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34169400000018

第18章 终极技巧,让你的话题备受欢迎(1)

懂得说话技巧者,能在山重水复中柳暗花明。掌握说话技巧者,能在进退两难时左右逢源。同理,要想我们的话题备受欢迎,在引出话题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假如技巧运用得当,那么我们开口就能打动听者,让接下来的沟通畅通无阻。

1.恰当提问,引出话题

在生活中,我们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比别人告诉的结果来得有趣?就算别人把他的思想放进一个金盘子里递给你,你也很难去接受。因为没有谁愿意被强制性地去做某事。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将思想理解为产品。作为推销员,如果你把你的产品强制性地塞给你的客户,客户能从心里去接受吗?事实上,没有人喜欢自己被逼迫着去买某种产品、去做某件事。每位客户都愿意遵循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那么如何让客户遵循自己的意愿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呢?向客户恰当引出话题,让客户自己去得出结论,并让他认为那是他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他就会非常乐意接受你的产品,你也很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下面我们来看看乔·库尔曼是怎么向客户提问的:

乔·库尔曼是美国著名的金牌推销员,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三届的百万圆桌俱乐部的主席,著有《美国金牌推销员的成功秘诀》一书。

有一次,乔·库尔曼从一位朋友口中得知一个好消息:纽约有一位大老板正打算用25万美元买人寿保险。除此之外,还有十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也打算买。

库尔曼一听,出于职业的敏感性,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他立即托朋友和那位大老板取得了联系。几天后,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说已经安排妥当,让他于明天上午10∶45单独与那位大老板面谈。

因此,库尔曼开始忙碌起来,打算制定出一个行动的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库尔曼想起了霍尔先生告诉他的推销方法。

提问法。即通过提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客户想明白他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库尔曼花了两个多小时,设计了14个问题,按顺序排列好,然后才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早上,库尔曼按照约定,乘着火车前往纽约。一路上,库尔曼反复琢磨那14个问题,已经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就在这时,他突然决定先给纽约最大的体检中心打个电话,请他们为自己即将见到的客人安排一次体检,时间定在11∶30。

库尔曼很快就来到了客户的办公室。经过秘书小姐的介绍,他见到了他的客户。

博斯先生。一见到博斯先生,库尔曼就热情地打招呼:“您好!博斯先生。”

博斯先生打量了他一番,回道:“你好,库尔曼先生,请坐。我想你是在浪费时间吧!”

库尔曼很疑惑地问道:“理由呢?”

博斯指着桌子上的一堆文件,说:“寿险计划我已经派人送给纽约所有的大保险公司。其中有三个是我朋友开的,还有一个是我的至交。周末,我们常常一起打高尔夫球。他们公司的业绩是相当不错的。”

库尔曼听了他的一番话,附和着说道:“是的,世界上没有公司比得上它。”

博斯先生听出库尔曼在附和自己,于是就说道:“库尔曼先生,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一定要向我推销,那么你可以按我的年龄。

46岁,25万的金额,做一个方案寄给我。我会把你的方案与他们的进行比较。如果你的方案又好又便宜,那么这笔生意就是你的了。不过,我认为你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也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库尔曼笑着说道:“我干保险已有多年,我劝您赶快把那些所谓的方案扔了。”

博斯先生十分诧异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库尔曼说:“首先,只有一名合格的保险统计员才能完全正确地解释那些方案,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保险统计员则需要七年时间。其次,您所选择的公司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也可能是价格最便宜的公司。那么您应该怎么选择呢?是闭着眼睛随便拿一份,还是花几个星期精挑细选,其结果几乎完全相同。最后,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您做出最后的选择。因此,我必须问您一些问题,您看怎么样?”

博斯觉得他的话有一定道理,就肯定地回答道:“行!”

库尔曼先生说:“您健在的时候,那些保险公司可以让您信任,但您百年之后,您的公司还信任它们吗?您认为是不是这样?”

博斯先生回答道:“不错,是这样。”

库尔曼接下来又说:“现在最重要的,也是唯一重要的,是不是应该把您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一方?”

“当然!”

