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能产籽,可以用籽育苗,但籽繁苗易退化。通常情况下,生产上多采用扦插方式繁殖育苗。
(第一节)种子繁殖
露地种子育苗,一般选择在3~5月份较好。育苗温度在12℃以下时,应盖上地膜。出苗后若遇烈日,中午应将地膜揭开,以免烧苗。若采取直播,用点播或撒播法均可。播种后,应保持畦面湿润,一般采用喷壶洒水,切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冲起种苗或种芽。种子出苗后,用淡肥水提苗。一般每隔7~10天浇一次,尽量不用化肥,以免烧苗。
(第二节)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方法简单,发展迅速,成活率高,为生产中常用的育苗方法。一年四季都可扦插。不过,冬季来临前要做好保温工作。在生产上,可于3~10月份进行扦插育苗。进行时,采用健壮植株枝秆作扦插条,剪成长10~15厘米的种茎,切口后用生根粉处理,然后将其插入土中3~4厘米深,然后保持15~25℃的温度,遇高温天气时,应搭棚遮光降温,3~5天后便长出许多新根,10天后摘心促发新枝。一般6~8月份扦插育成的植株,当年就可结果,但结果较少。扦插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直插法选健壮、较直立硬化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插条,按每667平方米植2000~3000株的密度,直接插到大田里。此法省去移栽的工序。但是,由于在大田时间较长,面积又大,因而不利于管理。
二、苗床扦插法
做成15米宽的畦,畦间距30厘米,用粪水泼湿畦面,将枝条插于畦面上,插入土中3~5厘米深,株行距为5厘米×7厘米或5厘米×10厘米。根据气候及雨水情况,每间隔5~7天浇粪水一次,一般5~7天可生根,40~50天即可移栽或出售种苗。此法生产上最常用。
三、越冬扦插法
由于经过第一年结果的老枝,到第二年已有老化现象,产量较低,所以第二年不保留老枝。多采用种苗越冬的扦插方法。即选背风向阳的地块,在畦面上铺些能发热的土杂肥。所插枝条稍短于普通扦插的枝条,7厘米左右。插后用地膜或双层覆盖保温,到次年3~4月份,将扦插苗移栽至大田。
(第三节)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一般来说,育苗用的营养土,应具有肥沃、通透性好(即既能保水,又有足够的空气,土温容易升高)、清洁(无病原杂菌、杂草种子等等)多方面的特性。通常,营养土需要经过长期堆制、养分充足的园土。营养土的配比,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多以园土和充分腐熟的堆肥或栏肥为主。目前,较为常用的营养土配方如下(按体积计算):园土占40%~50%,充分腐熟的堆肥或栏肥占30%~40%,加入10%~20%的经风化的河泥、生活垃圾或泥炭等。此外,再加人为培养土重量2%~3%的过磷酸钙。园土必须从最近2~3年来未种植过人参果、茄果类及马铃薯等作物的地块上选取,最好是从刚种植过豆类、葱蒜类和芹菜等作物的地块上取土,并以15~20厘米厚层的表土为最好。
在营养土堆制前,应将上述成分充分混合均匀,再用37%甲醛(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洒在营养土上,然后堆积成堆,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这样既能防止因雨水冲淋而损失营养,又能使营养土充分腐熟发酵,杀灭病原、害虫及杂草。营养土应在使用前3个月进行堆制,最好是经过一个夏季的高温期,使营养土腐烂得更充分,病菌、虫卵、杂草种子杀灭得更彻底。
堆制好的营养土,在使用前要测定其酸碱度(pH值),并将其调整到55~7。土壤过酸,人参果植株根的吸收功能减退,而且磷肥被固定后也很难吸收,因此应当加以防止。但是也要防止土壤碱性过重,因为这不仅对根系生长有害,而且会使磷及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不易被吸收利用。
在播种或扦插前,应将营养土敲碎过筛,除去石块、塑料薄膜和玻璃等杂物,然后调整好营养土的水分,一般的标准是用手捏土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为好,然后将营养土均匀地铺在苗床上或装入营养袋。
(第四节)人参果壮苗应具备的特征
冬春季节培育人参果苗,是以壮苗为目的的,是保证人参果早熟、丰产和优质的基础。
所谓壮苗,是指在培育的过程中,株体健壮、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抗逆能力强的苗。壮苗应该由两方面的标准来衡量:一是形态指标,就是平时所说的长相。二是生理指标,体现其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的强弱。
形态指标,是叶片完整无损,无病斑,无虫害,长势健壮,茎干粗,节间短,着色深;叶厚色绿,叶柄粗短;根系粗壮发达。
生理指标,是根、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露地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生命活动旺盛,移苗或定植后能迅速恢复生长。
此外,苗龄也是壮苗标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不同苗龄的苗都有健壮与不健壮之分,壮苗一般是在同龄苗之间判断其是否健壮。但从生产角度看,都是健壮的苗,若苗龄不同,其最终的栽培效果也是不同的。
(第五节)育苗中的管理工作
一、光照管理
