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知道库存是什么,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和物资。那么库存能随便冲减吗?当然不能。
可是在国外,一些科技类企业面对用来改善收益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困境,纷纷在库存上动起了小脑筋,而且大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冲减过量库存的账面价值
据道琼斯报导,截止2001年4月末的第3会计季度,美国上市企业中有6家以上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宣布,它们已经或者将要冲减“过量库存”,原因是订单数量大幅度下降。其中为首的就是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CSCO),该公司在当季会计报表中冲减了25亿美元的库存。
所谓冲减库存的账面价值,就是说这些库存仍然存在,并没有改变它的物质形态和实际价值,只是改变了它的账面价值。库存数量还是那么多,但是通过从账面上“冲减”以后这些库存的价值就只是成了一种象征意义:等于0,或者是接近于0.
这样的操作手法在会计准则上是没有规定的。既可以说是含糊不清,也可以说是有待于今后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和界定。但是美国华尔街对此一直是抱着一种鼓励的态度。
也就是说,它鼓励企业尽可能地冲减过量库存,因为这样做对企业今后的收益会带来好处。
为什么这样说呢?通常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会计花招,在提供的投资者的“预估”的经营业绩中已经不包括这些“支出”了。而实际上,这些被冲减的库存并没有“丢弃”,仍然还在仓库里。这样今后的企业成本将人为的缩小,而利润则会人为的扩大。
打了会计制度上的一个擦边球
曾经担任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的专业审计师、现任会计教育网站(Accounting Malpractice。com)首席执行官马克·蔡菲斯(Mark Cheffers)先生认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如果我知道经济增长正在放慢,而且我要竭力争取利润,那么我会尽可能地进行冲减。”
也许正是这种理由,以上这6家正在冲减过量库存的科技类企业的高层主管,他们并不承认这是在会计上动手脚。
思科公司的首席财务执行官拉里·卡特(Larry Carter)介绍说,思科公司冲销的只是那些预计在今后12个月内不会用到的零件,而通常思科公司只需要保证4个月的零件供应量。
思科公司的财务主管丹尼斯·鲍威尔(Dennis Powell)说,之所以没有在预期经营业绩中计算这笔费用,是因为“这能够使投资者更加明了我们的业务状况”。他补充说,如果在第3财政季度的业绩中计入了冲减费用的话,两相对比以后,公司在下一财政年度的利润将显得十分出色。
尽管有着以上种种理由,但是,突然出现的库存冲减潮流仍然引起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注意,也引起了批评人士的愤怒。批评人士认为,科技类公司用预估业绩误导投资者。
是否涉及误导投资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林·特纳(Lynn Turner)说,这种冲减“引发了许多疑问”,但是他拒绝对某家具体的公司进行评论。“为什么这些零件在上个季度还好好的,在这个季度却成了废品呢?为什么有的信息在上个季度还不存在,在这个季度却要公布出来呢?”
虽然对于预估收益,不管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是会计监管部门都没有规定,但是林·特纳指出,企业应当需要为库存支出现金成本,他说:“我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管理层不应该为发生这种成本而负责”。
但是也应当承认,并不是所有的库存冲减都能够提高公司未来的财务潜力。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