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自然生长教育
34198000000095

第95章 儿童走向成人逐渐呈现鲜明的八个标志

在当下我们仍以18岁为成年人。由儿童到成年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呢?根据我多年家教的研究,教育工作的积累和对学生的大量观察,应有如下八个方面。我概括为儿童走向成人的八个鲜明标志。

一是独立

一个独立的人,指其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我们说这个人有独立的能力。

我的女儿读初中时是学生干部。一次他们学校要出去春游,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让每人带一样菜,然后集体午餐。我太太建议孩子们去市场买菜来我家做。在我太太的指导下,他们每人做一样菜带走了。后来听孩子们说,这次春游因是学生自己做的菜,又好吃,又有记忆,有的孩子的独立就这样开始了。

从生活到心理都不依赖别人,事事自己思考,问题由自己解决,这是一种能力。独立在八个鲜明标志之首,因为独立很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儿童走向成人,不再依赖妈妈爸爸。更重要的是妈妈爸爸让孩子们独立。有些家长经常跟我说,孩子都十八岁了,还依赖家长而不能独立。其实,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在孩子生长过程中包办太多、替代太多造成的。家长要放手,孩子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做。

独立是不依靠其他事物或他人而存在。对于个人而言分成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其中有一种不够独立,就容易造成父母不能让孩子独立地去处理事情。想要父母给自己空间和时间独立,一定要在以上三方面都努力做到独立。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不会用勺子吃饭那就说明这个孩子还不能生活独立,如果一个小学生还不能自己整理房间,还不能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还不能做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属于生活不能独立。这样父母便不会放心让其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想独立就要从小事上做到独立,自己不能独立,强迫别人给自己独立是没有独立能力的表现。

独立而不孤僻,要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善于自省。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梁启超释:“不足独立而治,谓师法不能离开‘专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书籍,进了一层,研求到意义上去,所以出了魏默深、龚定盦一班人,发生独立的思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有些人做事总放不开手脚,这也怕,那也怕,结果事情干得一塌糊涂,有时同时采纳多人的建议,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说事情办得让人如意。做自己的,恰恰会很好。

有位书法大师应一座寺庙之邀,要提字悬在门上,供游人欣赏,他写字时,一名坦率的弟子为他磨了许多墨汁,但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得不好!”大师写了第一幅后,他批评道。

“这一幅呢?”

“不佳,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弟子说道。

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84幅,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弟子外出小解时,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于是在心无旁鹜的情况下,自自在在的写完了一幅。

弟子回来看了说道:“杰作!”

评语:千万不要让别人牵着你的鼻子走!

独立的人善于“慎独”。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独立静思省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皓月当空,心旷神怡,精神十分舒畅,感觉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细微境界。此境界就是“天君泰然,快足宽平”了。

二是合作

合作是心胸,合作是品质,合作是能力。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之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人在中和状态才易合作。

合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俗话说:“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这就是合作。善于合作,把上上下下的智慧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能事半功倍。善于团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胸怀。兼听则明,兼听纳谏是宽阔的胸怀。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合作共事,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忘人之过是容人之量,以宽大的胸怀容人之过,会让你拥有更多的人心。

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在官渡大败袁绍,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双方交战之时,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形势一度岌岌可危。幸亏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谋士忠言,致使该谋士愤而投曹,献计献策,火烧袁军粮草重地乌巢,曹军方得大胜。

胜利后,曹军发现袁绍的文件中有大量朝中官员给袁绍的信,全都是讨好袁绍,都在为自己谋好退路,有人建议曹操彻底追查此事,以通敌罪名论处这些官员。

曹操否决了这个建议,也没看这些信件,命人全部烧掉,望着燃起的火焰,曹操说:“当时形势危急,我尚不能自保,他们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啊!”

论及见识胸怀以及收买人心的策略,曹操的确高人一筹。

大度方能立信,才有合作之人,凡有大作为的人都应有大肚量。在用人上不可矫枉过正,揪住下属的毛病不放手,只能是削弱自己的实力。

盲人心中的明灯。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红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了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自己。这些孩子不懂,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他人是合作的基础。

三是勇敢

勇敢是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处在优势时不张狂,不喧躁、不得意忘形,处在弱势时不气馁,不放弃,不轻易认输,强调对自我的“挑战”等。要有坚韧的意志力,明白失败也是必需的经历,勇于挑战自我。勇敢是“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胆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

《新华字典》对“勇”的解释为“有胆量,敢干,引申为不畏避,不推委”;《新华大辞典》对“勇”的解释为“胆大,敢于向前,泛指胆量,果断向前”。《新华字典》、《新华大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敢”的解释都是“有勇气,有胆量”。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勇气”的解释为“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对“胆量”的解释为“不怕危险的精神,勇气”。由上总结“勇敢”最重要的含义是:不怕危险,果断向前,敢作敢为,毫不畏惧。

