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12

第212章 战列舰的由来

战列舰又称主力舰、战斗舰,其主要武器是大口径舰炮,具有很强的突击能力和装甲防护能力,装甲厚度一般可达几百毫米。在航空母舰出现之前,战列舰横行于海上,堪称“海上霸王”。世界上第一艘战列舰是英国1638年建造的军舰“海上君王号”,它有102门火炮。但当时的战列舰都是木制的帆船。

184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不过它仍挂有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1861年,英国建造了第一艘铁壳装甲战列舰“勇士号”,它也挂有辅助的风帆。

1862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有旋转炮塔的战列舰“阿尔贝王子号”,其炮塔式舰炮可向任何方向旋转射击。

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列强奉行“大炮巨舰”政策,所以它们纷纷建造吨位大、火力猛的巨型战舰,以图称雄海上。

1906年,英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强的战列舰“无畏号”。“无畏号”由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库尼贝迪上校设计并监造,排水量为1.79万吨,航速40千米/小时,装备有10门305毫米口径主炮、24门76毫米口径副炮及鱼雷发射器等,这比当时除此之外最大的战列舰的火力要强1倍以上,其两舷、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厚度达280毫米。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无畏号”就是战列舰的同义词,战列舰的多少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强弱的标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建造了两艘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这两艘巨型战舰满载排水量为7.28万吨,最高航速为50千米/小时,舰上装有3联装457毫米口径主炮9门,还有12门3联装155毫米口径副炮和12门双联装128毫米口径平高两用炮。“武藏号”在1944年、“大和号”在1945年先后被美军飞机击沉,这标志着战列舰的没落,它在海战中的地位逐渐被航空母舰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再也没有建造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