阳光能提高床温,能使幼苗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并具有杀菌作用。苗床阳光充足,则幼苗一般较为粗壮。由于人参果育苗是在冬季和早春,这时光照时间较短,光照强度较弱。同时苗床为了保温,需用塑料薄膜、草帘、遮阳网等覆盖。因此,能够照射到苗床内的阳光比露地的少得多。所以,怎样使苗床多照阳光,便成为苗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使幼苗多照阳光,在能维持适当床温的前提下,白天应尽量揭开覆盖物,特别是草帘、遮阳网等挡光能力强的覆盖物,傍晚应尽量延迟覆盖。采用大棚育苗者,顶膜必须使用新的无滴多功能膜;而用温室育苗者,则应保持玻璃洁净明亮。
由于通常只有60%~80%的日光透过玻璃或薄膜照入苗床内,而且日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在透过玻璃或薄膜时减少了许多。而光线对提高苗的素质极为重要。所以,在晴天温度较高时,要多揭开覆盖物,使日光直接照入苗床内。但在揭开覆盖物时,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入苗床,以免产生冷害。
严寒季节,在晴天早上8~9时,阳光即能照到苗床。当冷霜融化时,应揭开覆盖物照光,特别是草帘、遮阳网等必须揭开。若苗床内气温尚低,则薄膜可延迟1~2小时揭开。下午3~4时,气温开始下降,应关闭通风口,并再次覆盖保温。在阴天的白天,不可覆盖草帘等物,甚至棚内的薄膜也要揭去,仅保留大棚的顶膜。在雨雪天,同样需要揭开草帘等覆盖物,以便幼苗能接受散射光。在连续大雨、大雪天,不能连续3~4昼夜覆盖草帘,每天必须抓住时机,使幼苗接受2小时左右的阳光。只有这样进行管理,才能使苗床得到较合理的光照。
二、温度管理
人参果苗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左右,夜间为11℃左右。根系在土温9~10℃时开始生长,并以20~30℃最适宜。一般维持床温在15~20℃之间。早上揭除草帘,苗床塑料薄膜出现水汽时,即可开始通风。下午3~4时,气温逐渐下降时,必须重新覆盖,停止通风。
通风时间的长短和通风口的大小,应视天气和幼苗生长状况而及时调节。特别是在严寒、西北风较大的日子,更应调节通风透气的程度和方式。
晴天中午温暖无风,可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让苗多照直射光。阴天有西北风,宜在中午前后进行小通风,风口应用草帘等物遮住,不使冷风直接吹入苗床内。天气正常的晚上,以通风为主,但风口要比白天开得小些。严寒有风雪时,可微通风或不通风。雪雨天,应视苗床内温湿度的情况适当通风。
进入2月中下旬后,天气逐渐转暖,幼苗生长加快,很容易发生徒长,要加强通风,维持10~15℃的床温。但温度不能太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天气通风降温时,应避免苗床内空气的对流,并防止冷风直吹苗床。否则,很容易发生冻害或冷害。
三、湿度管理
一般人参果苗床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在冬、春季幼苗的温湿度管理中,必须十分重视根部(土壤)的温湿度条件。因为根为本,根长不好,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床土过湿,幼苗的根系就少,因为幼苗的根在床土中不仅需要吸收水分和养分,也需要有空气进行呼吸作用。土壤中的空隙被水分占据得多,空气就少,于是妨碍了根的呼吸,根也就长不好。
湿度高的土壤,温度不易升高。如果土温低而湿度又高,则对根系生长妨碍就更大。幼苗的根系发育不良,其茎、叶、芽自然也生长不良,从而成为弱苗。这种弱苗不仅容易发病,而且对将来的果实成熟期和产量等,均有不良的影响。在土温低、湿度高、土壤板结的苗床内,幼苗容易发生猝倒病,就是这个原因。此外,床内空气湿度高,还妨碍了幼苗的蒸腾作用,使幼苗不能健壮生长,也容易发生早疫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
为了防止苗床湿度过高,苗床地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做苗床时,床土面要比四周的地高一些,并在苗床四周开排水沟,防止积水。在育苗期间,主要是通过通风换气、控制浇水和撒干土、松土等措施,来降低苗床湿度。通风换气的方法与上面有关温度、光照管理相同(同步进行)。这里介绍一下撒干土和松土的做法。
1撒土
在育苗期间,用疏松肥沃的细土,撒铺在床土表面,称为撒土。在床土表面铺上一层疏松的细土后,可阻止下面土中的水分上升到表面来,故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的作用。苗床浇水后撒土,可增强浇水的效果,减少浇水次数,防止土壤板结。由于撒铺在床土表面的疏松细土容易干燥,可以使土温提高,从而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
当苗床内湿度过大时撒干土,对降低湿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细干土是平时准备好的。撒土不仅能调节苗床的湿度,而且由于增加了土层,可使幼苗埋入土中的部分发生须根,增强吸收能力。这一点对人参果苗特别明显。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床土偏干,但又不宜浇水(以防病害蔓延或有冷空气来临)时,可用较湿润的肥沃细土撒于床上。需要注意的是,撒土时不能沾污叶面和苗的生长点。因此,必须在苗的茎、叶表面干燥时撒土。撒土的厚度一般每次厚05厘米左右。土温低时,若一次撒土过厚,则幼苗根部的土温反而不易升高。
2松土
