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材料知识篇
34220200000006

第6章 玻璃世家(3)

什么叫可调光的玻璃呢?就是根据光线的强弱可自动调节光线进入室内多少的特殊玻璃。大家也许戴过一种变色眼镜吧?它的透明度在室内和室外是不一样的。当你从室内走到阳光刺眼的室外时,眼镜上的玻璃会变色,实际上就是变得不那么透明了,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大大减少,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这种变色眼镜上的玻璃就是可调光的玻璃。

不久前,科学家又发明了一种可自行调光的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在天气寒冷、气温低时,透明度很高,阳光会全部进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增加;而当天气炎热时,它就变成为半透明,使室内变凉爽。这种玻璃是怎么发明的呢?

谁都吃过鸡蛋,但不一定想过鸡蛋由生变熟时的有趣现象。比如,生鸡蛋的蛋白是透明的,可以透过蛋白看到里面的蛋黄,但煮熟的鸡蛋,蛋白就变成不透明的了。科学家从蛋白的透明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得到启示,决定研究出一种随温度变化(或随阳光强弱变化)的玻璃。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森特克公司有两兄弟,弟弟叫罗伊·查赫鲁,哥哥叫戴·查赫鲁。为了发明这种可自动调光的玻璃,找到了一种云胶材料,这种云胶能随温度的变化自行改变透明度。它是一种含油质成分的聚合物和水的混合物,在低温时,其中的油质成分把水分子“冷冻”成一层外衣包围在像面条似的聚合物纤维的四周,就像一团线,外面包的绝缘外套,但这时的云胶是透明的,能通过大部分阳光(90%以上)。而当温度较高时,聚合物纤维周围“冷冻”的水分子被“熔化”聚合物纤维就像沸水中的面条那样,翻滚着绞成一团乱麻似的,这时云胶就从清澈透明状态变成为像蛋白一样的不透明的白色,可以阻挡90%的光线透过。

查赫鲁兄弟制成的云胶是一种半流体,其透明度随温度的变化很灵敏,2~3℃的温度变化就能从透明转变成半透明,将这种云胶半流体夹在两层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之间,就可以制成自动调光的窗户玻璃。云胶的透明度变化还是可逆的,即低温时是透明的,温度升高时,透明度逐渐降低,但温度一降低,它的透明度又会恢复。要想检查这种玻璃调光是否灵敏,只要把手放在上面就知道。如果你的手放上后,玻璃上留下了你的手印,就证明它是有效的。

发电玻璃

窗户每家都有,那是用来采光、通风用的,还没有听说过用窗户可以发电的。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人研制出了能发电的窗户。这个人叫迈克尔·格拉蔡,他是瑞士的一位化学家。他经过几年的研究和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一种能发电的窗户玻璃。它既能透光,使室内明亮、又能发电,让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响起来。

格拉蔡怎么想起来要发明发电的窗户呢?这并不奇怪,因为现在世界上到处嚷嚷有能源危机,说石油和煤炭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但太阳能却是取之不尽的。格拉蔡就想:世界上的住房和建筑物上该有多少窗户呀?如果能使向阳光的一面的窗户都能利用太阳能发电,那么得到的电力加起来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于是,他从8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能发电的太阳能窗户。

1991年10月,格拉蔡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奇特的太阳能玻璃板,这种玻璃板不仅可以安在各种建筑物上作窗户,又可以同时发电,而且得到的电能要比现在通常用的硅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便宜5~10倍。

这种玻璃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玻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里面有许多“机关”。格拉蔡在两层普通玻璃板之间“夹进”了一些特殊的遇到阳光就能发电的超薄化合物,其中包括二氧化锡导电层,二氧化钛半导体层和一种含碘为主的电解液层及一种类似植物中的叶绿素的染色层。

你也许会问,玻璃板之间夹了这许多层“馅”,还能透光吗?其实你用不着担心,别看玻璃板之间有这么多夹层,但它们总的厚度才10微米,因此完全可以透过光线,一点也不影响室内的亮度。

