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027

第27章

谢富治的脸倏地红了,额上冒出汗珠,他慌乱地擦了一把,说:“这,这是毛主席的指示……”

在一般情况下,陈赓并不反对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身边唱唱反调,提醒提醒自己,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今天必须让谢富治明白问题的所在。他说:“我们作战必须把中央的精神结合我们的实际,否则会碰得头破血流。如果这…仗是最后推翻蒋介石王朝的一仗,我会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如果不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更严重的战斗,我不能在此作无谓的牺牲。”

陈赓越说越激动“一将成名万骨祜。我宁肯受仝军的唾骂,也不使运城城下填满我战士的尸骨。他们是革命的本钱,不是我陈赓个人的资本。”

参谋长眼里涌出泪花。会上只有司令员孤立的一票,但是司令员是对的:有远见,头脑冷静,不被胜利冲昏,无所畏惧。真应该以手加额,使得千万战士和下级干部不作头脑昏庸之辈的赌注。“胡宗南在估量我们。”

陈赓接着说,“或者等我们再前进一步,让我在坚城之下碰得焦头烂额之际再来援兵。”

他转向谢富治说,“我建议将这次分歧立即报告中央和刘邓。”

谢富治同意了。电报发出。全体会议暂时停止。毛主席回电广同意陈赓方案。胡宗南巳派两个师驰援运城。”

刘伯承、邓小平来电:“同意陈赓方案。部队后撤临汾以南休整待命。中央军委已明令晋冀鲁豫野战军,大举出击,经略中原。陈赓去屮央领受任务。”

陈赓宣读了电报。命令说:“部队立即撤离运城,北返冀城休整待命。”

最后又强调说广记住这两句话:大举出击,经略中原。”

七十七陈赓带着参谋长,带着电台,带着霍刚北上。这行人走了几天,来到霍青山老人的门前。陈赓司令员亲自卜.去叫门。霍青山又惊又喜,握住陈赓的手说:“一早喜鹊就喳喳喳喳地叫个不停,果然是贵客临门。”

陈赓说:“贵客不敢当,打扰是真的。在你家吃饭。”

老人说广只有你才箅得上贵客。我叫青梅给你们做饭。”

青梅从屋子里走出来,依然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她迅速地向霍刚递了一个眼色。问陈赓广你想吃什么?”陈赓问广你会做什么?”青梅说广擦疙豆行吗?”她用手撩起垂下来的头发,露出俊俏的脸盘,对着客人羞涩地一笑。陈赓说:“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只是没有写过他们会做什么饭。”

青梅调皮地回了司令员一句:“当了将军就不用下厨房了。”

陈赓说:“我们担心你们这一代姑娘只会打仗,不会过日子,那就让男人有苦难言!”青梅忍不住地笑了,问:“那你带一个连长来干什么,准备领受战斗任务吗?”她指的是霍刚。陈赓说:“他是我来你家的见面礼。”

“啊哈……”

青梅乐得流出广泪说:司令员把他当礼送了。”

陈赓反问道:“怎么你不收吗?”

青梅用衣襟擦了擦手:“收:陈赓把霍刚推开说:“收下你了,你去帮助做饭吧!收了客人的礼就得管饭。”

青梅说:“用我们沁源的家乡饭招待司令员。”

陈赓说:“吃了沁源人民的饭,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沁源人。”

霍青山老人站在边只是笑,好像他的烟锅子永远地不会熄灭,吸起来没完。司令员来到他家,又把儿子带回来,使他高兴得合不拢嘴。看来部队从运城撤下来,可能要休整一阵子。司令员心里有战士和人民。这才真正是带兵的人啊!青梅突然发问:“司令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河都横着流的?”

