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34157000000020

第20章 孩子有了口腔溃疡、鼻炎怎么办——小儿常见五官疾病防治(3)

然而,小云朗就像是“喜欢”上我们医院似的,从那以后,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因为扁桃体发炎来我们医院就诊,扁桃体肿大得也越来越厉害。到小云朗第8次因为扁桃体发炎来我们医院就诊时,我劝妈妈最好让小云朗做扁桃体切除手术,但他妈妈认为扁桃体也是人体器官,还是不轻易切除的好,所以拒绝了我的建议。

等到小云朗第10次因为扁桃体发炎住进我们医院时,他妈妈觉得孩子老这么折腾也不是个办法,最终决定让孩子做扁桃体切除手术了。小云朗的扁桃体切除手术很成功,两周后他就完全恢复了健康,饮食、生活都和以前完全一样了,他再也不会动不动就扁桃体发炎了。

在许多父母看来,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怎么能切掉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扁桃体的作用。人的咽部像个拱形门,而这个拱形门是由两个拱形组织组成的——舌腭弓和咽腭弓,它们分别跨在两侧形成两个窝。扁桃体正常时会分泌少量黏液,黏液里含有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一旦有细菌病毒从这里经过,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后被吞噬消化掉。可见,扁桃体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当细菌病毒来临时,扁桃体起着阻挡消灭它们的作用,然而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扁桃体的消灭细菌病毒作用就会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充血、肿胀、化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可能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

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孩子不会发生扁桃体炎,因为它们的扁桃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应不强烈。而当孩子2岁以后,随着扁桃体这一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扁桃体也就变得容易发炎了,到4~6岁就是扁桃体炎高峰期。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的扁桃体发炎重视起来,不要因为错过了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扁桃体炎,更有甚者发生肾炎。

如果孩子的扁桃体呈生理性肥大,而且没有伴随出现发热、充血、化脓、咽痛等症状出现,那么就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治疗。如果扁桃体肥大没有到影响呼吸和吞咽的地步,也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就不应该做切除手术。因为扁桃体切除后,有可能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抗感染的能力。

但如果孩子的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影响到了孩子的呼吸、吞咽和发音,导致孩子睡觉时打呼噜,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过去1年里扁桃体发炎的次数等于或者大于7次,或在过去2年平均每年发生的扁桃体发炎等于或者大于5次,或在过去3年间平均每年发生的扁桃体发炎等于或大于3次;同时具有体温高于38.3℃、颈部淋巴肿大、扁桃体有渗出物等临床特点,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扁桃体了。

不过,一般4岁以下的孩子不宜进行扁桃体切除术,4岁以上的孩子必须要等扁桃体的炎症消退2~3周后再进行扁桃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后,虽然有可能影响到局部的免疫反应,但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扁桃体在孩子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到孩子12岁以后,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就基本消失了。

育儿小贴士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预防扁桃体炎。当天气变换时,注意给孩子增衣减衣;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少饮饮料;餐后记得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另外,儿童平时也要多锻炼身体,尤其是冬季,多参与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对于抵抗力低的孩子而言,可以适当吃点儿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者保健品。

牙齿有小黑点,可能是龋齿

因为我工作特别忙,所以孩子大部分时间是我妈妈在照顾。都说隔代亲,确实如此,别看我妈对我挺严厉,但对我孩子,那真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我跟我妈说过好几次,说她这样宠孩子会把孩子宠坏的,可她却板着脸把我训了一顿,说我光顾工作不顾孩子。我一想,我妈批评得没错,我确实应该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从那以后,我就慢慢减少了加班,每天早、晚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玩一会儿,跟孩子一起吃饭。有一天早上,我挑了一块胡萝卜给孩子,孩子大张着嘴,等着我给他送到嘴里,我这时突然发现孩子的一颗牙上有一个小黑点,再联想到孩子总喜欢在睡觉前喝奶,心想:这不会是龋齿吧?吃过早饭,我带上孩子、我妈去了我朋友开的牙科诊所,一检查,果然是龋齿。龋齿的罪魁祸首就是睡前喝奶。

什么是龋齿呢?龋齿就是人们常说的虫牙、蛀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继发牙髓炎和牙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而且龋齿让孩子不舒服,孩子会不愿意吃饭,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有的孩子常常因为一侧牙痛而用另一侧吃东西,长此以往会引起颌面部发育的不对称,面型出现一边大,一边小。此外,龋齿引发严重感染还会累及恒牙胚的发育,进而影响恒牙的萌出。可见,尽早发现龋齿,及时治疗龋齿,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我们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发生龋齿呢?这就需要父母了解龋齿3个阶段的症状。

