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80

第80章 克服孩子的急性子

教子小案例

小强今年7岁,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是性子急,常常说一不二的,要是大人不满足,就要闹个不停。现在,小强开始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发现小强的急性子还是没有变。随便举个例子说,有一天晚上,他已经看了动画片,爸爸妈妈叫他自己看会卡通书,让爸爸看会新闻,可小强就是坚持还要看动画片。爸爸妈妈不同意他看,结果小强又哭又闹,在地上打滚,话也听不进,这样爸爸妈妈哄了十来分钟才过去。平常生活中,凡有不如小强自己的意愿的,他就要闹上一阵。以前还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可现在小强要上小学了,这样的急性子怎么适应新的学习阶段的生活呢。爸爸妈妈很着急,可是怎么办好呢?

首先,家长朋友应该分清楚孩子是否真的急性子,而需要家长的直接干预。孩子遭遇挫折时出现起急、发怒、甚至伤心等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呢。只不过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的表现更为坦率和不加掩饰而已。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急躁情绪,不能轻易地给孩子下结论,而应根据孩子的情况,分析他的情绪反应是否值得进一步关注。比如,如果孩子遭遇挫折时比较容易接受安抚或能很快转移注意,那么孩子的急躁并不是值得小题大做的问题,相反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反应过强或时间过长,很难安抚,那么父母就要采取措施认真对待。

现实生活中,真的急性子的孩子也确实不少。我们先从心理学对孩子气质的分类说起,来认识孩子的急性子。心理学把人的神经类型,即孩子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我们的孩子,往往生而具有某种类型倾向,如果正好属于胆汁质之列,则其性子就容易急躁。胆汁质的气质又称兴奋型,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代表人物(张飞,猪八戒)。在日常生活中,胆汁质的人常有精力旺盛、不易疲倦,但易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表现。有的妈妈可能不喜欢孩子的这种气质类型,担心它的诸多弊端。其实这是父母的完美主义情结,因为不同的神经类型各有利弊,性急的胆汁质并非一无是处。我们需要引导的,只是它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元素。而且,做妈妈的,还要脑子里绷根弦,作为一种先天性较强的神经类型,包括胆汁质在内的上述所有气质类型都是很难改变的。这就提醒我们,不能一味要急性子的孩子完全改变成为慢性子的孩子样的,而是要通过引导,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把孩子的性子完全归结为先天形成也是不正确的。实践表明,只要后天对孩子的教育得当,无论先天是何种气质的孩子,都能有很好的社会表现。

那么,对过于急性子的孩子,作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

急性子很大部分是家庭教育不当的结果。做父母的,如果对于孩子过分呵护,孩子一发脾气就急着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日渐发现“使性子”有助于尽快地达到目的,从而增加以此来制衡父母的频率,久而久之,便成了说一不二的急性子。另一方面,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夫妻两个人经常争吵,或者父母双方或一方本身就性子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是那么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得生活在这个气氛里的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难免生出急躁的行为倾向。

家长可以给急性子的孩子树立好榜样,让孩子向榜样学习,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教育孩子学习榜样的耐性,并在孩子有了相应表现时及时予以强化,会有较好的教育作用。家长树立的榜样可以是孩子的同伴,也可以是孩子喜欢的动物(孩子喜欢熊猫,家长可以不失时机的跟孩子说,熊猫的可爱就在与它缓慢细心的生活作风),卡通人物等等。

饮食着手的调理,对改变孩子的过急性子,有不可小看的效果。如果孩子的情绪等情感和社会性发育出现了失衡,可以从其饮食结构中去寻找原因,且可以通过调整其饮食结构来改善之。只要幼儿期的孩子遵循了与母乳比例大体相同的饮食结构,则除了其智力外,其情感和社会性的发育都是均衡的,自然也就不会急躁了。这些,在《吃出聪明来》一书中,有详细的讲述,有兴趣的父母不妨好好读一读。中医中肝火、心火太旺的提法也有道理,有条件的父母可以遵循中医医师的建议,进行食疗。当然,除非特殊情况,对孩子气质上的问题,我们不提倡直接的药物疗法。

对正在使性子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自己反应的尺度与时机,这对孩子的气质形成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一旦发现孩子情绪急躁,父母便立刻显得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或者急于解决问题,这种过激反应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急躁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在表现对孩子的关注的同时,不能被孩子的急性子左右,而是以不愠不火的态度,让孩子冷静下来与父母协商。

最后说明一点,孩子的急性子只要不是很过分,不影响到孩子自己以及家庭、集体的生活,家长不必过于着急,等孩子大了,懂得自制了,善于约束自己了,自然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