陈赓明白这一发问,这姑娘是有远见的,他说:“黄河、长江都拦不住我们,我们会一道道地跨过。可是蒋介石想用黄河拦住我们,用一道黄河顶四十万大军。”

青梅后悔地说:“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生成个女的……”

陈赓说:千万别这样想。因为人类有一半是女的,我们才少打好多仗。要都是男的,非把整个人类毁灭了不可。”

吃过饭后,陈赓带着他的人和主人告别。他严肃认真地对霍刚说:“刘邓首长指示,秣马厉兵,准备大战。那将不是在山西一隅之地。野战军执行野战任务,大举出击,经略中原。我这是补偿我欠你和青梅的账,给你二十天假期,你要执行我的命令。“霍青山老人拉住陈赓的手激动地说:“问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顶得住,部队打到哪里我们支援到哪里。”

陈赓司令员紧紧地握住霍青山老人的手。—九八四年五月十日北京上党之战所有的电台都开动了,报务人员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马达声响彻清漳河谷,太行山匕空充满了飞驰的电‘波。第组电波都挟带着紧急情况,敌情、我情、战报、命令、指示、请示、报告。从冀鲁豫,从晋南、晋中,从豫北,从平汉线、陇海线、同蒲线、正太线,汇集到太行山中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里来。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东北,迅速击溃曰军精锐部队关东军。八月十日,日本政府被迫发出乞降照会。八月十一日,延安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命令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配合盟国统一行动,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幵积极的进攻,迫使日、伪军放下武器。我军已经全部投人战斗。作战科长张华,拿着各方汇集来的电报,匆匆走进作战室,到北墙跟前拉动一根悬着的绳索,布幔徐徐移动,向后面退去。背后出现了盖满整面墙壁的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地图上绘有星罗棋布的城镇,密密的挤满图纸的冀鲁豫大平原。一条铁路纵贯南北,通过人口稠密的富庶地区。铁路以西,开始出现稀疏的等高线,等高线越往西越密,儿乎盖满图纸,使图纸变成黑色密纹。这时,显出黑压压的一条宽厚的山脉,像凌空面起、张牙舞爪的巨龙,盘踞在河北、…西两省之间,雄踞黄河北岸,这就是八年抗日战争、使日寇胆战心惊的太行山。布幔又从巨龙身边缓缓西移,地图上出现另一种情景,等髙线又稀疏起来,表明地势由陡峻变得平缓,从奇峰突起变成低矮的黄土丘陵;接着,又出现了稠密的城镇和村落,道路四通八达,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一块小小的盆地,这就是上党十九县的中心。盆地的西缘是太岳山,山势陡然耸起,和东面太行山遥遥相望,形成东西对峙,成为]党地区的西部屏障。同蒲铁路,从潼关对岸风陵渡开始,穿过晋南〒角洲,沿着中条山脉北麓东伸,到晋南重镇运城折向东北,傍着太岳山脚下的汾河河谷,穿行直奔晋中腹地,到榆次与正太路相接。至此,地图上呈现出夹在平汉、同蒲、正太和陇海中间的晋冀鲁豫军区的全部幅员和上党山区的形势。张华把我军攻克的地方都用红笔标出记号,上党盆地以长冶城为中心的长子、屯留、襄域、潞城、壶关六城;又标出代表敌方的蓝色标记。明显地看出,我军展开的攻势已经迫近平汉、陇海、正太、焦作铁路,威胁幵封、郑州、新乡、安阳。从石家庄以南的元氏,到武安段的平汉路,已被切断。西侧我军逼近晋中平遥、介休;豫北已大部被我收复。以是阊锡山和日寇勾结,抢占上党六城,楔人我晋东南根据地腹心。面蒋介石正向开封、郑州集结大军,企图打通平汉路。胡宗南三个军已经受命北进,三个军集中晋南风陵渡和茅津渡,开始北渡黄河。作战处长梁近,气汹汹地走进来说:“岂有此理,耍两面派!蒋介石一面邀请我党派代表到重庆去和平谈判,同时又下令进兵。”