到了形成龋洞的时候,龋齿的治疗就变得比较麻烦了,治疗费用也较高。所以父母要经常观察孩子的牙齿,尽早发现孩子龋齿的苗头,让龋齿及早得到治疗,这不仅对孩子恒牙萌出有益,还能减轻孩子的痛苦,节省医疗费用。

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龋齿呢?一般来说,引发孩子龋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睡前喝奶

孩子在睡觉前喝奶之所以会导致龋齿,是因为睡眠时唾液的分泌量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会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会破坏乳齿的结构。

解决方法: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睡前喝奶,如果非要喝,应当在孩子喝奶后给孩子喝一点白开水,以便稍微清洗一下口腔内的余奶。

2.含饭

许多孩子喜欢把饭含在嘴里,玩一会儿再吃,这也容易导致龋齿,因为米饭中含有糖分,分解后产生酸,就容易腐蚀牙齿,引起龋齿。

解决方法:让孩子改掉含饭的习惯。

3.大人嚼烂食物喂孩子

许多老人怕孩子嚼不烂食物,就常常把食物嚼烂喂给孩子,这容易使老人嘴里的细菌通过食物传递给孩子,从而引起孩子龋齿。

解决方法:不要嚼烂食物喂给孩子吃。

为孩子预防龋齿,应根据两个年龄段来预防:一个是2岁半以前,这时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所以,预防龋齿主要是由父母来负责;另一个是2岁半以后,这时孩子的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全口乳牙已经长齐,父母应让孩子开始自己做好口腔清洁。

小儿磨牙,根据原因确定方法

一个周末,我表姐带着她10岁的女儿来我家玩,因为第二天一大早要去我家附近的一个英语学习班看看,所以当天晚上就住在了我家。半夜,我起来去上厕所时,突然听见什么东西在“咯咯”作响,我以为是屋子里有老鼠,就顺着声音找去,发现声音就在表姐她们睡的客房。我打开门,发现声音来自床上,走过去一看,天啊,原来是我的小外甥女在磨牙。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向表姐说起来小外甥女磨牙的事,表姐很不以为然,说这可能是遗传,因为她小时候也有这毛病,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就用不着治疗,孩子大点自然就好了。

我很郑重地告诉她: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为什么是错误的呢?一是因为磨牙与遗传无关,二是因为磨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鉴于上面这些影响,父母在发现孩子磨牙时,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找出导致孩子磨牙的原因,尽早治疗才行。

一般来说,孩子磨牙主要有6个方面的原因.

1.肠道寄生虫病

如果孩子体内有蛔虫,蛔虫不断扰动就会使肠壁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症状。

解决方法:每年秋天,父母都要及时为孩子驱虫,但两岁以下的小儿不必驱虫。

2.消化功能紊乱

如果孩子晚上尤其是睡觉以前吃了太多东西,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而且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现象。

解决方法:在睡觉前最好不要给孩子吃东西,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

3.营养不均衡

如果孩子过于挑食,就容易导致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引起晚上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造成磨牙。比如,缺乏维生素D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自主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症状。

解决方法:父母要帮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充分摄取各种营养。如果孩子挑食,就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微量元素测定,根据测定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4.牙齿发育不良

如果孩子在换牙期间营养不良,或是先天性个别牙齿缺失,导致上下牙接触时发生咬颌面不平,也会引发磨牙症状。

解决方法:带孩子去看牙医,如果确认孩子有牙齿咬颌不良的问题,就需要磨去牙齿的高点,并配制晚上睡觉时戴的牙垫,可有效减少磨牙现象,同时还需要针对营养不良和佝偻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5.精神紧张

有时候孩子在白天受到父母或是老师的训斥,或是睡前玩得太激烈,导致精神过于亢奋,就会使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在睡着后也不断地做咀嚼动作。

解决方法:父母尽量不要给孩子压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不要让孩子在睡觉前做激烈的运动,也不要让孩子看过于激烈或恐怖的电视。磨牙厉害时,可以按医嘱让孩子在睡前服用适量的安定药物。

6.睡眠姿势不好

如果孩子睡觉时总是把头偏向一侧,也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症状。此外,孩子如果晚上蒙着头睡觉,会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磨牙现象。

解决方法:注意帮孩子调整睡姿,改掉蒙头睡觉的习惯。

治疗磨牙也是需要过程的,因此为了防止孩子过分磨牙损坏牙齿,父母最好让孩子在睡眠时用牙咬住一块咬不碎、吞不下的塑料或棉制品,隔开上下牙齿,以便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