那么这种古怪的玻璃板是怎么发电的呢?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当光线穿过外层玻璃和非常薄的二氧化锡层及电解液层,到达染色层时,染色层就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光子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粒子(用肉眼根本看不到比细菌还小得多的玩艺儿),别看这种粒子小,它打在染色层上却可以把一个电子给轰出来,轰击出来的电子进到二氧化钛半导体层内,又转移到紧挨着它的二氧化锡导电膜中,形成电子流。这样,在里外两层玻璃上的二氧化锡就像一个干电池的正负极,带上了电,只要在这两个正负极之间连接上收音机和电灯泡之类的电器,就可以收听音乐和照明。

现在这种太阳能玻璃板每平方米可以发出150瓦的电力,全世界的玻璃窗户要是都换上这种玻璃板,你想想会发出多少电力?据格拉蔡说,用这种玻璃作窗户,安装起来也不费事,安一个窗户有两小时就足够了。当然,眼下这种发电玻璃还比较贵,但比起现在常用的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而且预计,这种玻璃只要今后大量生产,成本会不断下降,因为制造这种发电玻璃的原料包括二氧化锡、二氧化钛都是很便宜的。

又轻又结实的玻璃钢

少年朋友大都知道,氧气瓶是一种耐高压的容器,它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为150千克/厘米2。为了使用安全,制造时,往往要求它能承受3倍的工作压力,也就是450千克/厘米2。在这一工作压力下不爆裂,才算是合格的氧气瓶。

有时候,人们要求氧气瓶能忍受的压力更大,要达到600千克/厘米2以上,远远超过通常的设计指标。

那么,用什么样的钢材才能满足这种高压要求呢?

很显然,用普通钢材非爆裂不可。为此,材料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它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种材料叫“玻璃钢”。所谓玻璃钢,是由玻璃与塑料复合在一起制成的。

在本章开头,我们就已经提到,玻璃是一种硬而脆的材料,一摔就碎。由玻璃钢制成的氧气瓶能经得起摔吗?

材料科学家利用玻璃钢氧气瓶做过一次破坏性试验:

将一只玻璃钢氧气瓶充气到150千克/厘米2,然后让它从山顶上滚下山谷。这只玻璃钢氧气瓶与嶙峋的岩石剧烈地碰撞着。试验结果,氧气瓶一直滚到谷底,仍然没有爆裂。

经测试表明,一般玻璃的耐拉强度只有普通钢材的八分之一。当我们把玻璃熔化,拉成只有头发丝直径十几分之一,那么细的玻璃纤维,它的耐拉强度可增加十几倍。

大家知道,水泥块耐压,钢材耐拉。用钢材作筋骨,水泥砂石作肌肉,让它们凝成一体,互相取长补短,就会变得坚强无比。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钢筋混凝土。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用玻璃纤维做筋骨,用合成树脂作肌肉,让它们凝成一体,这样制成的材料,它的抗拉强度可以与钢材相媲美。因此,人们称它为玻璃钢。

玻璃钢是近30多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颖材料。它既坚韧,但又比钢材要轻得多。目前,喷气式飞机上用玻璃钢来做油箱和管道,可大大减轻飞机的重量。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他们身上所背的微型氧气瓶,也是用玻璃钢制成的。

玻璃钢加工容易,不锈不烂,无须油漆。我国已广泛采用玻璃钢来制造各种小型汽艇、救生艇及游艇,节约了不少钢材。化工厂也采用玻璃钢来代替不锈钢制作各种耐腐蚀设备,大大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玻璃钢还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哩!从1942年至1957年,在这15年间,因为没有理想的撑竿,撑竿跳高的世界记录仅仅提高了1厘米。新的玻璃钢撑竿出现以后,由于它既轻又富有弹性,从而使记录直线上升。至90年代初,撑竿跳高的世界记录已由1957年的4.78米提高到6.0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