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抱怨的心态
33527600000006

第6章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2)

如果以前我们说怀才不遇是一介书生的怨言,那么现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怀才不遇的人。曾经看过日本当红作家片山恭一讲述的关于自己从“冷”到“热”的艰难路程。“为了能在杂志上发表,我拼命地、不断地投稿,光给《文学界》至少就投过10篇稿子,但没有一篇被发表过,甚至稿件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甚至连一句‘来稿收到’这样的答复都没有……但我却从来没有发出过‘这个世界多么冷酷无情啊’之类的感叹,而是为了能够发表去竭尽己能、拼命努力。”

片山恭一从出版第一个单行本到获得“新人奖”中间整整相隔了九年的时间。在他35岁的时候,他自己对长期分文无收的状态终于感到厌倦了。他下了收笔的决心,但又想,在停笔之前,至少应该留下哪怕是一部比较长的作品。就是这部收山之作让片山恭一走出了长期“怀才不遇”的境遇。的确,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以往不同。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年代,同样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这又是一个良木择枝的年代。

我想:没有怀才不遇的时代,只有怀才不遇的人。千里马在成为千里马之前,也不过是一匹普通的马而已。一个优秀的人,在其能量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和普通人也无两样。有的人会继续卧薪尝胆,蓄势待发。有的人则等待不及,呼之欲出。

蓄势待发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呼之欲出的则是四处碰壁,伤痕累累。而一块真正的金子,是不怕沙土的掩埋的,只要自己有能量大放光彩,总会有伯乐发现你!在社会上,抱怨别人不如检讨自己,不断修正自身,努力勤奋,声名一天天显赫,即使你四周有再多的沙土,也不能掩盖你的光彩!

人最容易高看自己、低看别人有些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不可否认,一个人得不到上级的重用是由诸多客观因素造成的。

比如你可能遇到了体制的限制,或时机不佳,也可能是你遇到了权力欲和控制欲都很强的上司,把你的工作成绩据为己有,让你无可奈何等等。然而外因往往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怀才不遇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为什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华无限,却得不到伯乐的赏识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高看自己,低看别人的毛病,或者说这是人性的弱点。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这么一段影响了很多人的话:在我们与他人交往中,如果你觉得自己吃亏了,那旁人看来,你们彼此得失相当;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也不赚,那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么,要么是对方很伟大,要么是你很伟大!

在这位哲人道出这个看似简单的真理之后没多久,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就提出了自己的鸵鸟理论: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当两个人都是一只火鸡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大;当他是一只火鸡,而别人是只小鸡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是只鸵鸟,比别人要大好多;而有一天当他真的看到鸵鸟的时候,他会说,噢,这只鸡比我大一点!

也就是说,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人家肯定觉得你比人家小;当你是只火鸡,人家是只小鸡,你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的时候,小鸡会觉得咱俩一样大;而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小鸡才会承认你比较大。比如有两个人在下棋,不管是象棋还是围棋,你站在边上看,发现他们俩半斤八两,不分上下。下了七盘,可能一个人赢了三盘,另一个人赢了四盘,用统计学来看,他们的水平也确实旗鼓相当。但如果你分头问他们,他们一定都觉得自己比对方水平高,如果不是某一步旗不小心,自己肯定赢得多!

再比如,观察一下你熟悉的两个同事。首先你要能够确定他们水平差不多,然后你再去了解一下他们对彼此的看法,他们大抵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对方更强一些。除非其中一个人确实比另一个人强很多,否则差的那个人是绝对不会觉得自己比另一个差的。

所以,人们一定要时刻记得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过高,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是造成自己失望的最大根源。如果你想别人承认你比较强,你就必须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足够的强大。成功是你的人格资本只要你把自己打磨成了—块熠熠生辉的金子,任何人都将掩盖不住你灿烂夺目的光辉。

在2007年年底《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强晋级12强的比赛中,评委马云缺席,俞敏洪补马云的缺,由台后走到台前,开始了他的《赢在中国》之行。在担任大赛评委期间,俞敏洪有许多经典点评,最动人的莫过于后来被大家广为流传的“树草理论”。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只是一棵草,你也吸收雨露阳光,但是你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根本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都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了你,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如今,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十多年前,俞敏洪也只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是一个被别人疏忽和遗忘的人。

