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地球奇观(中)
33540400000003

第3章 动物奇观(3)

从生理上看,猴子有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但小猴子们对老猴的垂泪、掩埋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悼念,而是高等哺乳动物的本能或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罕见的大象葬礼

人们很少发现死亡大象的尸体,于是有些非洲土着人便说象长生不老。其实,大象的寿命为65~100岁。由于大象的寿命较长,所以一般人难得看到大象的死亡。

1970年12月,有位动物学家,在非洲密林里目击了大象的丧礼。在一个草地上,几十头象围着一头步行蹒跚、有气无力的重病老象。群象用鼻子把附近的草叶集拢成捆,朝老象嘴边投去。但老象已不能进食,最后终因支持不住倒地而死。这时象群突然发出一阵哀号,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泥土,用鼻子卷起向象尸投去,众象纷纷仿效。片刻,死象就被掩埋,形成一土堆。此后,首象率领象群边加土边踏实,形成一座坚固的象墓。最后首象一声号叫,停止踏墩。然后,象群绕墓缓行,向墓地告别。直到夕阳西下,才都耷拉着脑袋,掮着耳朵,甩着鼻子,依依不舍地走向密林深处。

忠诚的守墓犬

一条狗可能成为一个人的最好朋友,但很少有这样一只对主人忠心耿耿的狗,它叫博比。

19世纪50年代中期,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名警察约克·格雷收养了博比,于是,主“仆”形影不离。1853年格雷去世。他死后三天,博比跑到主人经常带它去吃饭的“拉姆齐餐厅”,餐厅老板扔给它一些它经常吃的面包。但博比没有吃,而是把面包叼回来,放到主人的墓地,埋好。第二天,博比又去“拉姆齐餐厅”领午饭供给他死去的主人。在以后的14年中,它天天如此。除此之外,它从不离开主人的墓地一步。博比对主人的忠诚,在爱丁堡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所以人们对它非常友好。1872年,博比老死,被葬在它主人的墓旁。

罕见的母狗猫胎

在瑞士北部的一个乡村里,发生了新鲜罕见的怪事“母狗猫胎”。小花猫的父亲是一只四岁大的棕色波斯猫巴巴,出生后不久,便被主人华德小姐带往她的农场里。在农场内,除了巴巴是猫儿外,其余都是狗。

但连主人华德小姐也没料到,母狗仙妮和公猫巴巴竟然冲破异类的界限,偷吃“禁果”,生下了这只可爱的小花猫。

母狗仙妮生下花猫的消息传出后,不仅令好奇的群众蜂拥而至,甚至连兽医、遗传学家等也前来研究。

帮助仙妮接生的兽医加比尹医生说,这种罕见的事,发生的几率只有五百分之一。遗传学家希高说,或许波斯猫巴巴从小就在狗群中长大和生活,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猫,因而才发生了这种狗猫交配的事情。

会讲人话的猫

在前苏联,出现了一只会说话的猫,这只猫叫“唐斯科将军”,今年已20岁。二十年来一直陪伴着主人伊凡露娃女士。“将军”讲的是俄语,到今天,它不仅能讲100个俄语单词,而且还可以说一些简单短语。

“将军”基本上可以把脑子里所想的都表示出来,如“我想吃东西”,“多谢”,“我要出去走走”等。

主人伊凡露娃女士说:“每当它感到肚子饿或者想上街时,都会讲出来的。如果不满足它的愿望,它就会大发牢骚。不过,它很有礼貌,喂它吃饱后就会讲‘多谢’,逛完街回来,就会对我说‘我回来了’。”

白色的乌鸦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是尽人皆知的一句俗语。然而,在日本琦玉县秩父郡长滞町却有一只浑身雪白的乌鸦。

这只白乌鸦现饲养在长滞町鸡肉店经理大泽实义的家里,它是1987年5月25日,大泽家的街坊牵着狗外出散步时在近处草丛中突然发现的。后来这人把这只乌鸦送给了大泽。

这只罕见的乌鸦全身羽毛纯白,眼睛、嘴和两只爪子均呈粉红色,它喜食生鱼和玩水。据琦玉县立自然博物馆专家说,这是乌鸦的白化体,是突然变异的结果。

台湾报载,台湾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民王宝贵饲养一只白乌鸦,因为住在鹦鹉隔壁,经常听到鹦鹉讲人话,学会简单的问候语,很得宠爱。

