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绝对执行
33509000000019

第19章 优胜劣汰机制

本节要点

1.纵容后进者是对整个团队的犯罪

2.淘汰不是目的,激励竞争和上进才是优胜劣汰机制的目的

3.淘汰员工需慎重

3.5.1 纵容后进者是对整个团队的犯罪

为了企业的目标,过分宽容后进者就是对整个团队的犯罪,因为这些人使得整个团队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影响。

王总经常说:我们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不强,主要在于他们的技能有所欠缺,或者不愿意吃苦,因此,要通过培训来改变员工的想法。员工落后了就淘汰岂不是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不要对员工采取比较严厉的措施,要给他机会。把员工都得罪了,这老板哪能做得下去?

培训不是万能的,而且也要看对象的自身情况。很多管理者常常寄希望于培训提升后进者,但有时候这种做法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在一个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缺乏公平体现贡献价值的环境中,员工对于公司要求他们不断上进的做法是无法有效接受的。没有适当的压力,培训完之后他们仍然是该干嘛干嘛,不仅没有起到效果,还浪费了培训成本。

3.5.2 淘汰不是目的,激励竞争和上进才是优胜劣汰机制的目的

企业就像人一样,必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要保持活力,企业必须不断地淘汰后进者,对于那些不能改善自身绩效又不思进取的人员采取措施,甚至让其离开企业,才能刺激成员不断前进。否则,这些后进成员不仅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更会增加公司运营管理成本,而且将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对于那些创造高绩效的员工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进而对整个企业的执行力造成不良影响。

某公司的刘总很忙,没有时间去监管员工,而且也不愿意和员工“横眉冷对”,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因为刘总一直认为:“我对员工宽容,员工总会感激,也就会努力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长此以往,员工也“马马虎虎”、“无所谓”,行动力很差。公司也有许多制度和标准,但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统统没有坚持,制度也成了挂在墙上摆在柜子里的一句口号、一段文字。后来,新上任的副总经理孙总“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任后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奖惩和优胜劣汰机制,并果断地处理了两个屡教不改的“老油条”员工。自此之后,公司的竞争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不仅制度得到了很好的遵守和执行,员工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执行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企业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一定要明确:淘汰员工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优胜劣汰激发活力和竞争,让更多的员工“优胜”才是企业所应该关注的。变惩罚为激励,运用惩罚的手段达到激励甚至是奖励的目的,才是优胜劣汰机制的实质所在。

3.5.3 淘汰员工需慎重

当然,淘汰员工要慎重。不要为了逃避问题而轻易解雇员工。有些员工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和可塑性,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犯了一些错误,即所谓的“问题员工”,如果领导怕麻烦而淘汰这样的员工,企业除了有可能损失一个有生产力的员工之外,还会影响到企业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在现实中,淘汰管理中容易犯的错误如企业在进行员工淘汰时,有很多方法和技巧,能让被淘汰的员工有面子地离开企业,同时也能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损,激励留下员工的士气,增强其竞争意识。要做到这几点需要企业对员工淘汰机制进行大力建设和管理,通过淘汰绩效不佳的庸人、闲人,留住绩优人才,为企业腾飞添砖加瓦。

工具 如何解雇员工

解雇员工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管理者处理稍欠妥当,就会使离职员工对公司产生怨恨,做出一些对公司不利的事情来。那么,应如何有策略地解雇员工呢?

案例讨论 某企业员工末位淘汰实施办法

1.实施范围

除公司领导及中层管理人员(另行考核)外,公司所有在职的正式员工。

2.具体方案

(1)各部门、车间的淘汰名额由公司根据一定比例确定出来。

(2)由各部门、车间内部的员工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淘汰名额2位的预淘汰人员名单。

(3)由领导、部门经理(或车间主任)、本部门员工(随机选择2~5人)根据预淘汰员工的日常表现按照年度员工绩效考核项目进行综合测评。

(4)算出每位预淘汰员工的平均分,按照事先设定的淘汰名额,从最后一位开始倒数式淘汰。

(5)当投票选出的预淘汰名额由于并列等原因而超过2倍时,按最小并列数确定预淘汰名单。

(6)当打分出现并列时,由考核小组及部门经理确认淘汰人员。

3.规则

(1)直属上级打分占25%、部门经理打分占35%、其他相关部门经理打分占20%、本部门员工打分占20%。

(2)考核采取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结果的方式。结果公布后统一销毁所有选票。

(3)评议人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评议。在评议过程中禁止拉帮结伙、打击报复、人为划线等情况发生。

(4)凡未过试用期或转正不到一年的员工不参与本次末位淘汰。

(5)加分原则。平时表现积极,得过部门奖励的员工酌情加1~3分。

(6)回避制度。当预淘汰人员与考评人有亲属关系时,考评人员不能参加考评。

(7)凡被确定为末位的员工,公司将对其采取辞退、调离现岗位、降薪、降职等处理方式。

案例提示

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就要制定一定的标准,严格制度法则。要通过公平、公开、合理的考核,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讨论题目

1.该案例中的末位淘汰实施办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2.试分析该案例中的末位淘汰实施办法具体方案是否合理和可行,为什么?

3.你的公司是否有优胜劣汰制度?如果有,与案例对比找出优点和不足;如果没有,参照该案例,试制定一个优胜劣汰制度。

思考

1.小李是一个很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新进员工,你本来打算提拔他当经理。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迟到。每次他总是找出种种借口,然后保持沉默。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面对这种情况,你决定怎么做?

2.小张由于长期消极怠工,并经常私下抱怨,严重影响了整个部门的工作。虽然主管找他多次谈话却没有起色,最后,主管流露出了可能会解雇他的意思,却引起了小张的强烈不满,并因此与主管对立起来,搞得整个部门的气氛非常紧张。作为总经理,你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