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你能行:成功从这里起步
34210200000089

第89章 有时,交际需要善意的“假话”

自打记事起,父母便教导我要诚实,说话要说实话,真话。后来上了学,老师又教导我做人要厚道,要讲实话,讲真话,以至于用“狼来了”的故事启导我。

后来随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诚实与厚道的含义,实话与真话是要分场合,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英国男士劳比一生耿直,憎恶在人际交往中有任何作假。为此,他在50年生命旅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终于有所醒悟。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人,连妻子和儿女也已离他远去。劳比只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在日记上,讲给自己听。劳比这样说:“我到现在才相信,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候,假话和假象更能促进友情和爱情。”

劳比的经历是人类多少年来困惑的缩影。我们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但发现坦诚在许多时候会碰得头破血流。他把人类长期来羞于启齿的隐秘说了出来:很多时候,交际并不需要真实。

“假话”。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布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当我们得到亲戚病重,当我们获悉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假话。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假话就开始发挥作用。

真正能说好假话并不比说真话容易,首先我们应消除对“假话”的偏见和犯罪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但说假话有三条规则。

(1)“假话”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

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真实意图时。我们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一位女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2)合情合理,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

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激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3)许多“假话”非说不可

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我们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为了礼仪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我们说假话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

当我们按照上述三条规则去说“假话”,我敢肯定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魅力。只要我们心存真实,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这是美丽的假话。它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这同丑恶的假话,同以不可告人的目的编造的假话相比,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那种心术不正,诈骗、奸佞、诬陷的人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