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024

第24章 监狱的由来

监狱是怎么产生的?唐代重要文献《唐律疏议》记载着“皋陶造狱”的事情。皋陶是传说中4000多年前的人物,舜帝时期曾被任命为掌管刑罚的官员,他创建了监狱。我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像,不仅狱吏狱卒对其奉若神明,甚至连犯人也像拜神一样拜他。不过当初监狱并不叫现在这个名字。

监狱在夏朝叫“宫”,商朝叫“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囹圄”,到了汉朝才开始叫“狱”。秦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时,监狱更是名目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各州县都设有监狱。宋朝各州又设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监狱,犯人白天服劳役,晚上被监禁。明朝京、州、府、县都有监狱。清朝沿袭明制。

据《唐律疏议》记载:“狱者确也,以实囚情”;“以圜土聚教罢民”。当时监狱的主要职能是对犯人犯罪的事实进行核实,监督、教育犯人。在封建统治时期,监狱成了劳动人民的地狱。

在古代,监狱有很多别称:

牢。牢字的本意是“闲”,是监狱的俗称。养牛马的圈被称为牢,有防范的意思,故也称防范犯人逃跑的设施为“牢”。

监。据《明律·逃亡门》中规定:“凡犯罪囚禁脱监……于本罪上加二等。”明代把监狱称监。《明会典》记载,洪武年间制定的收押、提讯例规中,都把监狱称为监。

班房。从晚清开始,监狱也被称作班房。班房之称,起源于旧时衙役中捕班的公审房,后来演变成关押犯人的“看守所”。

习艺所。清末,又兴起“习艺所”之名。这名义上是让犯人在犯案的地方按照处刑年限“学习技艺”,实际上是让犯人服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