白乌鸦学舌

这只白乌鸦是王宝贵的朋友3年前从日本带回来的,它已经7岁。王宝贵说,乌鸦在国人眼中,总认为非吉祥物,一开始她并不接受,后来,朋友告诉她,白乌鸦在日本是吉祥物,她才养它,摆在鹦鹉旁边,每天喂食面包虫。这只乌鸦属日本细嘴乌鸦,因基因突变,全身白羽毛,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华北、东北一带。

会复仇的动物

在沙特阿拉伯,有个油坊老板,养了头老骆驼,因为赔了钱,满腹怨气,回到家里,就用鞭子向骆驼发泄。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那匹挨打的老骆驼走出厩棚,悄悄地来到主人的帐篷外,站了一会儿,突然冲进去,扑向床铺,狂撕乱咬床上的一切,直到把它们弄成碎片为止。接着,又把里面的餐具踏得粉碎,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谁知刚到厩棚,却见主人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大声吆喝。它原以为主人已死,现在看到复仇落空了,就向厩棚的围墙撞去,墙被撞倒了,它也随即一命呜呼!

在印度,有一群大象驮货进城,卸货后,其中一头在路边漫步,路过一家缝衣铺,好奇地把鼻子伸进窗口。一位正在做衣服的裁缝随手扎了它一针。大象走了,可是几个月后,它又路过那儿,便在街心喷水池吸足了一鼻子的水,来到缝衣铺的窗前喷水,把裁缝喷了个落汤鸡。

在动物中,报复心最强的要算野水牛了。在非洲的肯尼亚,有个土尔坎族的居民,叫阿别亚,他学会了使用猎枪后,便到山坡灌木丛中伏击野水牛。果然发现了一头,开枪击中它的胃部。野水牛负伤逃遁,他紧追不舍,但野水牛还是失踪了。他只是循血迹追踪。正当他弯腰察看时,野水牛从背后疾奔而来,把他撞死在地。

以上所说的“复仇者”都是大型动物,那么小动物中是否也有呢?有的。在澳大利亚,有位男主人养了一只红头鹦鹉,主人叫它“到我肩上来!”它就飞去停着。有一天,主人的朋友前来作客,也叫“到我肩上来!”它听话地来了,但朋友没喂它吃的,它认为这是受骗了,就气愤地啄了他的脸,失望地飞走了。

动物开枪伤人

人开枪射杀动物是常见的事,但动物开枪伤人的事你听说过吗?

在英国的德文郡,一头猎犬在欢迎主人时,一只脚不慎踏着一支手枪并扳动枪掣击伤两人。澳洲昆士兰一名仓库管理员追猪一头已受伤的袋鼠时,该鼠突然转身夺去他的来福枪,然后击伤他的手臂,该男子发誓这袋鼠是有意这样做的。

来福枪

犹他州一名猎人俯身检视一头被他击毙的鹿时,该鹿突作垂死袭击,踢中猎人手上的猎枪的扳机,枪声一响击中他的大腿。

会捕鱼的蜘蛛

蜘蛛,屋檐下张网狩猎的八脚怪物,捕虫捉蝶不是它的唯一本领,经历了三亿多年的风霜雨露,蜘蛛家族的三四万成员中,至少有上百种成为“弄浪儿”,走上了捕鱼为生的风波之路。

六星蜘蛛可谓是有代表性的品种。它的背部有六颗闪亮的彩斑,恰似六颗星。它体长仅2厘米,但能捕食比自体大3倍、重30多倍的鱼类。它的体表长有密密的长毛,像鹅鸭的毛一样有防水作用。它捕鱼时,用最后一对步足抓住水面漂浮物,其余几对伸展出去,随波逐流,一遇合适的目标,“嗖”的一声扑上去,并猛地用口咬住鱼体,把毒液射进去,鱼立即中毒昏迷不醒。趁此良机,六星蜘蛛赶紧把鱼拖出水面,然后不慌不忙地从下颚腺分泌出消化液注入鱼体,鱼肉便被融解成液状。六星蜘蛛这下可以从从容容地吸食这鲜鲜的“鱼肉汤”了。

跑蜘蛛捕鱼则颇有姜太公遗风——愿者上钩。它捕猎时用长腿充钩竿,轻轻拍击水面,悠悠然,惬意得很。一些嗜食昆虫的鱼儿感觉到跑蜘蛛的拍击声,以为有昆虫在附近活动,便浮出水面欲享美味,自然落套上当,难逃蜘蛛捕杀。

