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血才是命根子
34170100000023

第23章 生活方式保健康——养气血在于生活细节(4)

春季运动过度会耗伤体内气血

【气血养生经】 中医学认为,人体在春季,阳气升发,周身气血顺通,经脉舒畅,肌肤松弛,阳气较易发泄;若要养生,则需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避免过多损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万物生机勃勃,气候温暖,人体阳气升发。户外运动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振奋人体初升之阳气,化生气血津液,充养脏腑筋骨。这样既可补充冬季寒冷之气所消耗的阳气,又能供奉将要到来的夏暑炎热之气消耗的阴津。

然而,春季进行运动要注意力度和量度的控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此,“春练”不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即春练以小运动量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若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如发汗过多,会耗人心血。津液消耗过多,则会损伤阳气。且因出汗过多,毛孔开泄,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等病,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冬去春来,人间四月天,王小姐脱掉厚重的棉衣,终于可以撒欢了,经过一个冬天的积累,腰上的“游泳圈”已经很明显了。为了夏天穿裙子之前减去“游泳圈”,王小姐报名参加了有氧操,每天进行一次,可是几天下来,就累倒了。原本指望通过健身养生的,谁料到竟然练出一身毛病,王小姐觉得自己真冤枉啊。

其实,王小姐选择春练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控制好运动量。

首先,经过寒冷的冬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比较僵硬,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适应较大的运动量。因此,初春进行体育运动应以恢复人体的功能水平为目的,注意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而王小姐每天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显然超标,最好一周把有氧运动控制在3次。

此外,春天过度运动也会使免疫力下降。国外研究显示,每周3次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太高强度与密度的运动,反而会让免疫力下降。多伦多大学对19~29岁不常运动者进行测试,让他们分别每周进行3次或5次40分钟有氧运动,连续达12周之久。血液检查发现,每周运动5次者,免疫细胞数量竟减少33%,每周运动3次者则无改变。专家认为,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持之以恒的有氧运动能达到保健效果。

基于以上道理,古人提倡春季“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即小运动量活动。特别是情绪急躁、肝火易旺之人,春练更应以轻柔舒缓的运动为主。下面这些运动比较适合春练。

1.散步

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着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散步宜缓不宜急,全身松弛,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呼吸和谐,心怡神悦。散步不拘形式,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应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散步速度一般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每分钟约行60~70步,可使人情绪稳定,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人。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稍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适合于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及体弱者。

2.慢跑

慢跑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它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松弛度,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慢跑前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展肢体及徒手操等。慢跑速度掌握在每分钟100~200米为宜,每次锻炼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好。慢跑的正确姿势为两手握拳,步伐均匀有节奏,注意用前脚掌着地,慢跑后应做整理运动。慢跑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宜选择空气新鲜、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

3.放风筝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于一体的活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有防治作用,较适合于青少年。中老年人在放风筝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而应后仰与平视交替,以平视为主。放风筝时最好2~3人一起,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进行。

4.操类

保健操有多种形式,如广播操、健美操及健身操等。其中广播操是经有关专家认真研究而制定的,一年四季均可操练。每节操的动作分别活动身体的不同部位,它的适用范围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锻炼效果,特别适用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体质较差者或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针对腰腹肌的健美操,可以去除腰腹部脂肪,提高腰部肌肉的弹性和韧性,特别适合于中青年人。另外,在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中还有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也是很好的春季锻炼项目,日常生活中的爬楼、骑车、甩手、仰卧起坐、退步行走等也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以上这些运动可以自主控制节奏和运动量,避免机体过度耗损,益于身体在春季“阴退阳长”时期的过渡。

必须纠正的气血养生观念误区

【气血养生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所以调养气血也要走个性化路线,不能整齐划一,流行的,未必就是适合你的。

其实养生就和穿衣一样,T型台上的经典款,时尚男女的流行风,放在你身上,未必适合。

关之琳,江湖人称“关大美人”,她的美是一种中国人眼中传统的美,美得含蓄内敛,不飞扬跋扈。连老天也会偏爱美人,岁月仿佛鸟儿在天空轻盈飞过一般无痕无迹。关之琳的脸庞美得几乎“人造化”,肌肤就像剥了壳的鸡蛋,细嫩幼滑、红润有光泽。

你一定以为她要不就是美得浑然天成、丽质天生,要不就是保养品满坑满谷、用之不竭,她的美丽实际上是靠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好的生活习惯来维系的。她的生活习惯处处以养血为根本,她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那样常吃灵芝、燕窝,她说那样会“上火”。相反,她的饮食很简单,豆浆是她最爱的“美容靓汤”。

中国人好像天生就爱扎堆,凡事爱凑热闹,爱跟风。也因此,放眼望去,市面上的气血养生误区比比皆是。

误区一:只有女人需要养气血

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眼里,补气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无知一点说是产后妇女的事。虽然由于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虚,但并不能因此说补气血是女人的专利。

在临床上,男人得虚证的也不少。老年多虚证,久病多虚证,其他如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等,皆能导致虚证。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补气血,毕竟都是血肉之躯嘛。

误区二:运动能增加气血能量

运动会打通经络,强化心脏功能,提高清除体内垃圾的能力,但是并不会增加人体的气血能量。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畅通,特别是对于心包经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经的通畅,可以强化心脏的能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废物的排出。

如果只是单纯的运动,完全不改善生活习惯,增加或者调整睡眠的时间,则运动只是无谓消耗血气能量而已。

现代许多繁忙的都市人都利用夜间进行运动,人体经过了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必定已经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供运动。因此运动时身体必定是调动储存的肝火,加上运动的激发,精神处于亢奋状态,在夜间九十点钟停止运动后,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让这种亢奋状态消除,才可能入睡。由于肝火仍旺,这一夜的睡眠必定不安稳。这种运动对身体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如果形成长期的习惯,反而会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多数人都以为运动可以创造能量,所以才能在运动之后精神特别好,殊不知这完全是透支肝火的结果。

误区三:黑色食物一定能补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物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鸡骨等。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泄。黑米、乌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黑木耳性凉,海带、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经常吃,冬天尽量不要吃。

所以,任何食物补还是不补,一定要看这个食物的属性,而不是根据颜色论资排辈。

误区四:寒凉的食物一定不好

关于寒凉食物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解说,在这里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进入肚子里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只要与人的体质、吃的季节相适宜,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体大量出汗,而适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热,又能补充人体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糖分,这时的西瓜对身体来讲就能起到协调、补血的作用,而天冷时吃西瓜就容易导致血亏。

寒、热食物要搭配着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时,一定要配上温热性质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凉,这样就不会对身体有任何伤害,还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当然,生活中流行的误区还有很多很多,有时间关注的朋友不妨自行总结出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发表出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