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33963600000107

第107章 方法处理好孩子的哭泣行为

孩子哭泣,对任何做父母的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事情。小孩子不光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哭泣,玩腻了他会哭,渴了饿了也会哭,见不到妈妈了他会哭,见到了陌生人他也会哭……只要孩子一哭,家人就会过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

如果孩子长大到可以表达自己的需要的时候,还是动不动就哭泣,家长就不高兴了。因为家长搞不懂孩子有什么理由哭泣。于是,就呵斥孩子几句:“怎么这么不听话!”“好好的,你哭什么呢?”谁都能听出家长的意思来,那就是孩子不该哭!

不用说孩子,就是大人,伤心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被感动的时候,也会悄悄地哭泣。这时候的哭泣,是宣泄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强压抑着不哭泣,那么就可能憋出病来,或者形成抑郁、狭隘、紧张等心理障碍。这些不良的情绪在心中积蓄久了,就可能以打架、伤残、暴力、自虐等不良方式爆发出来。

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哭声很烦人就制止孩子哭泣,而要支持孩子用哭泣发泄出心中的不好情绪。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孩子心中有不愉快的事情、遇到一点点烦恼,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哭泣了。

对于渐渐长大的孩子,他的哭泣,关系到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家长需要慎重对待并开导孩子。

1可用哭发泄,但不能只会哭当小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不可强行制止孩子。不妨温柔地对他说:“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先说说听听吧!哭泣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孩子觉得可以说,他就会说出来的。如果孩子只是发泄一下,哭过就没事了。

无论哪种情况,等孩子哭完后,家长都一定要告诉他:“哭泣没有关系,但不能只会哭泣。”如果孩子和你敞开心扉说出了他遇到的困难,家长就要告诉他,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动不动就哭泣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容易把困难扩大化。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用理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孩子说出困难

有的孩子觉得自己一哭,父母就会来帮忙。于是,遇到什么不满意的或困难就哭。为避免孩子形成爱哭的习惯,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哭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家长可以很严肃地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对爸爸妈妈说!”孩子说出来后,父母就帮助孩子去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有什么问题告诉父母要比哭泣更好用。于是,孩子就会用语言代替哭泣。为了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父母要认真回答孩子提出来的问题,让孩子顺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3不向爱哭孩子让步

小孩子很聪明,有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说出来父母不会答应,干脆就用哭来威胁父母。这个时候,家长万万不可心软,一旦成了孩子的俘虏,孩子就养成了把哭当成武器来威胁家长的习惯。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采取默默走开的方式对抗孩子的威胁。孩子哭不出结果来,自然就罢休。以后,也不会使用这种无效的方法了。

4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有的孩子哭泣,的确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无法解决。这种情况恰恰暴露了孩子性格的缺陷。为了培养孩子做事、处理问题的能力,尽早让孩子独立做事,令其单独面对问题,有勇气解决问题,家长切不可对孩子过于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