“人的安全比农作物更重要。庄稼尚且如此,人是不是更应该保险?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是不是就更加重要?难道您不觉得应该把风险降到最低吗?”

博斯先生抬起头来,望着他回答道:“这我倒没想过,但可能性很大。”

库尔曼接着说:“如果您还没有买保险,是不是就会损失一大笔钱财,而且也会损失您生意上的收益,是这样吗?”

博斯先生问道:“何以见得?”

库尔曼说:“今天早上,我约好了卡克雷勒医生,他在纽约很有名,每家保险公司都承认他的体检证明。他的设备既齐全又先进。可以说,只有他的体检证明才适用于25万元的保单。”

博斯先生疑惑地问道:“难道别的保险代理就做不了吗?”

库尔曼先生说:“他们今天上午是不行了。博斯先生,这次体检很重要,您不能大意。我们现在可以试想一下,您现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下午为您安排体检。首先,他们会找一个普通的医生给您检查,很可能是他们的朋友。检查结果最快今天晚上寄出,主管医生明天早上才能看到。如果他发现要冒25万美元的风险,必然安排第二次体检。为具备权威性,并准备必要的仪器,时间将被拖延。如果这样拖延下去,您将会有怎样的损失呢?您应该知道,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博斯先生认同地说:“我再考虑一下。”

库尔曼又说:“假设您明天早晨突然感冒,嗓子发痛,咳嗽不止,因此躺了一个星期。当您好了,您再去做那辛苦的体检,保险公司可能会说:‘博斯先生,看到您恢复健康,我们非常高兴,但考虑到您的感冒,我们可能要附加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再观察您三四个月,以确认那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您看,时间将一直拖延下去。博斯先生,这些都可能发生吧!”

博斯先生回答道:“是的。”

库尔曼说:“那么您的损失,谁来保证呢?”

博斯先生再次表示认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库尔曼又说:“博斯先生,现在是11:10,若现在动身,还能赶上卡克雷勒的约会。

11:30。您现在看上去气色很好,如果体检没什么问题,您的保险将在48小时后生效。我相信您的感觉一定不错。”

博斯先生很高兴地说:“感觉好极了!”

库尔曼又问道:“难道您认为这次体检不是最重要的吗?”

博斯先生反问道:“库尔曼先生,你在为谁做保险代理?”

库尔曼愉快地回答道:“当然是您啦!”

博斯先生昂起头,点燃一支烟,拿起帽子,说:“小伙子,走吧!”

体检很顺利,结果,博斯先生力邀库尔曼共进晚餐。在吃饭时,博斯先生笑着问库尔曼:“你是哪家公司的?”就是这样,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库尔曼成功地拿下了这个单子。

不管是卖保险,还是体检,库尔曼都是站在博斯先生的立场上进行提问的。在提问的过程中,他知道博斯先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通过提问,也让博斯先生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让博斯先生找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再盲从,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库尔曼不仅让博斯先生自愿地购买保险,还与博斯先生成为了好朋友。

所以,作为推销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并不是强制性地向客户推销产品,而是学会向客户提出一些问题,让客户觉得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从而购买你的产品。

2.巧用激将言辞,适当“刺激”对方

推销员在引出话题时,要学会使用激将成交法,适当地“刺激”客户,激发对方的购买欲。激将成交法是指推销员采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来刺激客户的自尊心,使客户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完成交易行为的成交技巧。

一般来说,推销员在未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力时,都处于被动地位。在这个时候,不管你对客户讲什么,几乎都是对牛弹琴。所以,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刺激一下你的客户,引起他的注意。

推销员如果使用激将成交法,不仅可以减少客户的异议,还能缩短整个交易的时间。如果选择的对象合适,那么就更容易完成成交工作。对客户进行合理的刺激,不但不会伤害客户的自尊心,还会让客户在购买中满足自己的自尊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激将成交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作为推销员的你在使用激将成交法时,一定要慎重。因为时机、方式、语言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客户的不满和愤怒,进而危及整个推销工作的进行。下面我们来看看原一平是怎么使用激将成交法的:

有一次,原一平去拜访一位性格十分孤傲的客户。由于原一平知道他性格古怪,因此一连访问了三次,而且不断地转换话题,但客户仍然没有购买保险的兴趣,反应非常冷淡。

在第四次拜访时,原一平见他仍然一脸冷漠的样子,于是就决定使用激将成交法。因此,他讲话的速度快了起来。由于他说话的语速太快,那位客户一点也没有听清楚。于是,客户很好奇地问道:“你说什么?”

