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37

第37章 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教子小案例

燕燕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燕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做事拖拉!燕燕本来就写字不快,放学回家不是赶快写作业,而且要么看会电视,要么吃东西,总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而且每天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要磨蹭老半天,好多次都是没来得及吃早饭,或是吃了早饭就误了校车。眼看就要上小学高年级了,爸爸妈妈告诉燕燕做个大孩子就应该雷厉风行,磨蹭的习惯不好。燕燕也不是不知道,早上迟到可是要被罚站的。可是每次只要没到最后时刻,做起事情来就缺少那种劲,做着做着就慢下来了,或是停下来干别的了。

有很大部分孩子都会有磨蹭的习惯,特别是现在家庭条件好了,生活方便,造成孩子并不感觉自己磨蹭的习惯有什么不对。然而,在快节奏时代的今天,教会孩子迅速做好自己的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想这样锻炼的孩子,首先需要教给孩子要有时间观念。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

这位老师每天让孩子们都要上交一份额外的作业:记录每天放学回家后的时间表。“下午放学到家3点半,做作业4点半,吃晚饭5点半,看电视7点,上网8点,继续做作业8点半……”。老师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拖拉的孩子改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培养时间观念。果然不出老师所料。“大部分孩子做作业的总时间并不长,但因为中途经常要干点别的,瞄几眼电视、抓几把零食,拖拖拉拉地就弄到了九、十点,但有些孩子的学习习惯就很好,所以做完作业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自己安排。”除了让孩子们记录自己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安排,陈老师还会把大家的时间表拿出来作比较。

的确,改掉磨蹭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时间是怎么“磨蹭”掉的,那么下次,孩子就能有所警觉,注意起自己的速度来。有规律的生活有利于改变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因为一旦每天的生活秩序是固定的、有规律的,孩子会去期待他所希望发生和到来的事情,他做事自然就有了动力和目标。

当孩子磨蹭的习惯有所改变时,家长应积极鼓励。表扬比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动作慢,是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家庭成员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动作慢。此外,父母要在孩子做事的时候,给他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尽量避免或消除无关刺激物的影响,使他能一心一意,安心做事,不被其他事物干扰。有些是孩子思维较缓慢,所以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遇到这种孩子,首先应正视它,不要用“笨”这一类的字眼来骂孩子。家庭成员也要起榜样作用,家长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