潜捕则是欧洲水蜘蛛的拿手好戏。它喷出的缕缕银丝,织成密不透气的水下“潜水网”,储满空气,隐身其中,窥测水下过往“居民”,伺机发难攫为口中美食。

蜘蛛的捕猎行为引起了渔人的极大兴趣,伊里安岛的巴布亚人用蛛网做鱼网,打鱼抓虾,收获颇丰。热带的金蜘蛛结的网又大又结实,直径可达2.40米,丝网外有一层胶状物质,具有防水性能。渔人用树枝弯成一圆圈,摘取金蜘蛛网系在上面,一个理想的捕鱼工具便告成。这种网结实得很,用它捕鱼,哪怕是很大的鱼,也绝不会网破鱼逃。

蜘蛛的悄悄话

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通讯形式,有的用声音,有的用动作,有的则用气味——信息素进行通讯。以往,人们总以为蜘蛛是沉默无言的。最近,科学家们终于发现,蜘蛛也有“语言”,甚至还会“书写文字”呢。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昆虫学家爱德华兹是一位醉心研究蜘蛛的人。他发现,蜘蛛并不是动物学家通常认为的哑巴。有一种跳蛛,其雄蛛在嘴巴内部的两侧各有一根尖头的白杆,当它以一定频率摩擦这对杆时,就会发出轻微的颤音。每当繁殖季节,雄跳蛛就向雌跳蛛唱起“情歌”来,雌跳蛛听了,便手舞足蹈地赶来赴会。有一些蜘蛛则靠跳舞来取悦异性。雄狼蛛求偶时,跳着一套“踢踏舞”,哼以一定的节奏上下挥动前腿,后腿叩击地上的叶子,发出“噼啪噼啪”的伴奏声。

最令人惊叹的是蜘蛛也有它自己的“文字”。研究表明蜘蛛的“文字”是“书写”在蛛网上的。科学家们发现,尽管同种蜘蛛所结的网都有同样的基本图案,但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蛛网。蛛网的功用也并非只是猎食的工具。蛛网上细微的差别,包含着十分复杂的信息,可以反映出天气变化、环境好坏、食物多寡、主人性别、敌人情况等等。蜘蛛阅读其“文字”就像盲人读盲文一样靠触觉来进行,一只蜘蛛爬到另一只蜘蛛的网上,依靠足尖的敏锐感觉,就能“读”懂这张网上所传递的信息。

蜘蛛的“文字”

目前,蛛网上的“文字”已被人类利用起来。原来科学家发现药物会改变蛛网的图案。例如,吃了咖啡因的蜘蛛结网支离破碎,吃了大麻的蜘蛛织的网缺少外周一圈,吃了苯甲胺类兴奋剂的蜘蛛结网呈片状。因此,科学家们把成分不明的药物给蜘蛛吃下,根据蛛网图案就可鉴别。这种方法用于医药科研和侦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巴拿马的食肉怪蜂

南养洲巴拿马的史密索尼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鲁彼克,发现了一种专门吃动物尸体的怪蜂。幸而,这种怪蜂是不会刺人的。

鲁彼克说,他在南美森林考察时,曾发现一种蜂群经常围绕着甲虫、蛇、猴子、食蚁兽的周围盘旋飞行,这使他深感疑惑。他猜想,也许这种蜂正打算袭击那些小动物吧?于是,他把一只七面鸟的尸体扔进蜂巢试看究竟,结果不到一小时,数百只蜂就把鸟尸啃得只剩下一副白骨了。一贯素食的蜂竟喜欢食肉!或者换句话说,一向寻花探蜜、高雅的蜂儿,竟然嗜食腐败的动物尸肉!这可真使鲁彼克大吃一惊。

于是,他拆开了一个食肉蜂的蜂巢进行观察,发现巢内既没有通常的花粉,也没有蜂蜜。只见从巢里流出来一种奇怪的乳液,经化学分析,这种乳液含有20%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竟比蜂王浆还高。按一般的计算,一只工蜂有28克普通蜂蜜为食料,它就具有飞越相当地球半圈(约2万千米)的能力;而仅吃3天普通蜂王浆的工蜂就可以活几个月,以普通蜂王浆为食料的蜂王寿命更长达3~5年。这样看来,食用蛋白乳液的食肉蜂,其力气之大、寿命之长便可想而知了。

