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062

第62章 行政办公管理(24)

车辆经济管理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经费管理活动,行政总监及其下属必须做好经济管理制度的正确决策;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核、验收。具体如下:

(1)制订经济管理方案。经济管理方案应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以各类数据为依据,反复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遵照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而制订。

(2)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经济管理是一项完整的互相配套的科学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作为实施经济管理的准则。

(3)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让全车队人员参加经济管理方案的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了解自己在经济管理中的责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三、车辆经济管理的形式与内容

企业车辆运输的经济管理,包括企业对车队经济的管理,车队对用户的经济管理,车队内部的经济管理三层意思。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车辆经济管理的形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从各地的实践经验看,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对车队的经济管理

(1)实行全面经济管理。企业根据车辆数、车队员工人数、运输任务以及事业费的预算拨款等情况,核定车队全年的费用(其中包括员工工资、奖金、公里补助费、加班费、安全奖、节油奖、油材料费、维修费、养路费、保险费、停车费、事故费等),采取包任务、包经费、包服务质量、包创收、包行车公里的目标管理形式,与车队签订承包合同,将全年经费一次划拨给车队,由车队包干使用,节余按比例提成给车队,超支不补,完不成任务达不到合同要求时罚款。

(2)实行部分经费管理。按上年经费开支基数,核定下年经费。其中包括燃料费、材料维修费、养路费、保险费、车辆审验费五大项,在总的定额范围内,由车队调剂使用,无特殊情况,超支不补。其他费用,由企业实报实销。

(3)核定车队经费指标。由上级领导掌握,从严审批,实报实销。经费比较紧缺的企业,按上年经费开支基数,由财务统一安排并掌握当年必须开支的大项,如燃料费、维修费、养路费等,日常开支(零星开支除外)由上级领导审批,按需要实报实销。

2车队对用户的经济管理

车队对用户的经济管理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车队对用车企业实行行车公里制度。车队把核定的全年行车公里数,按照各企业的人数、工作任务等不同情况,分配给各用车企业,并发给公里票,由用车企业掌握使用,节余的公里票可以转下年使用,也可以折合成现金,按一定比例向用车企业兑现,作为奖励。

(2)对企业超过限额公里的用车,一般不予派车。特殊情况用车,按社会出租车收费标准的70%~80%优惠收费。

(3)员工因私事用车,按内部用车对待,其收费标准,根据企业规定执行。

(4)车队在保证完成企业规定的运输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其收费标准参照社会出租价格核定,根据上级领导批准执行。

(5)车队开展有偿服务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分成,其中留车队的部分,由车队掌握使用,部分用于事业发展基金,部分用于奖励车队员工。

3车队内部的经济管理

车队内部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把车队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同他完成的工作量、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执行纪律情况、政治和业务学习等挂起钩来,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其具体办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实行单车管理。就是根据企业分配给车队的任务,由车队把工作量分配给每个司机或修理工,再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核定每辆车全年的公里耗油指标、修理费指标、公里补贴指标等,由司机本人掌握。完成任务和节约的经费,按一定比例提成奖励本人;完不成任务或经费超支的,按规定倒扣。

(2)把综合奖改为单项奖,实行公里补贴。综合奖改为单项奖,就是在计奖办法上,每一元奖励都有一定的要求条件,如服从调度、安全行车、汽车保养维修、节约用油、服务态度等。公里补贴是把食餐补贴、加班补贴等改为公里补贴,公里补贴办法是预先规定好每月行车定额,定额之内是每公里的补贴数额,超额的增加补贴,完不成的则不补贴。

(3)改革车辆维修制度,实行定额管理

维修定额和维修质量与维修工的奖金挂钩,以促进其缩短维修工期,提高维修质量。

车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汽车运输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和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

一、车辆安全管理的程序

1加强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制订具体措施

车队领导要把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并分工专人负责。要制订各岗位具体的安全措施,经常分析研究,定期检查。

