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33

第33章 纠正孩子书写潦草的毛病

教子小案例

小凡参加了重庆市2009年中考,成绩极不理想,准备复读再重考。小凡的妈妈王女士分析,儿子极可能是在书写上吃了亏,“不然不可能这么低分,模拟分都考得挺高的。”

王女士对儿子的字做了如下评价:字写得皱皱巴巴,笔画展不开;一写快了,就缺胳膊少腿。她还说,儿子其实从小也练字,但是好像一直没有太大进步,平常书写就极不规范。可是,大家都没想到,他这次会因此在中考试卷上丢了分。

王女士特别咨询了一些曾经参加过中考阅卷工作的老师。一位老师告诉她,碰上字写得太差的,他们也没有精力慢慢辨认,而且,卷子还要经扫描后上电脑,字都挤成一堆了,电脑上看着更费劲。卷面分会被打得很低。

或许你的孩子现在还小,暂时不要面对中高考等重要的升学考试。但是,书写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而且小时候书写不好,越到高年级越难改变。所以,对孩子的书写应该从小抓起。

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在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在反复的书写训练中逐步提高,是学习写字的成功之路。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动机,培养意志

动机是激起人们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中小学生练习写字是提高书写水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成年人练习写字是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从艺术角度讲,练字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需要。人对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实践的体验。所以要靠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逐步对书写产生情感,形成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练字的动机。

意志,对练习写字的人尤为重要。在孩子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产生练字的欲望后,还要根据练字的要求,拟定计划,选择练习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种自觉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锤炼意志的过程。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话说“字无百日功”。

练字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和形成书写技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习时间难以保证,效果不明显。这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练字意志品质,就会出现弃笔停练、半途而废的现象。因此,要教育孩子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持之以恒。要长期计划,求质不求量,天天练。如果每天能坚持练两三页纸的字,一两年后孩子的书写肯定会有的大的提高。总之,要做到进步不快不泄气,成绩显著不骄傲。

二、循序渐进,规矩练字

循序渐进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普遍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人的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从而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原则是由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决定的,也是人们的认识及其能力发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序”可循的客观要求。

汉字结构以笔画为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独体字,由笔画和独体字演变为部首,再由部首组成合体字,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逻辑系统。练习写字就应该遵循这个系统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练习。但是,强调循序渐进,并非顺序唯一。因为汉字笔画、部首、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字的笔画与字的结构,按顺序讲,应先练笔画,再练结构,因为笔画是结构的基础。

但是,在练习笔画时,单练笔画还不行,还必须结合字的结构一起练习,因为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笔画与具体字的结构结合起来练习,才能逐步写出合格的笔画。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根据练习内容确定练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分时间,不能盲目贪多贪快,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难写的字、难练的内容就要多下些功夫,以掌握书写要领、写好为原则,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规矩练字,就是指练字要合乎法度,只有从规矩入,才能从规矩出。除了上面说的循序渐进之外,练字时还要特别强调“认真”二字。练字,必先心定气和,神入静界,做到:静下心来慢慢写,看帖、看格写字,意在笔先,写一个对照一个,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初学写字的人,为了便于把握字的结构和字的大小,应该在画有格子的纸上练习,充分利用格线来认识和把握方块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类型。练字的途径,应以摹帖、临帖方法为主,在临摹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

三、临摹结合,掌握规律

临摹字帖是练习写字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笔照着字帖上透出来的字一点一画去描,要求描写的字笔迹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笔画轨道。如果摹写的是毛笔字帖,则描写的笔画应走字帖上字的笔画的中线;如果摹写的是钢笔字帖,则描写的笔画应与字帖上字的笔画完全重合。这样,久而久之,就可以学到字帖上字的行笔轨道和字形结构。

引导孩子临摹练习书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给孩子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让孩子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在字帖的选择上,一般中小学生有配套的字体练习本,那就是很好的材料。家长看到孩子练习完一本后,可以让孩子用格子纸重新练习。

第二,临摹前让孩子认真了解字的结构,笔画顺序。读帖好比读书,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仅仅是识字或抄书。只有读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对字帖上的字,其笔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从中找出规律,才能写得有兴趣,写得像。

第三,要注意临摹的质量,不能盲目追求多,临的快,而应该注重临摹的实际效果,做到临写一遍就有一遍的进步,摹写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获。对难写的字要反复临摹,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