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59

第59章 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子小案例

慧慧今年上六年级。她不喜欢学习,课前从来都不预习,课后也从不复习。她只在上课的时候稍微听听课,除此之外,她基本没有花多少时间学习。放学一回到家就看电视。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很晚很晚甚至是临睡前才匆匆忙忙写,遇到不懂得就留到第二天上学后抄同学的。慧慧还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一遇到难题就问别人,自己从来都不想。因此,成绩一直都不是很理想。慧慧妈妈很想知道如何能帮助女儿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中,慧慧是一个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这对学习进步是一个极大障碍。我们都知道,所谓习惯,就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在单位时间里最多最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6~12岁是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童年期。虽说童年期儿童身体发展相对稳定,但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骨化过程未完成,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完成。儿童神经系统发展较快,控制能力差。由于儿童存在以上特点,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孩子精神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再次,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拔尖,能成为尖子学生,许多家长不惜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和“陪读”,弄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还有的家长不惜用重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谋求好的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但是若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在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都应该由自己来解决,那么父母的负担就可以减轻些许。

那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列出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1.学习时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不做小动作,不边学边玩;

2.独立完成作业,知难而进,乐于思考,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解决难题;

3.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不是被逼着被动的甚至委屈的学习;

4.具有自觉学习态度,自律性强,不用家长“陪读”,不过分贪玩;

5.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6.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那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坏的学习习惯呢?

一要坚决。汽车在启动时,所要克服的阻力,比它开动所要克服的阻力大得多。学习习惯的改变与养成也是这样。因而,家长在养成孩子一种好习惯或改变一种坏习惯时,必须一开始就施以坚决强烈的力量,越坚决越好,越强烈越好。

二要坚持。心理学告诉我们: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成长“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前,又总具有某些回归的本能。因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变,在取得彻底胜利之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直坚持到坏习惯土崩瓦解,好习惯根深蒂固的时候为止。

三要坚定。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每次朝向目标的行动,都得当机立断,短期目标达到以后,可以回顾之前所取得的“成果”,再订下一步目标。还要预防反复的发生。

四要坚硬。家长应告诫孩子学习习惯的改变与养成,实际上是用意志战胜惰性,战胜“旧我”实现“新我”的过程,说通俗点就是自己同自己作对。“理智的强者善于同自己作对”。做理智的强者,勇于战胜自己,用坚硬的态度和理智去终止原有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意识地到城门上读书。便是一个自己同自己“过不去”、与自己作对、培养在嘈杂的环境下专心阅读能力的典型范例。

总之,家长应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热心和坚韧的毅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就能在学习中取得了不起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