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33963600000004

第4章 方法发现孩子末来的闪光点

健全的个性是一个人幸福快乐的基石。个性,一般表现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它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在这个“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时代,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发挥出独特的个性。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纳说:“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让儿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

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如果孩子是只鹿,就让孩子发展跑步;如果孩子是只鸟,就让孩子练习飞翔。只有家长因材施教,孩子才能跑得远、飞得高!

12岁就有了第一项发明的牛培行,高考结束后以低于录取分数线近百分的成绩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这对于牛培行的父母来说,可是当年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小小发明家牛培行曾经是个爱玩的孩子。上课玩,不听讲,从小学开始成绩就不及格了,学校委婉地提出让牛培行转学。

牛培行在小学阶段转了三次学后,学习仍然不见起色,只得转了回来。即便这样,父亲也没有打骂孩子,因为他觉得打骂不管用。孩子爱玩,就放开了让他去玩吧!

后来,牛培行的父母觉得孩子这样玩下去有点玄,抱着掌握一技之长的想法给他报了个兴趣班。让老师引导着他去玩儿,这样他还不至于每天瞎跑惹事!

父母没想到自从儿子上了兴趣班之后,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专注。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儿子的学习成绩居然也有了提高。物理化学的成绩在全班还名列前茅,夫妻俩很纳闷。

原来自从牛培行学习小制作之后,他发现原来觉得毫无用处的课本知识竞有许多在他制作过程中用得着,有的甚至马上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小制作中。

看到小制作对儿子的学习有帮助,为了鼓励鼓励儿子,牛培行的父亲把儿子的发明拿去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没想到一下子通过了26项,一下子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现在已经有多家企业主动前来洽谈项目合作的事情了。其中电子琴鞋和虹吸管的发明已被一家美国公司买走并投入生产,生活废水回收装置被一家澳大利亚企业相中。

在众多发明诞生之际,牛培行的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中考的时候,牛培行居然考出了全校第十名的好成绩!

在大大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牛培行的事例给了众多的教育者一个启示:那就是每个孩子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家长所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赋,并将之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到极大值,孩子就会成长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成长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呢?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1区分任性和个性

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确定并培养青少年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利于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但是,如果父母错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纵容和袒护,孩子就会很容易发生忧郁、偏执、狂躁等心理问题,长大后性格会偏向于武断、专横、霸道、一意孤行。

任性的孩子坚持的是一个没有道理的想法。有的小孩不让妈妈做饭而要陪他玩;妈妈做好了饭菜不吃,哭着喊着要去买零食吃。这样的孩子,常常无理取闹,父母千万不能把这当成是孩子有个性。

2遵从兴趣培养孩子的特长

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连续30年的研究报告阐述的中心主题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大部分的天赋不是被摆错了位置,就是没有得到发掘。

当今的家长,一提起发展孩子的特长,立马就会想到音乐、美术、乐器、舞蹈等这几项。其实孩子的特长广泛得很,琴、棋、书、画、制作、运动、演讲、沟通、协调、摄影等都可能发展成孩子的长项。要发展孩子的特长,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不断筛选,寻找到孩子最喜欢、最擅长的那个,让孩子深入学习,才会有可能发展成孩子的特长。

如果你的孩子爱看童话,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饭都不情愿吃,能记住很多故事,那么家长就要考虑这个孩子是否有文学方面的特长了;如果你的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型号的飞机特征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那么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天赋了;如果你的孩子对于一首新歌,只要听几遍,就能跟着哼唱一首歌曲,那么就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往音乐方面发展了。

3夸夸孩子的个性古人云:“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如果父母善于夸奖孩子的长处,这个孩子不但会更有个性,还会更加完美。

如果你的小孩成绩好,就以好成绩作为长处,引导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你的小孩画画第一,就重点培养孩子绘画方面的天赋,再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总之,无论你的孩子是笛子吹得好还是钢琴弹得好,抑或键子踢得好,都可以作为孩子的长处捧孩子几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继续努力。

4不能全身心地指望学校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同时上课,老师很难像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每一个学生。加之学校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很难完全适应所有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如果孩子比较差劲,又在学校里被老师忽略,淹没在众多优秀的孩子中间,很容易缺乏上进心,变得得过且过。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促使家长挖掘孩子的长处给予恰当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