2加强思想教育

坚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根本保证。要适时地定期地进行预防事故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反复讲明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和预防事故的高度责任感。

3增强预防事故的自觉性

要经常向全体人员宣传和定期组织学习国家安全法规,尤其要对司机进行交通法律教育,使他们谙熟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做到思想集中不麻痹,谨慎行车不急躁,中速行车不冒险,礼让三先(让小车先行、客车先行、重车先行)不抢道。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不酒后开车,以增强预防事故的自觉性。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活动

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车队领导的事,而且是车队所有人员和直接行政领导部门的事,因此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形成安全意义大家讲,人人关心安全工作的局面。

5定期总结安全管理经验

坚持每月一小结,每季一大结,年终全面总结。

二、车辆安全管理的设施

1装置车辆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应装置于车队的要害部位,即:车辆、燃料库、汽车库、汽车维修间。

2车辆安全设施的要求

(1)车辆:以预防机械事故为主,要求手脚制动器灵敏、后视镜齐备、各种仪表健全。

(2)燃料库:以防火防爆为主,要求消防设备和警报器械齐全,并经常保持完好;油库附近严禁烟火,加油时发动机必须熄火;库内保持清洁,不允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3)汽车库:以防火防盗为主,装置灭火设备和警报设备;车库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佳;各车房之间应有间隔墙;车房门要坚固。

(4)汽车维修间:以防火防盗为主,应装配消防设备和警报设备,装备安全门窗。

3车辆安全设施管理

车辆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经常保持完好;要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制度,配备的各种安全装备一律不允许外借或挪作他用,不允许随意移位。为了经常保持安全设施的完好率,还应建立各种设备的登记卡片,注明各种设备的装置时间、检修更新情况、使用方法和使用性能等,以利于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和使用方便。

三、车辆的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

应分别规定队长、油料材料员、司机的安全职责范围和应负的安全责任,以及相应的奖罚条例。安全岗位责任制报上一级部门审批,由审批部门定期检查;车队亦应规定相应的检查制度,组织评比,实施奖罚。

2建立严格的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对车辆应坚持出车前、行驶中、返回后的“三段查”。

(1)出车前主要检查油水电系统是否畅通,有无跑漏;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查制动机件是否灵敏。

(2)行驶中检查,长途行驶100公里即应停车检查主机和各零配件情况,及时排除故障。

(3)返回后检查,主要查车辆的完好状况,及时进行保养维修。

保持最高的安全保险系数,是车辆安全行驶的保证,有以下五种情况则不能出车:

①油电水系统有故障不出车;

②制动设备性能不良不出车;

③安全设备不齐不出车;

④装运易燃物品安全防范设施不落实不出车;

⑤司机身体状况不好不出车。

为了使安全技术检查达到万无一失的程度,需要建立由车队领导、经验丰富的司机和维修人员组成的安全技术鉴定小组,对短途车辆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检查,对长途车辆进行出车前检查,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安全行驶。对于每次安全技术检查结果,应建立档案。鉴于汽车驾驶作业分散、单人操作、上下班时间不正常、生活不够规律等特点,还需要十分关心驾驶人员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尤其对于出远途车的驾驶员的家庭生活,应予关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是车辆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制定安全奖惩制度,应当体现思想教育为主,防事故于未然,坚持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奖惩与个人经济得益挂钩的原则。安全奖惩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司机对车队、车队对主管部门层层负责的安全承包合同,实行安全责任制,将奖惩按合同执行,层层有份。

(2)建立安全奖励制度,奖励办法各不相同,大体有三种做法:

①规定车辆安全行驶公里,达到一定数额,给予相应的安全补贴或奖励,超过定额标准,多超多补,少超少补;

②设定安全行驶公里的起点数,超过起点数的三分之一,则加发一定的安全奖;

