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跳槽不如卧槽
34168300000030

第30章 幸福差异:跳槽失去安全感,卧槽带来幸福感(2)

托马斯一年内换了8份工作,频繁地更换工作使他的情绪非常低落,晚上经常失眠,他变得焦虑、心神恍惚,常常自言自语,不爱与人交流,甚至有一些孤僻。而且,他常常质疑自己的能力,他患得患失的表现令家人担忧不已。他的家人看到他的这一情况后,马上陪同他去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咨询。心理医生经诊断之后发现托马斯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建议他立刻进行心理疏导,并且进行药物治疗。后来,托马斯一边靠药物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边接受心理治疗,这样坚持了半年,才慢慢改变了自我认知,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定位。像托马斯这样贸然跳槽,稍不如意就辞职,在跳槽过程中患心理疾病的人并不少见。跳槽或许可以帮助跳槽者们解决眼前的难题,逃避那些自己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但是如果遇事就跳槽,那么就会变成习惯性跳槽,相应地就会带来一些心理及精神上的疾病。

跳槽者在没有考虑好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之前就盲目跳槽,其结果往往难如人意。那些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心理跳槽的人,其行为显得相当随意,因此他们求职时常常会遭到冷遇。而且,频繁跳槽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习惯,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跳槽来解决,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跳槽对自身身心、职业发展以及对家庭带来的伤害。所以,在跳槽的路上,有的人越跳越孤僻。

与其频繁跳槽,不如安心卧槽

在职场中,不乏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愿踏踏实实工作的人,他们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一步登天、平步青云,找到既能挣钱又轻松的工作。这类人一心认为只要跳槽就能实现梦想,然而,天下哪有这么轻松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不断跳槽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众所周知,职场人士来到新的工作岗位,需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暂且不说人际关系的培养,就工作而言,也要有一个较为漫长的熟练过程。一天到晚跳来跳去,只会使自己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适应。好高骛远是不切实际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干好手头上的工作,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一个人的工作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领导真正看到你的能力,领导才会给予你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孙振耀是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惠普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惠普公司在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业务和运作,同时担任惠普中国区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的总经理。他在退休时写了一篇退休感言,其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职业选择的内容,他发自肺腑地说:“与其频繁跳槽,不如安心守槽。”

孙振耀说他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频繁跳槽会让企业觉得这个人没有忠诚度,而且跳槽者本人也不能安心工作。此外,孙振耀还提及很多招聘网站是营利性企业,他们会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因此人们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这些求职招聘网站常常会告诉求职者们,他们的薪水拿少了,他们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这些东西是否会让求职者不安心工作,他们跳槽之后能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开心,这些网站根本不会管。

如今这个年代,许多人越来越浮躁,等待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一刻。马云等待过,他在杭州一所学校待了将近7年,才开始涉足淘宝初期的建立工作;王石等待过,王石历练多年才建立了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比尔·盖茨也等待过,他刚回家创业时,也经历过许多失败、许多挫折,才建立了微软王朝。可见,等待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等待对于成功是多么的必不可少,而在职场中,卧槽就是另一种等待。

频繁跳槽不仅让跳槽者疲于奔命,还会让招聘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跳槽除了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一种人才的流失,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其内部运转之外,对跳槽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害。现代管理学家史蒂夫·怀特认为,频繁跳槽是对公司不忠诚的表现。招聘单位在看到求职者履历表上密密麻麻的工作经历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人有如此多的工作经验,而是他们频频抛弃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招聘单位稍一考量,就会对应聘者有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于频繁跳槽的人,大多数企业都会摆出拒绝的姿态,更有甚者会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招聘企业会认为频繁跳槽的人缺乏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敬业精神。在他们的心中,这些频繁跳槽的人要么是有能力,没有忠诚;要么就是没能力,胜任不了工作才会借跳槽来躲避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当然,其中也不乏相当一部分人能力一般,但是却挑三拣四,总是不满足于眼前的薪水和职位,一心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平台。他们觉得现在的公司小气,不重视自己,于是频繁地寻找那些感觉“适合”自己的平台。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招聘企业最讨厌,也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这种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同时又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职场人士频繁跳槽对招聘单位而言就像一颗不知道何时会爆炸的炸弹,因而,企业通常会以长远的眼光来考量,对那些稳定性不够的求职者说“不”。而对于那些安心待在公司中,与公司同进退的员工,企业往往会倍加珍惜。对企业而言,这些卧槽者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卧槽者升职加薪也只是时间和数量的问题,在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工作的李安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李安琪于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97年7月,她进入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北京代表处工作,当时的职位是首席代表秘书。刚开始的一年,李安琪适应不了外企的工作氛围和对员工的一些要求,比如说工作时间长,加班已成为家常便饭;工作分得比较细,每人只负责其中一块,而这家公司大多是项目制的矩阵式管理,每个人的工作量都是规定好了的。

众所周知,外企对英语的要求特别高,而李安琪的英语一般,甚至有点弱。那时,李安琪的领导是一个地道的外国人,英文说得非常快,甚至比BBC新闻播报员还要快,所以李安琪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非常吃力,她觉得自己的词汇量不够,领导有时说快了就理解不了。此外,这家公司的制度比较完善,用制度和流程说话,而且每个人的权责都很清晰,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员工们都一目了然;员工不用为了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费尽心思或大费周章,人际关系也不如在国企、事业单位等那么复杂。之后,李安琪萌发了跳槽的念头,然而考虑到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优点,李安琪又打消了跳槽的念头,决定安心卧槽。李安琪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训练听力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休息的时候还背起了《牛津字典》。她定好目标,熟悉业务,为事业进一步提升做了充分而坚实的准备工作。努力终归是有回报的,李安琪在1999年被提升为首席代表助理;到了2001年被提升为代表,负责银行具体项目的开发和跟进;不到一年时间,她又被提升为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了。

