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英雄与伟人
33457200000046

第46章 毛泽东(2)

在此之前,毛泽东还不知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经死了,也不知道封建年号改成了宣统,更不知道孙中山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权的民主革命思想。来到东山小学,毛泽东受支持维新思想的老师和同学影响较大,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后来,他又从同学那里借到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知道了华盛顿、林肯、拿破仑等人物。看完之后,他感叹到: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人物,应该研究富国强兵之道。

又一次机会来了,1911年春天东山小学的贺岚冈老师将要去长沙中学教书,因为毛泽东成绩优异、思想先进,贺老师带着毛泽东一起去了。此时,正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夜,民主革命思想非常活跃,长沙又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毛泽东到省城不久,就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成了民主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当黄兴领导广州起义的消息传来时,学生中的进步分子跃跃欲试,想前往参加革命斗争。毛泽东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并派代表到长沙要求立即举义响应。不久,长沙革命党武装起义,湖南军政府成立,还组建了革命军。毛泽东参加革命军,到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旅当了一名列兵。在军队中,毛泽东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主要是读书,了解政治。在此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主义”这个词,当时就引起了兴趣。武昌起义后全国多数省份宣告独立,清王朝宣布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窃得革命胜利果实,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人们认为革命成功了。毛泽东也认为革命胜利了,自己参军的目标也达到了,他想应该继续求学获得新知识,于是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半年军旅生活。

毛泽东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在这里读了半年书,他就发现学校死板的教学规定和有限的教学内容远远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与其在这里浪费光阴,不如自己找书来读。此时毛泽东已经有了独立决断问题的意识。他毅然从这所有名的中学退学,寄宿到长沙市的湘乡会馆,然后,每天步行15公里,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开始了自学生涯。

他在图书馆里见到了在中学不可能接触到的西方进步的民主和科学著作。初步浏览之后,毛泽东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全面的自修计划。他按照自己的设计,系统学习近现代思想。他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像当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一样,贪婪地读着自己想读的书籍。在自学中,他第一次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了解了中国和世界,接触到了西方进步思想,知道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局限。谁料,不久父亲知道他离开了学校,十分恼火并以拒绝资助相要挟。事不凑巧,毛泽东寄宿的地方又被军阀强占。这样短暂的半年自学生活中断了。

在他离家这几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先后在东山小学、湘乡驻省中学、湖南第一中学等地就读,还参军半年,自学半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和复杂的经历中,毛泽东完成了一个乡村少年到有志青年的转变。他在学习中,抛弃了封建思想,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和近现代西方进步的启蒙教育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转变。

毛泽东的“游学”经历

毛泽东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被父亲拉回去当农民或店主;要么按照自己选定的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道路走下去。毛泽东选择了后者。但选择后者,父亲必然会断绝经济支持。为此,毛泽东不得不采取暂时回学校读书的方式。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多一点独立性,毛泽东于1913年考入了湖南第四师范学校。不久该校并入了不收学费、膳食和住宿收费也很低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第一师范是培养新青年的摇篮,因为这里有着非常活跃的思想,广大师生有着很浓的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气氛。毛泽东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把原有的朴素善良的平等意识逐渐转变为救国救民的民主意识。他不像有些青少年那样空谈志向,而是认为只有先获得真理、了解世界,才能准确立志。为此,他发奋刻苦学好各门功课。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他更偏重于哲学、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等。他对哲学和历史尤其感兴趣。

在学校中,毛泽东读书非常刻苦。他每天总是天微明就悄悄起床,先锻炼身体,等到光线亮到能够看清字体了就开始读书。白天不浪费半分钟的时间,夜晚同学们都睡下之后,他一个人借助外面微弱的灯光继续研读。毛泽东很推崇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即边读书边思索,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手写下来。在师范读书的这段时间,正是毛泽东修身立志、吸收知识和积蓄才能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他懂得了意志品质的重要,只有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才能实现理想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毛泽东处处注意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了强健体魄,他坚持洗冷水澡,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为了锻炼胆量,他独自一人到野兽出没的山岭夜宿;为了加强抗干扰能力,他到闹市去读书;为了提高吃苦耐劳的能力,他经常利用假期外出“游学”。

这种“游学”就是带一把雨伞、一只挎包,包内装些换洗的衣服、笔记本、文房四宝,分文不带,路途中靠给人家写写字换几个钱为生。毛泽东“游学”的目的是进行社会调查。最远的一次“游学”,曾历时1个多月,走了450多公里路,游历了5个县、数十个乡镇,结识了各色人物,记录了大量笔记,增长了在书本上见不到的知识。

毛泽东的政治生涯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为他投身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徘徊的中国人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毛泽东登上了政治舞台。1926年3月和1927年3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军进行革命的思想。从1929年开始,他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5年12月他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937年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等著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日路线、方针和政策。1939年10月,毛泽东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3个法宝”。12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翌年1月,又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些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1942年,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在此基础上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全党思想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这就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

抗战胜利后,针对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从人民手中夺取胜利果实的形势,毛泽东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1945年8月28日与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1946年夏,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号召和率领全国人民以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1年的时间,就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于1947年7月转入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毛泽东亲自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3月,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全国胜利以后,民主革命要不停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同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任务和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识分子改造等运动。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抗美援朝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1952年底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整套方针和政策。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即使在晚年,毛泽东仍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研究世界形势,为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尊严而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