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351

第351章 “腊八吃粥”的由来

“腊八”是指我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是农家传统的节日。腊八吃粥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说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所以各寺院要用谷米和果实煮粥供佛。这粥名叫“五味粥”或“七宝粥”,通常叫“腊信粥”。这样的仪式传到民间,久而久之,就形成“腊八吃粥”的风俗。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经常挨饿。一次,他从鼠洞掏出些大米、豆子、红枣等,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又想起当年那锅粥来,便令厨师仿做,一尝果然别有一番风味,这天恰是腊月初八,于是赐粥名为“腊八粥”。

古时煮“腊八粥”很讲究,要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东西。后来花样越来越多。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民间熬粥用黄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米、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作点染。

现在我国南北方许多地区都有食粥习惯,制“腊八粥”时,通常加入大米、小米、糯米、核桃仁、花生仁、红豆、绿豆、莲子、红枣、桂花、青红丝、白糖等,不仅色、香、味俱佳,且营养价值极高,实属粥中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