每个公司内部都有升迁的机会,企业也更偏向于从内部挑选那些在公司待得比较久、能力也足够强的员工作为备选高层人才。这个时候,卧槽者就可以看到自己长期以来坚守在同一家公司的好处了。人们普遍认为跳槽是升职加薪的捷径,但是一些成功的职场人士的升职经验告诉求职者们:卧槽才是职场中的阳关大道。对职场人士而言,“一跳了之”只治标不治本,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坚持下去,努力终归是会有回报的。

很多人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工作岗位都是普通的,而且也可能会遭遇各种不如意、不顺心。但是从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在工作的初期,锻炼能力与获得经验是求职者的首要目标,薪水待遇问题并不是特别重要。能力和素养提高了,待遇自然会水涨船高。所以,与其挑三拣四没有目标地频繁跳槽,不如安安心心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财富是赚来的,幸福是跳槽跳出来的吗

人们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最好的办法不是靠跳槽来逃避,而是坚持卧槽、直面问题。与其在不断跳槽中碌碌无为、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卧槽中积极解决问题。说起跳槽,对普通人来说是寻求最佳发展平台的有效途径,但是频繁跳槽,还是会对跳槽者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跳槽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越跳越幸福的却没有几个。

跳槽就如同和一家公司谈恋爱,谈得不开心就想要闹分手,而分手,也是需要成本的。在现实世界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跳槽之后产生了后悔的想法。因为在没跳槽之前,跳槽者会拿新工作中最吸引自己的一方面与现在工作中自己最不能接受的一方面相对比,而跳槽到新公司之后,感受就全都反过来了。而卧槽就不同了,就像情侣间谈恋爱一样,情到深处爱更浓,越谈了解越多。一直守在这个“槽”里,向这个“槽”表示忠诚,那么这个“槽”将会给卧槽者带来稳定,工作久了,薪金、福利自然会有所提高。而且,守在一个“槽”里,带来的稳定将会使卧槽者获益良多,比如说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下一个“槽”。比起频繁跳槽者,卧槽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家人,见证孩子的成长,增进夫妻间的感情,孝顺父母,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样的家庭会更幸福,卧槽者也能体会到除职业幸福感之外的家庭幸福感。而且,卧槽者还可以利用跳槽者寻觅下一个“槽”的时间去开发一些新的兴趣,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兴趣增多了,卧槽者的工作压力就会相应地降低,情绪自然也不容易有大的起伏,头脑也会更清醒。而跳槽者因为要找“适合”自己的公司,所以要不断地花时间和精力去调查公司的基本情况参加面试等。这样一来,跳槽者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自然少了;缺乏沟通,家人之间变得生疏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久而久之,家庭幸福感会逐渐离频繁跳槽者远去。另外,频繁跳槽者会逐渐变得焦躁、忧虑,情绪起伏也会很大,这些对于他们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非常不利。长此以往,频繁跳槽者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些都会减弱频繁跳槽者的幸福感。

王石屹于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在很多朋友眼里,他是一个前途光明的有为青年。但是,4年后他却是同学们当中工作最不顺心的一个。朋友们都很疑惑:“他怎么会让自己陷入这样一个糟糕的境况当中呢?”朋友们经过询问发现,王石屹从2009年毕业到2013年已经跳了7次槽,而这一切还得从王石屹刚毕业的时候谈起。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当时,企业的CEO看重他的学历,对他特别满意,还手把手地教了他很多东西。他自己也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前途会特别光明。但是,5个月后,事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不经意间发现了公司的内部秘密:公司欠了几家采购公司钱,总金额达到3000万元。这对于一个注册资金才1000万元,运营仅两年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王石屹心知肚明。这个发现让他马上有了危机感,他觉得这个公司随时都会倒闭,自己也将面临失业的命运,他怕等到公司倒闭的时候自己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就选择了跳槽。

王石屹第二份工作是计算机销售代表,但是内向的他不善言辞,很少能拉到大客户,直到月底业绩考核,他始终没办法脱离最后一名的尴尬,这引起了CEO的不满。不精于人情世故的他,还常常在应酬场合说一些不着边际大煞风景的话;在公司里,他也不太能够换位思考,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很容易伤害到别人。就这样,不仅客户不愿意搭理他,就连公司里的同事也不愿意靠近他。于是,王石屹选择了辞职。

王石屹的第三份工作是做网站维护。王石屹面对问题时显得很被动,有时领导指出他的问题希望他改正的时候,他表面答应,事后仍然我行我素。他觉得自己的表现非常好,领导的行为根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自此之后,他的上司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有什么重要的客户也不让他接待了,慢慢地,他接到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任务。王石屹心里明白,这样下去对自己的前途发展很不利,但他只知道埋怨别人,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不会从自身寻找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不会主动与上司沟通,自己也没有解决问题、改善糟糕处境的想法,他一心想要靠换一家公司这种消极的做法来解决问题。然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越是害怕的事情,越要主动迎上去解决。因为在很多时候,越是害怕的事情,往往越有可能制约个人的发展,成为事业上升的瓶颈。王石屹在做第四份工作的过程中,很快面临了新的困扰,于是,他又选择了辞职……就这样,在工作中一遇到不如意就采取逃避的态度让王石屹跳了7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