那么,勇敢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或气质。敢为人先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气质,只有那些有勇气的人,有勇气敢为人先的人才能被称作是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善于克服困难,在他那里没有问题。痛苦与欢乐像黑暗与光明相互交替,只有知道怎样使自己适应它们,并能聪敏地化解的人,才懂得怎样生活。

有个人一脸失意的去找朋友聊天。他无奈地对朋友说:“我整天遇见的只有问题,我简直受够了。如果你能帮助我解决所有问题,我愿意马上捐赠一笔钱到慈善机构去。”

他的朋友说:“就我所了解,有一个数千人居住的大社区,他们没有一个人有任何问题,你喜欢去那里吗?”

“那里听起来似乎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这人兴奋地回答。

他的朋友带他来到一座墓园,对他说:“就我所知,没有问题的人都已经死了!”

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你所碰到的问题不是阻挡你的,而是在帮助你成长,以正确的乐观的心态勇敢的面对它,生活会轻松得多,乐观的多。

四是包容

同窗学友建立起的友谊会维持一生。同学既分享共同生长的喜悦,也有互相分担麻烦的感激,也有彼此宽容对方弱点和毛病的包容。

苍天覆盖,大地承载。包容是心胸,山不厌土成高山,海不厌水成大洋。包容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古时的庞涓和孙膑是同学,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比他强,就残害孙膑,最后被孙膑打败。这是同学相残的千古悲剧。三国时有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无奈之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由此可见包容多么重要。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当我转身迈向自由的大门时,一定要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曼德拉这位世纪伟人在出任南非总统时,请来他曾经在狱中的看守以嘉宾身份出席总统就职仪式。放下怨恨,以示消除怨恨,追求平等,这是多么伟大的包容。

包容的意思是宽容、容纳。“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这是说大自然的包容。可见,包容无处不在,包容必不可少。对于人而言,要深刻理解其实质。一是包容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也是孔老夫子儒家思想的核心。现在不少人都忘了,被金钱冲昏了头,因而只想到自己,学会了与人计较,自然就没了包容。而包容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这需要更宽大的心胸。

包容是一种美德,包容是一种境界,包容是一种幸福,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包容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

我在《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书里讲了“比海更宽阔的是胸怀”的故事。

心胸宽阔的人,会用一颗平静的心面对芸芸众生,所以他的生活永远晴朗无比。直面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只有自己不在意,别人才能真正地认同。

五是忠诚

忠诚是原则,是一个人至高的道德品质。

忠诚,广义上指对所发誓效忠的对象,如国家、人民、事业、上级、朋友(盟友)、情人(爱人)或者亲人(亲戚)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可靠,忠诚勇敢,对祖国无限忠诚。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

君子是有忠诚度的人。讲究衣饰打扮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刻意地追求时尚的新潮未必就是时代的弄潮儿。一个人真正的光辉之处在于其人有闪光的思想,超凡的作为,而绝不是衣着光鲜的外表。与其费尽心思装扮自己,不如使你的头脑深刻。

古时候有位叫公孟的人,打扮成当时流行的君子模样,戴着高高的礼帽,腰间插着记事用的木笏,穿一套漂亮的儒服,来见墨子,对墨子说:“怎么样,我现在像个君子吧?”墨子却摇摇头答道:“我看不出你有哪点像君子,你有君子的作为吗?”

公孟子于是问;“那君子是先讲究穿着打扮,然后才有一定的作为呢,还是先有作为再来讲究穿着打扮?”

墨子回答说:“君子有为不在服饰,穿君子的服饰并不一定是君子。”

道德修养,能力才干才是真东西,名牌服饰没有禁止卖给小人和骗子。

六是自约

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学生们体现自身创造性的天地实在太广阔了。自约,即自己约束自己。只有自我意识成熟的人,才能自己约束自己。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自约。社会整体从受约状态走向自约状态,每个人也从守约状态走向自约状态。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社会的最高形式。

若没有人性的约束,科技人员将是非常可怕的;若没有自律的约束,政治家们更是可怕的。

《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

《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孝文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诏以日易月,此谓夷惠激俗,适身而已。”

唐李朝威《柳毅传》:“仆始见君于长泾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馀无及也。”

君主的自约。“铭”字,有“永志不忘”的含义,是自约文化。把文字刻在器物上,为的是传扬于后世,或用以自警称“铭”。中国古代开明的君主,用它来提醒自己,并制定出各种自我约束的机制。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龙盘于柱,横云飘绕于端,华表的顶端,雕刻着一尊蹲兽,面向宫外,昂首远望。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待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

