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症自然疗法
33613900000023

第23章 治疗机制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者工作繁忙,久坐不动,缺乏最基本的运动锻炼,致使人体气血不畅,津液输布不利,久之导致血脂升高。引发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现代文明富裕病”。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实施运动疗法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锻炼对人体健康有如下益处:①调节和降低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降低血压,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②提高内分泌功能,帮助消化,预防体重增加,调节和改善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延缓衰老过程,改善睡眠,控制情绪,使人能够更加有效地工作。

总之,体育运动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能力和运动耐力,改善并增强人的体质,从而有助于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讲,运动锻炼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一、主要特点

防治高脂血症的运动疗法与其他一般的体育运动相比有如下特点:

1.运动疗法属于功能锻炼的范畴。高脂血症患者应当坚持适宜于自己身体情况的小强度的运动锻炼。以每次运动后感到舒适,畅快为宜。这样的运动锻炼不仅有利于降低血脂,而且有利于改善并提高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的功能及活力。

2.运动疗法属于全身疗法。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会使人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减退,乃致百病丛生。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经常运动,就会思维敏捷,精神愉悦;气血调和,百脉畅通;五脏六腑功能旺盛,体魄强壮,肌肉结实,关节灵活,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对于与身体衰老相关的疾病,例如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3.运动疗法不仅具有明显的自我治疗性质,而且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运动功能,劳动创造了人类,运动孕育了生命。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讲,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引发疾病的病因,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锻炼方法,自觉地进行长期的运动锻炼,以利于增强体质,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降血脂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运动对人体的血脂代谢确实具有积极的影响。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肌肉运动还可以使血液内游离的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使多余的葡萄糖被消耗掉而不转化为脂肪,从而达到减肥降血脂的目的。

运动不仅能直接消耗能量,而且能显著有效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运动可以增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增强对三酰甘油的代谢分解,从而降低血浆内三酰甘油的浓度和血胆固醇的含量。运动还可以降低血浆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弱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增强对脂肪的分解作用,减少脂质沉积及脂肪组织的堆积。

临床观察结果也证明,运动能有效地治疗高脂血症,是防治高脂血症的一种有效方法。①我国学者郭成吉等人对21名退休老年人进行了为期15周的健身长跑锻炼观察,结果发现经长跑锻炼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前后对比差异显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也明显降低,前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参加锻炼的老人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清总胆固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②美国有学者曾对83例心肌梗死幸存患者进行一项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运动方式包括竞走、体操、慢跑等),每周3次,每次45分钟,为保证每位受试者的安全,运动锻炼均在严格的医疗监护下进行。结果显示,运动能提高受试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③我国武汉大学生物系邹国林等学者对42名青年男性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结果发现,锻炼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z胆固醇均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同时受试者的身体素质也明显增强。

医学研究证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中外医学专家一致认为,改善并调整饮食结构,有效地控制体重,适度地增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是防治高脂血症的最基本的措施。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运动一方面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另一方面又能够升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有利于预防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此外,运动还能改善机体的糖代谢、改善机体的血凝状态,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代谢,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这些都对防治高脂血症引发的冠心病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运动是健身之本。不仅对于防治高脂血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防治高脂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