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之源
33622300000010

第10章 唱名的演变

唱名(Singing Name),是指唱旋律时所用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固定音节。

唱名

在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尤其在明清以来的戏曲音乐中,原是使用并流传“工尺谱”的。工尺谱的唱名为:“上尺工凡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亻凡亻六伍亿彳上彳尺彳工……”相当于简谱:“12345671 234567123 4567123···……”

1897年,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小任教的沈叔逵(沈心工)先生,首先从日本引进了简谱,并编成有含意的七言律诗句以作唱名,其唱名为“独览梅花扫腊雪”,代表简谱“1234567”。

1890年代末,在佛经的吟诵中,又有人采用古代梵文的七个词首母音,作为七个唱名的发音(至今仍在印度流传)。其唱名为“萨里格马巴达尼”,相当于简谱“123456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传来了欧洲(法国、意大利)的席见尔练声曲的唱名。其唱名是“泡(Pao)吐(Tu)拉(La)呗(Bai)达(Da)买(Mai)尼(Ni)”,相当于简谱“1234567”。这种唱名,在目前欧洲的一些音乐院校中,仍然作为发声练习时使用。

随着简谱的不断普及,简谱的唱名也不断完善。多年来,我国沿用的简谱唱名,才固定成为“多(Do)(Re)咪(Mi)发(Fa)梭(Sol)拉(La)西(Si)”,即简谱的“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