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082

第82章 《四库全书》的由来

《四库全书》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政府主持编修的一部大型丛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安徽学政朱筠向清政府建议广收民间遗书,然后对其进行编辑整理。乾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正式设四库全书馆,开始编修该丛书。《四库全书》共收集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共79309卷,按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分别编列,所以称为“四库”。

经部也称甲部,收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

史部也称乙部,收历史著作。包括“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

子部也称丙部,收政治、哲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学、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集部也称丁部,收历代诗文集。

《四库全书》编成后没有刻印,只抄写了七部,分别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辽宁沈阳故宫文溯阁、江苏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江苏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浙江杭州孤山圣固寺文澜阁。

其中文宗阁、文汇阁毁于战火,圆明园的文源阁被英法联军焚毁,它们所藏的《四库全书》也都被烧毁。《四库全书》尚存四部:文澜阁本现存浙江省图书馆;文溯阁本移交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于1915年运到北京,现由北京图书馆收藏;文渊阁本被国民党运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