和烟尘等就应从改变燃烧结构、排烟脱硫、改进燃烧技术起步。采用热电联用、集中供热等方式取代分散供热。这样锅炉效率可达80%,节煤40%。既节约了能源,又便于集中进行烟尘净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执法检查组,于1996年5月对首钢公司的大气和水污染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对首钢在经济建设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严重的大气及水污染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检查组强调,首钢的环境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当前关键要提高环保意识,始终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方式,改变追求规模、追求数量和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营模式,把注意力放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上来;同时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努力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改善首都的环境状况作出新贡献。

今天,世界各国已经都来关心大气保护了。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加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在许多城市,“黑龙”、“黄龙”、“灰龙”被缚住了,“淡蓝色的恶魔”被驱走了。昔日以公害闻名的洛杉矶又恢复了原来秀丽的景象,再度成为旅游胜地。世界著名的雾都伦敦,再也没发生过烟雾事件,并且已经是无烟城市了,曾经消失了的100多种小鸟又飞回来在枝头歌唱,为现代大都市增添了情趣。日本东京消失多年的蜻蜒、萤火虫等又回来了。我国的环境模范城市:厦门、珠海、大连、深圳……向世人展现迷人的风姿。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了保护空气的清新,为了不让那些可怕的大气公害事件发生,全人类都在进行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