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症自然疗法
33613900000002

第2章 血脂与高脂血症概念

一、血脂

血脂是存在于人体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包括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脂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是人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脂肪(三酰甘油)和类脂(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脂肪绝大部分存在于脂肪组织中,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肝脏中,是人体能量储存的一种形式。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易受营养状况和运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例如饥饿、营养不良,可使人体内的脂肪不断减少,人体逐渐消瘦。反之,当一个人营养过剩,运动量少时,人体内的脂肪含量则不断增加,人体也逐渐变胖。因此,脂肪在医学上又可称为“可变脂”。而类脂主要分布于脑和神经以及各种细胞膜上,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大约占体重的5%,膳食因素及运动量对其影响极小,故有“基本脂”之称。无论是“可变脂”,还是“基本脂”对维持人体健康都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三酰甘油的生理作用

三酰甘油的生理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机体提供能量人体脂肪在体温条件下呈液态,有利于脂肪的储存和动员。氧化1克脂肪所释放的能量大约37.7千焦耳,比氧化1克糖所提供的能量(大约为16.7千焦耳)多1倍多。

当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糖类耗尽时,三酰甘油能提供备用的能量。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空腹时,体内储存的脂肪氧化可以供给50%以上的能量需要;如果不吃任何食物1~3天,脂肪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为85%。

2.保护机体和隔热作用因为脂肪不容易导热,所以,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而保持体温,并且这种以液态脂肪为主要成分的脂肪组织犹如软垫,分布于皮下、内脏器官周围,起到隔热垫和保护垫的双重作用,从而可以在机体受到外物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内脏器官和肌肉组织免受损伤。

3.为机体储存能量三酰甘油在脂蛋白酯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肌肉细胞氧化或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在脂肪动员过程中,脂肪被组织细胞内的组织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进入循环后供其他组织利用。组织脂肪酶受激素调节,故又称为激素敏感性酯酶。在空腹时,体内的激素敏感性酯酶活性增高,使脂肪中的三酰甘油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二)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如大脑、肝脏、肾脏、脊髓等都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的代谢、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连每个微小的细胞也都离不开胆固醇。因为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如果缺乏可以引起细胞破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细胞,也就不可能拥有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所以,科学公正地说,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在维持生命体的存在和延续方面发挥着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一般将胆固醇的生理作用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学者做动物实验发现,给动物喂食缺乏胆固醇的食物,结果这些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因此,如果缺乏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因此而终止。

2.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料激素分为蛋白质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两大类。激素是协调机体内各种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和电解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例如皮质醇、醛固酮、雌二醇、睾丸酮以及维生素D等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可见,保持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水平,对于维持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3.形成胆酸的重要原料肝脏产生胆汁,然后将其储存于胆囊,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胆汁的作用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之容易被脂肪酶所分解代谢。在小肠后段,有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有5%~159/6的剩余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要产生新的胆酸来弥补这5%~159/6的损失,此时需要胆固醇的参与。胆固醇是形成胆汁的重要原料。

(三)磷脂的生理作用

血浆中的磷脂主要由肝及小肠黏膜合成,部分来自其他组织。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维持乳糜微粒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对脂肪的吸收、运转、储存也起着重要作用。体内含量最多的磷脂是甘油磷脂。甘油磷脂又分为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等。磷脂随所构成的脂蛋白解体而分解,然后又在脂蛋白与细胞膜之间进行交换。血浆磷脂的半衰期大约为7.5小时。

(四)游离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由长链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而成。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机体提供能量。FFA的半衰期为4~8分钟。其代谢途径:一是供肌肉细胞利用;二是被肝细胞摄取,再合成为三酰甘油,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或氧化为乙酰辅酶A,血浆中FFA上升表示脂肪动员加强。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FFA水平升高。储存在脂肪组织细胞中的三酰甘油经脂肪分解可提供大量FFA。

二、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异常增高,并且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病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通常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人体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称为血脂,主要由胆固醇、胆固醇酯、三酰甘油、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组成。凡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超过5.72毫摩/升(每100毫升血浆含量超过220毫克),或三酰甘油升高,超过1.70毫摩/升(即100毫升血浆含量超过150毫克)者称为高脂血症。如果胆固醇单项增高,超过正常值范围,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脏病、脂肪肝、胆结石、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临床上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4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占高脂血症患者总数的40%,其中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升高,而三酰甘油含量正常。

2.高三酰甘油血症占高脂血症患者总人数的20%,其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增高,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3.混合型高脂血症占高脂血症患者总人数的40%,同时有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降低。这类高脂血症可单独存在,也可伴高胆固醇血症或者伴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