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34

第34章 孩子考试作弊

教子小案例

一位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困惑:儿子平时挺胆小的,属于老师说一不敢说二的那种。入学以来在校表现不错,学习比较自觉,还当了小班干部。可是上个星期,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老师说儿子考试的时候作弊了。老师今天语文测验,他有道题目不会做,问旁边的同学,然后那位同学把卷子给他偷看,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很重视这件事,考试结束就给孩子家长打了电话,说要严厉批评,考卷扣分。这让这位妈妈感到很震惊,也很不好意思,老师希望能引起家长的重视。这位妈妈听说后,严厉地批评了儿子,并跟儿子讲述了作弊的弊端,可儿子不仅不听从,还振振有词地说:“不抄白不抄,别人都抄出了好成绩,我不抄不是亏了?”“考不出好成绩,你能给我买新书包吗?”妈妈奖励儿子,原想是希望他能考出好成绩,不是让他去弄虚作假啊!这位妈妈面对儿子的这种看法,陷入了困惑之中。

考试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考试作弊指包括旁窥、交头接耳、夹带等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家长老师应对孩子讲明考试纪律,避免孩子认识不到自己有作弊这种行为。

针对孩子考试作弊问题,首先应明确,诚实的品德比分数更重要,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当共同努力。

我们先来看孩子考试作弊的动机。虽然孩子作弊的最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但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内在原因还有许多。比如虚荣心的满足、侥幸心理、获得物质上的奖励等等。此外,有些孩子并不是自己事先想作弊,而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就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在抄袭,然后觉得自己严守考试纪律是没有意义的。孩子常这样对家长抱怨“考试时周围的同学都在抄桌子下面的书,还有人干脆就把书摆在桌子上面抄!最后考试没过关的留下来,也有不少抄书也没过关的”。从众心理对孩子而言有时是不分对错的,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却没有一个支持者,反而面临孤立隔绝境地,内心自发地会有一种很悲凉的感觉。

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在注重事发后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平时教育。首先一点是,让孩子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宁要“诚实的失败”,不要“虚假的成功”。诚实的品德比分数更重要,诚信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社会的腐化与堕落。这一点,可以成为防止孩子考试作弊的底线。

在老师或家长察觉到了孩子的作弊行为时,切不可气急败坏、大发雷霆,给孩子扣上“不诚实”和“坏孩子”的帽子。有的大学生在自己考试作弊被抓之后不忍舆论压力,而自杀。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更是弱,家长对察觉到的孩子的作弊行为切不可挖苦讽刺。应该向孩子讲明作弊的危害性,考试作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不良行为,即便偶尔瞒过了老师,但天长日久,迟早会露出马脚,最终会害了自己。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否则孩子就会“近墨者黑”,将撒谎、作弊这种欺骗行为,视为“聪明过人”,从而“乐此不疲”。

孩子考试作弊,直接目的就是取得超出自己水平的成绩。家长和老师应制定评价孩子、奖惩孩子的标准。有的家长或老师唯分数至上,孩子分数高,家长、老师就给予赞扬和奖励,分数低就批评、责骂孩子。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果因为孩子多考了几分就欢天喜地,少考了几分就唉声叹气,势必会将孩子引入分数误区。此外,成绩和奖励挂钩,有时的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家长给孩子的奖励要适中,如果过分地以物质、金钱来刺激孩子,难免会使儿童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一旦成绩上不去,就会想到作弊。

对于上文出于从众心理而考试作弊的孩子,家长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一位母亲对有这种困惑的孩子说:“我送你是去学习知识的,不是学作弊的。真的考试也无法作弊,这种学习过程中的“表面光”害己害人!应该向个别没作弊成绩好的同学学习。”这位母亲的这番话,对孩子正确认识别人作弊的问题有帮助。

最后,也提一下孩子自己没有抄袭,但是有协同作弊行为的问题。也就是自己不想作弊,而是成为别人的“帮凶”。比如孩子的同学考试时要她给答案,孩子想要是不给,怕会影响同学感情,怕被同学们孤立,所以就协助了其他孩子的作弊,这种情况被老师抓住,就是两人作弊。对这一点,应让孩子知道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告诉孩子有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即使他的同学会因此而憎恨。当孩子做了正确的选择,并把这些告诉家长时,家长一定要对此表示支持,因为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在师长那里得到支持,这样的选择很难继续进行下去。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同学间的感情维护不是靠考试时串通作弊来维系的,如果真到了不给别的同学抄袭,就会影响朋友关系时,而没有别的解释余地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这样的朋友宁可不要。类似这样的选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及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还要面对很多,此时家长的教育,能为孩子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中严守道德、纪律以及法律的底线,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