原一平想了想回答道:“你好粗心。”

那位客户本来面对着墙,听了原一平这句话之后,立即转过身来,气愤地面对着原一平,大声地说道:“什么,你竟说我粗心,那你来拜访我这个粗心的人干什么呢?”

原一平一见他生气,知道自己激怒了他,就笑着说:“别生气啊!我只不过跟你开个玩笑罢了,千万不能当真啊!”

那位客户见原一平一脸的歉意,很温和地说道:“我并没有生气,但你竟然骂我是个傻瓜。”

原一平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我怎么敢骂你是傻瓜呢?我只是因为你一直不理我,所以才跟你开一个玩笑,说你粗心而已。”

那位客户用手指着他,说道:“伶牙俐齿,够缺德的了。”原一平一听他这话,就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因此愉快地聊了起来。最后,那位客户决定投保。

面对客户的无动于衷,原一平深知采用一般的拜访方式很难说服他投保。因此,他在了解客户性格的前提下,采用了激将成交法。果然不出原一平所料,他在引出话题时,语速一加快,就引起了那位客户的注意。当客户生气时,原一平又巧妙地采用了以柔克刚的方式,故意放低自己的身段,最后成功地说服那位客户购买保险。

人人都有自尊心、荣誉感。激将成交法虽然是推销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常采用的语言策略,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推销员在使用激将成交法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激将成交法要看准对象

一般来说,激将成交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它多适用于那些谈判经验不太丰富,又容易感情用事的人。因为他们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极易失去理智。那些成熟稳重、富于理智的经验老成者与那些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性格内向的人都不适用激将成交法。因为富有刺激性的语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挖苦、嘲笑他们,极可能导致其产生怨恨心理。

使用激将成交法言辞要有讲究

大家应该明白:不是任何语言都可以激发起客户的情感的。如果锋芒太露,太刻薄,就容易使客户形成对抗心理;如果语言无力、不痛不痒,就很难让客户的情绪产生波动。因此,推销员在使用激将成交法时,一定要注意言辞的“度”,既防止“过”,又避免“不及”。

使用激将成交法要顾及态度因素

推销员一定要注意的是:激将成交法一般用的是言辞,而不是“态度”。所以,推销员千万不能为了激起对方的自尊心而甩脸子、拍桌子,这不仅有损你的风度,还会让对方产生厌恶的心理。

3.用比喻解释专业术语,让听者更容易理解

乔姆斯·马克罗斯基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做了一个关于比喻的实验。

实验者将某个演讲的音频资料分别向528名测试者播放。同一演讲内容(有关美国的巴西支援计划),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展现:一种是使用了比喻的演讲,另一种是没有使用比喻的纯叙述性演讲。结果表明,使用比喻的演讲内容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所以,我们在与对方沟通时,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对方很难理解时,我们就有必要使用比喻的方式,让对方更容易听懂。

乔建国是一名系统工程师。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时,本想说:“我是系统工程师,就是在网络中设计、构筑并运用各种系统平台和服务器软件的工程师。”但话到嘴边时,他突然觉得对方不一定听得懂这个专业术语。

于是,乔建国巧妙地比喻道:“我是系统工程师,就是一种类似于电脑医生的职业。”

大家都笑着说:“你还真幽默!”

随后,乔建国跟大家很愉快地聊了起来。

在引出话题时使用比喻,不仅可以让语言更形象生动,也能让对方更好地理解。尤其在表达难懂的内容的时候,非常有必要使用比喻。

如果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听者就算不能马上理解,也可以感受得到。接下来,这种感受就会持续发挥作用,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打算让他理解的内容。

仔细观察那些当红的节目主持人和研讨会主办人,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一些善于使用比喻的话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