说着,他展开一张纸读起来:“这是蒋介石批准的受降名单。你听着,胡宗南接收洛阳;阎锡山这个老汉奸,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接受山西日军的投降;顾祝同接收浙江和福建;王耀武接收湖南;刘峙接收开封、郑州、新乡、安阳和襄樊;李品仙接收安庆和徐州;汤恩伯接收南京和上海;孙连仲接收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傅作义接收绥远和察哈尔。唯独没有我们总司令朱德的名宇。”

他把纸抖得哗哗的响。张华从矮発上跳下来,看都不看…眼,只是用眼盯着地图说:“这不是一张受降名单,这是下的战书,这是大规模内战的开始。内战已经打起来了,阎锡山抢占了上党六城。”

他用蓝铅笔标出胡宗南军队向黄河以北推进的位置说:“你看,胡宗南军队已经从风陵渡、茅津渡北渡黄河了。”

他又走到地图东侧,指着郑州一带说:“孙连仲的七个军,得到命令向郑州结集,暴风雨就要到来了。因为日本投降,美帝国主义、蒋介石和日本的矛盾已经解决,矛头很自然是对着我们,对着解放区,对着翻了身的中国老百姓。应当给刘、邓首长发报,催他们赶快回来。”

梁近说:“我们已经同意派代表去重庆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和平,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张华说广你去向蒋介石谈人心所向吧,蒋介石是迫不及待地想把中国人民投人内战的火坑,把血雨腥风洒向那些幻想和平的人的头上,等不了多久了广梁近说:“顺便通知你,你去东阳关接刘、邓首长。”

蒋介石在重庆黄山官邸,昂视阔步地走着,颇有得意舒心之感。日本投降了,波斯坦会议之后,他成为中、苏、英、美四大强国之一的大国“统帅”。

手边有几百万军队,又有日本投降后丟下的、足以装备一百万军队的全部物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态度是鲜明的,决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目前,日本军队在为他守着地盘,等待他的“国军”到达后受降。魏德迈正在为他组织大规模的海运和空运,从越南的海防把他的军队调到内战前线~“山海关。这一次他要完成他十年前在江西想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事业一彻底消灭共产党和他的军队。在这八年里,共产党几乎控制了日本占领区的全部地盘,所以他们肆无忌惮了,要求合法权利,要求平起平坐,組织什么“联合政府”。

他想:“我要在三个月到六个月内,把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消灭干净。”

何应钦走来,敬礼,立正站在蒋介石面前。这个一贯拥蒋反共的干将,衣冠整齐,毕恭毕敬。今天来谒见最髙统帅实在有点儿不大好受特别是重庆的八月天,气温像火炉子一样。他脑门上的汗水直往下流,衣服也湿透了。他显得有些紧张,不知道会遭到什么训斥,也不知道蒋介石对他又有什么栺示。给他安了个上将“总司令”的职务,对是什么令也司不了,切唯蒋介石的令是听,要想在蒋介石手下得到重用,只有俯首贴耳闹已。何应钦报告广总裁!开封、郑州告急。”

蒋介石一听,瞪大了眼睛:“谁的部队?”

何应钦说:“刘伯承的。”

蒋介石指着何应钦的脸说:“以你的名义给閃村宁次发报,告诉他:在同军末到达之前,口军应负责有效的防御。如果落到共军手里,本应负责收回。”

说罢,他走到地图跟前,指着太行山说:“刘伯承目前不在太行山?”这下把何应钦问愣广。他怎么也没想到蒋会问他这个问题。何应钦迟疑下说:“共产党七次代表大会上,有刘伯承的名字,估计现在可能还在延安。”

他肯定了蒋介石的猜测。蒋介石说:“阎锡山乘机占领了上党。好”何应钦说:上党是战略要地,华北的门户。截至今天〔八月二十五日〉,史泽波已经控制了六座县城。问题是是否能控制得住,刘伯承绝不会比阎百川轻易得手,特别是上党是战略要地,军家必争之地。当年红军陷人安顺场……”