③以500公里为司机的月安全行驶定额,达到定额的发工资,超定额的按比例提奖,达不到定额的罚一定数量的工资。

(3)建立安全处罚制度,处罚制度按事故情况而定,一是按事故等级处罚,二是按事故经济损失处罚,三是按事故承担的责任处罚。

4制定事故处罚制度

这项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驾驶员发生事故后的处置: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和其他人员,注意保护现场,立即报案,听候处理;

(2)车队责任:协同交通管理部门妥善处理;事故的登记统计和报告;事故处理后的善后工作;事故后的内部处理和总结。

建立此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按照交通法规,按照事故处理的程序,正确处理事故。

司机管理

行政部门车辆管理的中心应是对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对司机的管理,所以车辆管理部门规定了对司机的纪律和要求。

一、培训教育

为提高车辆服务的业务水平,必须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和教育,使他们自尊自重,热爱本职工作,既当优秀的驾驶员,又是出色的服务员。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岗位责任制和具体的奖惩条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司机工作的特点,对司机的教育与管理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司机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司机一定都是独立去执行任务,而且司机以公路为车间,活动的范围相当大。司机工作的这些特点,容易养成司机的散漫性格。

对司机的管理与教育,应见缝插针,随时随地进行。在等修出车的间隙,早、晚或中午司机比较集中的时间,都可以进行教育,以提高司机的素质。对司机要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车辆保养、节油和安全行车教育。要教育司机爱护自己的车辆,做到车容整洁,技术状况良好,随时待命出发,经常、主动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小修工作。同时,要制订必要的处罚措施,要求司机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注意节约燃料,保证安全行车。

(2)为人民服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司机全心全意搞好服务,工作做到安全正确,准备及时,热情周到,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起早贪黑,不怕脏累,不怕麻烦,及时、圆满地完成各项出车任务。

(3)遵纪守法教育。要教育司机不跑私车,不用公家汽车为个人谋取私利。给领导开车的司机还要注意保密工作,如在车上听到领导谈话内容,不得随便外传,以免泄密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

二、安全行驶管理

安全行车是车辆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要加强对司机的教育,使其严守交通规则,谨慎行驶,并把行车安全作为考核司机的重要内容。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司机要有安全意识

必须在车辆管理人员和司机头脑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有对国家、企业财产和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2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和驾驶操作规程

要教育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驾驶操作规程,随时随地服从交通管理人员及各种交通标志的指挥。在行车中,要讲究良好的行车道德,做到安全礼让,“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开“英雄”车;不开“斗气”车;不酒后开车。

3保持车辆的完好状态

要时刻保持车辆的完好状态,对车辆要勤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做到各部件牢固、灵敏,尤其是制动、转向部分,必须可靠、有效。

4提高驾驶技术

要不断地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使之能在各种复杂的路面,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安全驾驶,并且有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驾驶技能。要使司机做到三掌握:即掌握所驾汽车的性能和技术状况;掌握各种道路、气候及季节对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掌握人、车、马的动态及其对汽车通过时反应的特征,正确判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司机在急弯、陡坡、窄路、桥梁、交通路口、行人稠密、交通繁杂或有障碍的路段以及夜晚视线不清、气候状况不良等情况下驾车,要特别提高警惕,一般都应鸣喇叭靠右慢行;通过无护栏设施的铁路交通路口,临近时必须先看清有无火车驶过来,决不冒险通过。同时,要注意不断地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对司机进行教育,并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车辆道路管理

企业车辆道路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车辆道路管理,是促进企业的人与物对外顺畅、快捷联系的保障

企业是人员和物资相对集中的地方,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顺畅、快捷的对外联系。这种对外联系主要表现形式为辐射和吸收两个方面。辐射就是企业内的人和物对外输出;吸收则是企业以外的人和物对内输入。企业的各项活动往往是通过这两方面同时进行而产生和发展的。企业车辆道路管理就是理顺这两方面及其内在的关系,从而使辐射和吸收进行得顺畅和快捷。这种人与物的有序流动是道路功能发挥的必要保障。

2加强企业车辆道路管理,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和生产安全、便利、舒适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