林则徐的自约告示。在现存的《林则徐集》中载有他的一则亲笔告示。那还是1839年3月,林则徐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钦差大臣”这头衔,在当时黑暗腐败的官场中可是个“肥缺”,他知道到广州少不了有若干人“烧香进贡”。为了摆脱纠缠,于是就手书了一则自约告示,把它悬挂在辕门之上。文字不长,照录如下:“本部堂奉命来粵,现驻扎省垣。公馆一切食用,均予自行买备。不收地方供应。所买物件,概照民间时价。发给现钱,不准勒索赊欠。公馆前后不准设立差房,偶遣家人出门,乘坐小轿,亦予随时雇佣,不必须派侍候,如有借故影射扰民者,许被扰之人控告,即予严办,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这是一首自约诗:

亲人师友情珍惜,赌毒贪嫖勿近狂。

少论他非明事理,多思己过讲天良。

胸怀正义精神好,意欲弯邪内外伤。

处世言行承责任,男儿怎可愧炎黄。

七是幽默

幽默来自高超的智慧与机智,同时也是修养和文化的体现。你不必靠嗓门大、声音高把人“压倒”,而是在一句妙语中令人会心微笑,心悦诚服。

从心理学角度看,幽默是一种绝妙的防御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可以使当事人从尴尬中解脱,化烦恼为欢畅,变痛苦为愉快,而且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当事人平息激动,回归理智,使彼此在新的基础上重拾默契,增进感情。

文学家富有幽默感,会使其作品趣味无穷;演说家富有幽默感,会使听众笑声不断;企业家富有幽默感,会使下属感到亲切;教育家富有幽默感,会更有效地启迪受业者的心灵;婚姻中夫妻充满幽默感,会使平凡的生活快乐温馨。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一次演讲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演讲快结束时,毛泽东掏出一盒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见掏出一支烟来,显然是抽光了。有关人员十分着急,因为毛泽东烟瘾很大,于是有人立即动身去取烟。毛泽东一边讲,一边继续摸着烟盒,好一会,他笑嘻嘻地掏出仅有的一支烟,夹在手指上举起来,对着大家说:“最后一条!”

这个“最后一条”,毛泽东的话是最后一个问题,又是最后一支烟。一语双关,妙趣横生,全场大笑,听众们的一点疲劳和倦意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了。

冷幽默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成分,但又区别于黑色幽默。可以理解为意图不明显的幽默。当事人在讲一个冷幽默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要达到幽默的效果,是一种很随意的幽默,笑不笑由你。冷幽默是那种淡淡的、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让人发愣、不解、深思、顿悟、大笑的幽默,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

由于冷幽默后半部分总会出乎人的意料,对冷幽默怀有积极看法的人听得冷幽默越多,冷幽默就会越冷。原因是冷幽默的后半部分总是出乎听者意料之外的。听者内心总暗示自己,“冷幽默的后半部分内容是猜不到的”,但是人的好奇心却让听者继续猜。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注意力集中和思维地投入”这个思维过程的加长或加深。

1945年,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宋云彬、王琦都应邀前往,参加首展剪彩仪式。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郭沫若听后,哈哈大笑,说:“噢,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八是风度

绅士淑女们必须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麻烦降临之时保持理智、平静,那不能只是外表的,必须在内心也要冷静、清晰、有条不紊,这是一种修炼功夫。平静和彬彬有礼的底蕴是克制、含蓄、内敛。当着众人的面“失态”,被视为一件极其丢脸的事。

泰戈尔说:“造物主创造男人的时候,他是一个校长的身份,他的袋子里装满了戒律和原则;可是他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辞去了校长的职务,变成了艺术家,手里只拿着一支画笔和一盒颜料。”意思是男人和女人是有区别的。男人的力量、责任、担当、勇敢,男人在家里的遮风挡雨,男人在事业上的勇往直前,等等。

自我安慰也是一种风度。不顺心的事时有发生,如果放不下,便成了包袱,包袱重了,就会把人累垮。其实只要你不去想它,它也会很快消失,另外还可以自己劝劝自己,生活的阴影都会淡化。

“不迁怒者,求诸己。”苏洵说:“忘其小丧而志气大得。”他在遭到迫害后,以宽广的胸怀、豪放的性情对待一切。

一个年轻父亲在街上推着一辆娃娃车,可是车里的小家伙在大哭大闹,吵个不停。父亲低声说:“高峰,千万别着急,千万别生气,马上就会好的,马上就会好的。”

一个中年妈妈看到这一切很感动,上前说道:“先生,你真了不起,这么温柔地跟孩子说话,真是又体贴又有爱心。”然后她俯下身,对小孩说:“高峰宝宝,别哭了,爸爸多好呀!”

年轻父亲说:“不是啦,他叫顺顺,我才是高峰。”

评语:碰到难题时,不妨自己说上几句宽心的话。善于自我克制情绪的人是智者,是有风度的智者。

周恩来总理是风度男士的典型。他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去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这就是周恩来总理的风度,一个男人的最高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