记得我是从北大的80级转到81级的,因为我在大学三年级肺结核病休一年,结果80级和81级的同学几乎全部把我忘了。当时我的同学从国外回来,80级的拜访80级的同学,81级的拜访81级的同学,但是没有人来看我,因为两届同学都认为我不是他们的同学。

在这种情况下,俞敏洪没有抱怨别人,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奋发向上,努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逐渐占据了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并在上海、广州、西安、加拿大多伦多等地设立了分校,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外语培训机构。

如今,北大80级和81级两届同学不但承认俞敏洪是他们的同学,并且承认他是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同学。所以,在人生不得意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强迫别人承认你,千万不要做一个自己没有实力却怪别人没眼光的人。如果你现在正在什么地方受了冷落、被人忽视,不要怨气冲天,因为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人会太在意你的自尊。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和尊严,自负是愚蠢的。

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在人生不得意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应该不断捕捉生存智慧,承受失落,直面打击,最终将自己打磨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只要你把自己打磨成了—块熠熠生辉的金子,任何人都将掩盖不住你灿烂夺目的光辉。

一个人的精力应该放在吸取他人精华、摒弃自身不足上,而不是整日抱怨连天、怨天尤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你自身的素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不用你抱怨,你的上司自然会委以重任。摒弃“怀才不遇”的想法如果你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生命的馈赠,感谢一切机会,那么命运之门就会为你而开。“怀才不遇”的人,有多种类型。其中一些所谓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表现得恃才傲物,对平凡的工作不屑一顾,一心只想一鸣惊人,一夜之间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任何杰出人才的成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那些自以为很有才能的人在身临困境时,往往长嘘短叹,感叹命运不济,于是他们便成了新时代的“怀才不遇”者。须知,世间固然有才干出众的俊杰,但也不乏才能平庸之辈。前者如果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那别人就会厌烦其傲气,上司也会看不惯甚至担心其威胁而压抑,不容忍其出头,于是这“俊杰”也就难免“怀才不遇”了。

当然,人太傲了不行,太懦了也不行。你若老是唯唯诺诺,不善于认识自己、开发自己、推销自己、经营自己、战胜自己,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能怪谁不赏识你呢?至于那些平庸之辈,之所以不受人器重,就是因为他们无能,而并非别人嫉妒和上司压抑的缘故。

平庸者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则实属没有自知之明了。我们不能一概否认那些恃才傲物者在某方面所具有的某种才能,但起码可以看出这类人并没有雄才大略者的恢宏气度,也没有志士仁人所具有的道德修养。有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非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心态导致自己错失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不管你的才能高还是低,都有可能碰上无法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这时候你如果怨天尤人,那永远都只能是“怀才不遇”,但如果你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生命的馈赠,感谢一切机会,那么命运之门就会为你而开。

史蒂文斯失业了,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他是个程序员,在软件公司干了8年,他一直以为将在这里做到退休,然后拿着优厚的退休金颐养天年。

然而,这一年公司倒闭了。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他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意识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丈夫和父亲,自己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妻子和孩子们过得更好。他的生活开始凌乱不堪,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找到工作。除了编程,他一无所长。

终于,他在报上看到一家软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员,待遇不错。史蒂文斯揣着资料,满怀希望地赶到公司。前来应聘的人数超乎自己的想象,很明显,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经过简单交谈,公司通知他一个星期后参加笔试。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史蒂文斯很轻松地就通过了公司的笔试,进入了两天后的面试。

他对自己8年的工作经验无比自信,坚信面试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然而,考官所提问题的出发点并没有围绕着自己熟悉的与编程有关的专业知识,大多都是关于软件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而史蒂文斯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虽然应聘失败了,但史蒂文斯觉得公司对软件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收获颇多,有必要给公司写封信,以表感谢之情。于是他立即提笔写道:“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笔试、面试的机会。

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这是一封与众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没有不满,没有怀才不遇,毫无怨言,竟然还给公司写来感谢信,真是闻所未闻。这封信被层层上递,最后送到了总裁的办公桌上。总裁看了信后,一言不发,把它锁进了办公桌的抽屉里。

3个月后,新年来临,史蒂文斯收到了一张精美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愿意,请和我们共度新年。贺卡是他上次应聘的公司寄来的。原来,公司出现空缺,他们首先想到了史蒂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