怪蛇趣谈

蛇的种类很多,但有些怪蛇,很多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蜡烛蛇产于非洲几内亚湾的一个岛上,全身赤红似火,当地叫“库加沙”。因其可当蜡烛使用,故又称为“蜡烛蛇”。这种蛇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之中,奇怪的是,它一遇到火星就会着火,往往成为引起火灾的“罪魁祸首”。原来,这种蛇的体内含有大量脂肪,尤其是舌头上含油量更高。当地居民捉到这种蛇后,把内脏除去,再穿上纱芯,缚在铁棒上点燃照明,比一般的煤油灯还要光亮,一条蜡烛蛇可以燃三四个夜晚。

电蛇1981年,巴西一个渔民在亚马逊河口捕获一条2米长的电蛇。经生物学家测量,发现这条蛇身上带有650伏特的电压,要是有人在水中碰到它,会遭到蛇电的轰击。

气功蛇西班牙的马德里,有一种能承担很大压力的蛇。这种蛇横卧在公路中央,汽车飞速轧过也不会被压死,原来它的腹部生有一个“吸气囊”,能使吸进的气体通遍全身,富有弹性。

奇怪的兔子

单耳兔美国马萨诸塞州有个青年名叫理查·奥塞德曼,他饲养了一对同胎生下的雌兔。奇怪的是,都只长着一只耳朵,一只独耳在左,一只独耳在右,因此吸引了许多远近观众,不少新闻记者还为独耳免“姐妹”拍了“肖相照”,刊登在美国许多家报纸杂志上,使“姐妹二兔”名声大振。

海兔

海兔一天,一位澳大利亚的孕妇正在海边散步,忽然,她踩到一个手掌大的软东西,她拾起一看,那东西有一股特殊气味直刺鼻孔,使她恶心、呕吐。当夜,她流产了。原来,她拾到的东西叫“海兔”,是一种海生软体动物,它的皮肤表层可分泌出一种含有毒素的液体,并散发出一股令人恶心的气味。孕妇闻到这种气味,便会引起流产。“海兔”的这种奇特功能,已经引起了控制人口增长的专家们注意,正准备将它们“开发利用”,应用于临床。

糖兔缅甸南部山区有一种野生兔子,它的肉内含有大量的糖分,煮熟后肉味特别香甜。好像放了糖一样,当地人称它“糖兔”。由于捕食糖兔的人太多,糖兔正日渐减少。

洞兔澳大利亚有一种“洞兔”,它们有个奇怪的特性——雄兔选中配偶后,就在“妻子”身上擞点尿,作为特殊印记,以示区别;母兔生出幼兔之后,也会在“子女”身上各撒一点尿液,作为记号,不致于与邻家“孩子”混淆。

非洲的蚂蚁山奇观

在热带非洲森林里和草原上旅行,你可看到一座座由蚂蚁堆成的蚂蚁山:它们有的像粗柄长剑,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枯树耸立。细看山上,其间沟壑纵横,断崖峭壁,坚硬结实,蔚为奇观。

这一座座蚂蚁山,就是一个个蚂蚁窝。每座山都是由穴居里面的亿万只蚂蚁,用它们的小嘴衔着土粒,排着长长的队伍昼夜不停、成年累月地运输、堆砌起来的。由于土粒被蚂蚁口中分泌的粘液包裹,堆叠时互相紧粘,因而整座山天衣无缝,十分坚牢,但里面呈蜂窝状结构。蚁道纵横,道壁光洁,出口留在底部。蚂蚁山有死、活之分。活蚂蚁山表面粗糙,最上面有光鲜润泽的新土层;死蚂蚁山表面光滑,里面已没有一只蚂蚁,大象喜欢用它来蹭痒痒。

非洲蚂蚁山

堆砌蚂蚁山的蚂蚁,实际上是一种白蚁。这类非洲白蚁从卵中孵出后,长有一双翅膀,能在低空短距离飞行,但24小时后脱落。脱掉翅膀后的白蚁,就像普通白蚁一样爬行。

非洲白蚁是当地居民的美食佳肴。他们利用白蚁馋肉腥味的特点,将牛羊骨头丢到蚁山附近加以诱捕,然后用沸水烫死,再油炸了吃,十分芳香可口。

蚁巢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