蒋介石脑子里立刻出现安顺场的情景:当他得知红军渡过了金沙江时,他并不吃惊。他知道红军走的是当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路线,那是一条绝路。他电令川军严密把守安顺场,配以重兵;命令下达之后,蒋介石自信刘伯承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红军将会全军覆没。不料刘伯承早已亲自带先遣团,以少数兵力袭占了安顺场。尔后红军急速夹江北进,夺取了泸定桥。当时川军一个营守安顺场,对岸还驻有川军一个团,泸定桥驻有川军三个骨干团,下游还有杨森的两个团。除此以外,还有大队人马,星夜兼程赶往泸定桥,进行追歼。可是刘伯承奇袭安顺场,飞夺泸定桥,把红军带出了死地。当时,蒋介石听到消息后,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把他的将领们臭骂了一顿。从那吋起,刘伯承的名字像石刻似地刻在蒋介石的心上。今天提起来,他还有些胆战心惊。太行山聶立在黄河北岸,从南面望去,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堡垒,钳制着平汉和同蒲两条战略铁路,蒋介石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把他的军队由陆路湄源开赴华北。他向何应钦下命令:“督促孙连仲,尽快地集结兵力。命令三十军、二十七军、四十军、三十二军、新八军、三十八军、八十五军向开封、郑州、新乡开进。命令胡宗南,迅速北渡黄河,沿同蒲路向北推进。目前,陈赓主力部队摆在平遥、介休一带,乘共产党主要将领尚在延安之除,我已向延安发了第三次邀请,让毛泽东来重庆和我谈判。你要加紧行动,不得贻误战机。同蒲、平汉、津蒲三路,齐头并进;再加上海运和空运,可以调动八十万人作战。”

他盯住何应钦,生怕对方不了解当前形势、不理解他的意图似的。接着,蒋介石又说:“阎百川占领上党,是给刘伯承一个有力的钳制。命令阎百川:坚守上党。自古那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党丢失,河北不保,反而会进一步威胁中原。通知阎百川,我将五路进兵。”

蒋介石又挥着右手,狠狠地警告他的陆军总司令说:“不能给共产党以喘息之机。姑息养奸,后患无穷。大军压境,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眼前正是党国关键时刻,国际、国内都于我有利。日本兵现在帮我们看守地盘。给长冶发报,嘉奖史泽波。”

艮治城。史泽波在原先日本旅团长元泉福的司令部里,又开始了日常工作。地图也接收下来,悬挂在那里。史泽波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带着他的参谋长崔杰和他的嫡系三十七师师长杨文彩,以及文武官员登上长治城头,他戎装齐楚,趾高气扬,一副十足骄矜之态。他由十九军军长升为集团军副总司令,带五师人,横贯太岳区一百二十公里,挺进上党,以举足之力占领了卜.党六城战略要地。太原和重庆的电报相继拍来,嘉奖鼓励不一而足,可见蒋总司令和阎长官的重视。取得这些战略要地是非同寻常的。今天在下属面前,在士兵面前,怎么不令人感到骄傲!阎司令长官对卜.党,一直梦寐以求,过去几经周折,都未能如愿以偿;而他史泽波,只以一万七千之众,便……,他举起望远镜,东望壶关,丙望长子,北望屯留、襄垣。长治城坐落在上党盆地中心,古称“上党雄城”,过去被日军经营多年,已经成为永久性的设防城市,又储存有大量的粮食和弹药,以此对付共军的简陋装备,是绰绰有余的。今天,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是史泽波到达上党的第三天。三天之中,连得六城,共军望风而逃。他给太原发了电报,阎锡山高兴得在太原举行盛筵,为史泽波频频举杯。为得到上党,司令长官的手激动得颤抖,把酒都泼溅出来,喜泪直流,并立即给史泽波发电报,说史是他的“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