育苗期间的松土,是把床土的表层翻松,防止板结。因为床土中的水分是沿着土壤微粒间的毛细管上升到土面来的。
进行松土时,表层中的毛细管被破坏,水分就不能继续上升了。所以,松土可阻止床土中的水分上升到土表来,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床土湿度的作用。同时,松土还可使土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容易排放出来,而使含氧气多的新鲜空气渗入土壤中,从而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松土还能促进床土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若苗床中有杂草,则通过松土可铲除杂草。
在浇水后,待土表稍干后,即可进行松土。这样,可充分保持床土水分,减少浇水次数。松土既可使床土表面保持疏松干燥,也对防止猝倒病有良好的效果。
在松土时,常用竹签把苗间的表土撬松,或用铁丁、铁丝等制成的小耙,把苗间的表土抓松。但松土不可过深,以免损伤苗根。
四、水分管理
床土里的水分是幼苗生长的必要条件。但床土孔隙中水分增多时,空气含量(主要是氧气的含量)减少,而土中的空气是幼苗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所必需的。所以床土中水分过多时,幼苗生长不良;而水分过少时,幼苗生长也不好,甚至干瘪、枯死。所以,苗床内水分的管理十分重要。这里对苗床内水分管理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作以介绍。
1水分管理的原理
当土壤中的孔隙都被水充满时,它含蓄的水量称为最大持水量。在农业生产上,土壤湿度常用土壤的实际含水量的百分率表示。人参果苗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70%。
当床土的湿度降低到适宜范围以下时,幼苗生育受到抑制。随着湿度的不断下降,幼苗逐渐出现萎蔫状态,直至干枯死亡。据报道,当叶片的中的含水量减少到叶片开始干瘪时,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仅为水分饱和时的1/2。当叶片严重干瘪时,叶片光合作用几乎停止。这是干旱对幼苗危害的一个方面。床土过于干燥,则幼苗细小而组织硬化,生育迟缓。这是造成僵苗的一个主要原因。
床土湿度是与空气湿度相互影响的。当床土湿度增高时,由于从土面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增多,使空气湿度增高;另一方面,当苗床内的空气湿度提高时,由于土面水分蒸发量的减少使床土的湿度提高。对幼苗来说,在空气湿度高的情况下,叶面的蒸腾作用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了根部的吸收。在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而空气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叶面的蒸腾作用旺盛,促进根部从床土中吸收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从而促进幼苗粗壮。采用合理的浇水,使床土保持适当的湿度,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使床内空气湿度降低,这是创造上述有利环境条件的主要措施。而浇水后的松土和在床土面撒一层疏松的细土,对保持土壤湿度和降低空气湿度可起到显著作用。
2浇水量
苗床浇水忌过量,因为过量浇水会造成床土湿度过高。因此,为控制土壤湿度,可采用少浇勤浇的方法。但事实上,浇水量过少,特别是当水分不能渗透到幼苗根须所在的土层时,则达不到浇水的目的;而且浇水时要揭开覆盖物进行,严寒季节经常开口浇水对保温不利;浇水次数过多还容易引起土壤板结。所以,浇水时用水量过少并不好。合理的浇水量是水下渗后使幼苗根须周围的土壤湿润,而床土的表层湿度较小。
另外,在生产上有时由于播种过早,定植前幼苗较大。为了控制幼苗的生长,人们常常通过控制浇水来抑制幼苗的生长。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容易产生僵苗,而这种僵苗一旦定植大田后,它缓苗慢,发棵迟,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要受到较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是加强通风透光,及时移动营养钵,将大小苗分开,使幼苗具有较多的生长空间,并提供必要的水分。
3浇水时间
严寒季节,应该在下午1时左右浇水。因为这时气温已升高,浇水时床温不致过低;而且浇水后正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因浇水而降低的床温能迅速得到恢复。此外,中午前后温度较高,便于通风换气,使淋在苗上的水滴能及时蒸发掉,从而防止病害的发生。如果延迟到傍晚浇水,则随着床温的降低,苗床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增高,使苗的茎叶更加湿润,而在幼苗茎叶表面潮湿和有水滴的情况下,病菌容易活动,并侵入苗体产生病害。事实上,在育苗过程中,即使不是严寒季节,浇水也不能在傍晚进行。
另外,浇水应选择晴天进行。根据气象预报,在即将降水或有寒流来临时,宜少浇水或暂时不浇水。这时,可在床土表面撒一层湿土,待天气晴好后再浇水。因为浇水降低了土温,并使苗株含水量增加,容易发生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